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阅读题答题模板汇总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289011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566.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阅读题答题模板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小学阅读题答题模板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小学阅读题答题模板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小学阅读题答题模板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小学阅读题答题模板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阅读题答题模板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阅读题答题模板汇总(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学阅读答题技巧 1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 2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 3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 4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型及解型及解 题套路题套路 题型一:归纳段意题型一:归纳段意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题型二:概括中心思想

2、题型二:概括中心思想 (有很多的问答题都是根据中心解答的) 例如:谈谈你的收获;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有什么启发 有些文章可以直接在文中找到中心句。 写人的,主要是赞美主人公的某些优秀品质; 写景主要赞美景的美丽可爱。 写物比较复杂一点,单纯写物,就是表达对物的喜欢; 借物喻人和借物喻理的文章,在此类文章的结尾部分,仔细地揣摩,看它那些带有 议论性的话,如果有写人的成分,那就是借物喻人;如果有说理的意思,那么一定 就是借物喻理。 题型三:理解含义题型三:理解含义 所谓的含义就是蕴含在文章里面的意思,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出来的,要通过我们仔 细的揣摩,采取一找二写的方法来完成。 句子的意思有明暗两种。

3、明的就是在文章结束那些议论性的话,你把它拿过来,稍 加整理,也能回答。暗的难度大一点,必须在通晓全文的基础之上,把文章中一些 重要的事件所反映的思想感情等的关键词摘录出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题型四: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题型四: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总起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起下文 3.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篇末点题;照应开头 题型五:修辞手法的作用题型五:修辞手法的作用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

4、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题型六: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意思题型六: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意思 方法 1. 顾名思义,采用扩充关键字的意思,然后连接成一句话 方法 2. 找近义词的方法,注意要能替代到文中,仍保持通顺 方法 3. 结合这个词所描述的对象具体描述 题型七:选择正确读音题型七:选择正确读音 一般出现的是多音字,根据自己的积累和文章中的词语作出恰当的选择。 题型八:选择恰当字词题型八:选择恰当字词 1. 仔细阅读字词所在的句子,了解句意,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 2. 认真分辨两个词语的区别是什么,以 1 为依据作出选择。 题型九:标点符号的作用题型九:标点符号的作

5、用 1. (破折号)的作用 解释说明; 话题的转换; 表示话语的中断; 时间或声音的延续。 2. (省略号)的作用 引文的省略;列举的省略;说话断断续续。 3 .“”(引号)的作用 直接引用特殊含义强调意思 特定称谓 题型十:给文章加上恰当的题目题型十:给文章加上恰当的题目 1. 根据文章的主要事件、主要人物,加上简短的修饰语。(比较保险) 2. 根据文章的中心,用中心词作为题目。 题型十一:文章的写作顺序题型十一:文章的写作顺序 1 .时间先后顺序。 2. 地点变换的顺序。 3. 事情发展的顺序。 4. 按总后分、总分总、先分后总的的顺序。 题型十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题型十二:填上合适的关联

6、词 1. 并列 一面一面 一会儿一会儿 既又 2. 递进 不仅而且 不但还 连也 3、选择 不是就是 或是或是 宁可也不 4. 转折 尽管可是 虽然但是 却 然而 5. 假设 如果就 假使便 要是那么 6. 条件 只要就 只有才 无论都 不管也 7. 因果 因为所以 由于因此 既然那么 小学阅读常见 8 种题型答题技巧 小学阅读常见 8 种题型答题技巧 1. 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 句的作用。 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 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 容上来说

7、,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中间某段的 问题, 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 过渡的作用。 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总结全文, 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 2、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 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 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一般作者的情 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 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 有的是直抒胸臆。 3.概括文章主旨。 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

8、,然后可以用这样的关键词来 进行回答:“通过 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 了的深刻道理。我们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 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4. 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看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首先要看一看这一句用了那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 说明、议论、抒情,特别是描写中又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 写。 而人物描写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 描写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抒情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 文章

9、的中心。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自然界当中的神奇景象的描 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写内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读者的兴趣。 5. 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修辞有很多,常用的有 8 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 体化,叫人便于接受;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 拟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 而且感受到作者对 该事物的强烈感情,运用拟人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 亲切自然;表现憎

