读《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后感想两篇.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3301338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后感想两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读《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后感想两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读《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后感想两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读《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后感想两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后感想两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后感想两篇.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后感想两篇文章标题:找文章到 更多原创-( )根据“创建学习型机关,争做创新型干部”的精神,要求近期研读 矛盾论、实践论和反对本本主义三篇经典文章,撰写理论学习的体会,我觉得以自己微薄的理论功底,虽然认真地研读了原文,但认识仍然非常有限。现在,我就通过对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的学习,谈一点自己浅薄的体会。我觉得通过对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的学习,为我们今天正确地观察事物、解决矛盾和指导工作仍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原则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我想这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一句话,这就是毛泽东同志的经典著作反对本本主义的第一个部分。“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

2、问题的发言权”就是这篇文章的第一句话。这犹如一声断喝,矛头直指那些不深入实际调查就针对某个问题胡乱发言的人。就是在七十五年后的今天,读到这里,如果我们对某个问题没有深入实际调查就胡乱发言、随便决策,依然犹如芒刺在背,如鲠在喉。紧接着文章用了14个字,4个感叹号,分四个自然段,近乎深恶痛绝的指出了对有些共产党员不深入实际调查的愤慨:“要不得!要不得!注重调查!反对瞎说!”对文字的这种处理方式在我以前读过的文章里面是没有见到过的。仔细品位,这些非常平凡、经常在口头上说的14个字的力量在这里胜过了洋洋洒洒的千言万语和鸿篇巨著,字字千钧,掷地有声!“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么?那末,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

3、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这就告诉我们惟有深入的调查研究,才是正确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还比喻“调查就象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象一朝分娩”,只有进行了艰苦的“十月怀胎”式的调查,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才可能会有“一朝分娩”式的迅速解决问题。怎样纠正这种本本主义?只有向实际情况作调查,“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此文 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这里指明了马克思主义者认识世界和克服主观主义的根本途径和有效方法在于向社会作调查。文中对那些“饱食终日,坐在机关里面打瞌睡,从不

4、肯伸只脚到社会群众中去调查调查”的人,大声疾呼,发出了“到斗争中去!到群众中作实际调查去!”的号召。要深入实际调查,但怎样才能搞好调查呢?文章又本着“治病救人”的方针,提出了正确开展深入调查的方法“调查的技术”,毛泽东在文章第七部分重点谈了七点“调查的技术”,这对于我们现在的年轻同志仍然具有非常实际的指导意义。首先指出“要开调查会作讨论式的调查”,“那种不开调查会,不作讨论式的调查,只凭一个人讲他的经验的方法,是容易犯错误的。那种只问一下此文 ,不提出中心问题在会议席上经过辩论的方法,是不能抽出近于正确的结论的”。接着指出“调查会到些什么人?”“开调查会是人多好还是人少好”,“要定调查纲目”,

5、“要亲自出马”,指出“从支部书记到总书记,一定都要亲身从事社会经济的实际调查,不能单靠书面报告”。强调“要深入”,特别是针对没有从事过调查研究的人给出了方法,“初次从事调查工作的人,要作一两回深入的调查工作,就是要了解一处地方,或者一个问题的底里。深切地了解一处地方或者一个问题了,往后调查别处地方、别个问题,就容易找到门路了。”最后强调“要自己做记录”,只有自己亲自做调查记录,才能得到第一手资料。这七个方面都讲得非常详细,具有很强的操作性。通过学习反对本本主义,对于克服思想上的主观主义和工作中的官僚主义,养成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细细品

6、味这篇文章,觉得它既是一篇热情洋溢的演讲稿,又是一篇关于如何做好调查研究的培训教案。有时需要大声朗诵,方觉得畅快淋漓;有时又觉得需要细细研读,在笔记本上记下点什么,需要继续巩固,才觉得放心。在我们的具体工作中,常常习惯于机械地理解上级政策,简单照搬条文办事,有些“规矩”在外地已经废除,我们这里仍然有效。同样政策下在外地能办成的事,在我们这里却难于办到,还往往振振有辞,政策和上级精神就是这样,我们也没有办法。究其思想根源,往往是仗着自己“没犯错误”,仗着自己“贯彻政策不走样”而无所顾忌,这种本本主义也因此更有广泛性和顽固性。就执行政策而言,简单照搬条文办事,好像是“不走样”了,但它却使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1页12下一页 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