10、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给人以强烈的厌恶感。 夸张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 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 共鸣;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 和特征。 排比的作用在于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达强烈奔放的情感,增强语言的气势;是提 高表达效果的重要环节。还有叠词、短句使用,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具有音韵美, 读起来朗朗上口。 还有一种修辞用的比较多的就是引用, 有时阅读理解中会有引用的诗句、 名人故事、 还有名人语言或名人著作中的有关内容,问题会有“文章中引用的内容有什么作 用?”,这种题目回答时要注意答到这样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衬托了记述对

11、象的品 质,突出了主人公的某种精神”。 对以上类型的问题必须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 6. 文中某句话有什么含义?或告诉我们什么深刻的道理?请说说你的理解。 这种问题的回答不是简单地从文中寻找现成的句子就可以解决的, 这需要我们的同 学平时多读多看多积累,多看并记住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警句,这样才能真正地 理解文章的意思,丰富回答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准确地表达出 来。 7. 比较阅读理解。 有时考试会把课内文章和课外与之相似内容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 对于这种类型的 题目,我们可以从文章的内容、写作特色、感情基调等方面进行比较。 以上是有关记叙文的常规问题回答,下面我们来看看

12、说明文的阅读理解。 8. 说明文的阅读理解。 对于说明文的阅读理解,我们可以抓住三点: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 说明顺序就是三种: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最重要的是说明方法及 其作用,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 作诠释、画图表、引资料。其中涉及较多的是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 作比较。分类别的作用是可以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 举例子可以起到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的作用。 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跟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 这种方法可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 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列数据可以使说明的事物更具体,便于读者理解相关内容。 作比较

13、跟修辞格上的对比是类似的,在说明某些抽象的或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 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 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 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在回答有关说明文的语言问题时,要注意说明文讲求语言的准确性,语言风格又可 以分为平实和生动两种。 小学语文阅读题的答题技巧 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和作文,阅读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很多同学却在 这块丢分。小学阅读的重点是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受理解、积累和初步的运用 能力。高年级的阅读重点是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质量,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句 子的含义及表达效果,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等。 语段阅读题答题攻略

14、语段阅读题答题攻略 1、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及明确文章中心思想(或叫文章主题也可称为 作者的写作目的, 后面只称文章的中心思想)。 2、然后读题再读文。读题时注意从题目中找出“关键词” ,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 明确的目标。 3、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找准 “关键词”,契合“关键词”答题。 答题时,如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则要把相关词句还原到这些段落并联系上下文反复 研读来思考回答;如涉及到理解文章一些关键句如中心句等,则要围绕文章的中心思想来 思考回答。 主要内容概括及中心思想把握攻略主要内容概括及中心思想把握攻略 1、写人或物文章 1、写人或物文章 1)写人或物

15、(指动或植物)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1)写人或物(指动或植物)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 (1)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物)+事件(可借鉴采用文题中的关键词或 文中高频出现的词语来概括。) (2)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等情境密切关系到文 章中心思想,也应概括在内。 2)写人或物文章的中心思想把握:2)写人或物文章的中心思想把握: (1)肯定人或动物的一些个性特点,表达出作者的肯定、喜爱之情。 (2)赞颂人或物的一些崇高的品质(如爱、坚强、执著等) (3)写动、植物托物言志或称(借物喻人)的文章,其中心思想通常是借 物的什么积极的方面来比喻人也该怎样。 (4)要明确人或物的文章中心思想

16、可从三方面综合考虑。一是找中心句 (但中心句并不一定就是全文的中心思想,有时是全文的主要内容);二是找 首段或尾段的议论(议论则是作者评析事例并表达自己的见解或观点,如在字 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抒情句(指作者或主人 公直接倾吐内心感受或寄情于景,融情于物、托物言志,或于写人记事、写景 状物的字里行间抒发感受的句子)(这些句子通常就是作者写作目的的流 露);三是找文章的题目(有时文题中的关键词(修饰词中除数量、时空等方 面的)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举例说明: 1、写人的文章父亲的收藏 主要内容概括为:在“我”的一再追问下,父亲拿出了他的收藏。 中心思想为:歌颂深沉的父爱。 2、写物的文章桃花心木 主要内容为:桃花心木在不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