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284047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5届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5届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5届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5届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届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的起航点 钠及其化合物复习总提纲 一、钠单质的性质(1)钠的物理性质:钠是银白色金属,密度小(0.97g/cm3),熔点低(97),硬度小,质软,可用刀切割。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是电和热的良导体。(2)钠的化学性质:从原子结构可知钠是活泼的金属单质。钠与非金属单质反应:常温:4Na + O2 = 2Na2O,加热:2Na + O2 Na2O2;2Na + Cl2 2NaCl; 2Na + S Na2S等。钠和氧气的反应A、实验过程:钠与氧气的反应B、反应原理:2NaO2Na2O2,2Na2O22H2O4NaOHO2C、注意事项玻璃管中装的钠不能太大,太大反应太剧烈,会将玻璃管炸裂反应开始时

2、,即钠熔成小球后要稍稍倾斜玻璃管,但是角度不能太大,以防止钠从玻璃管中脱出并能保证空气疏通从而观察到明显现象在取钠时要将其表面的氧化物用小刀除去,用纯钠进行实验因为表面被氧化的钠在受热熔化后,钠表面会有一层黑色而影响实验现象的观察加热时间不能太长,否则钠与O2迅速反应、燃烧起来,现象就不是很明显了盛Na2O2的小试管要干燥D、实验现象钠熔成小球,先变成白色后变成淡黄色固体,淡黄色固体遇水放出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E、实验结论钠熔点低,与O2加热反应生成Na2O2,Na2O2遇水生成O2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实验现象:钠与水剧烈反应、钠熔化成小球、钠球在水面

3、上不停地滚动、有气体生成,并发出嘶嘶声注意:钠在空气中的变化:银白色的钠 变暗(生成了氧化钠) 变白(生成氢氧化钠) 潮解 变成白色固体(生成碳酸钠)。钠与酸反应:如2Na + 2HCl = 2NaCl + H2,Na放入稀盐酸中,是先与酸反应,酸不足再与水反应。因此Na放入到酸溶液中Na是不可能过量的。同时Na与H2的物质的量比始终是2:1。当然反应要比钠与水的反应剧烈多。钠与盐的溶液反应:钠不能置换出溶液中的金属,钠是直接与水反应。反应后的碱再与溶液中的其他物质反应。如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式:2Na + CuSO4 + 2H2O = Cu(OH)2 + Na2SO4 + H2 。 钠与

4、氢气的反应:2Na + H2 = 2NaH。NaH + H2O = NaOH + H2 ;NaH是强的还原剂。(3)工业制钠:电解熔融的NaCl,2NaCl(熔融) 2Na + Cl2。(4)钠的用途:在熔融的条件下钠可以制取一些金属,如钛、锆、铌、钽等;钠钾合金是快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钠蒸气可作高压钠灯,发出黄光,射程远,透雾能力强。二、氧化钠和过氧化钠(1)Na2O:白色固体,是碱性氧化物,具有碱性氧化物的通性:Na2O + H2O = 2NaOH,Na2O + CO2 = Na2CO3,Na2O + 2HCl = 2NaCl + H2O .另外:加热时,2Na2O + O2 = 2Na

5、2O2. (2)Na2O2:淡黄色固体是复杂氧化物,易与水、二氧化碳反应放出氧气。2Na2O2 + 2H2O = 4NaOH + O2 ,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作供氧剂)。因此Na2O2常做生氧剂,同时,Na2O2还具有强氧化性,有漂白作用。如实验:Na2O2和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变红后又褪色,实验研究表明是有:Na2O2 + H2O = 2NaOH + H2O2,2H2O2 = 2H2O + O2 反应发生。因为H2O2也具有漂白作用。当然过氧化钠也可以直接漂白的。 三、氢氧化钠(NaOH)1、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2、主要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易

6、吸收空气中的水而潮解,易溶解于水,并且放出大量的热,水溶液有涩味,有强腐蚀性。3、 主要化学性质:为一元强碱,具有碱的通行。(1)NaOH溶于水后完全电离,能与酸碱指示剂或试纸作用。(2)与酸酐发生反应:如CO2、SO2、SiO2等。反应方程式分别为:2NaOH+ CO2 = Na2CO3 + H2O;2NaOH+ SO2 = Na2SO3 + H2O;2NaOH+ SiO2 = Na2SiO3 + H2O(3)与两性物质反应:如Al2O3、Al(OH)3等。反应方程式分别为:Al2O3 + 2NaOH=2NaAlO2 + H2O Al(OH)3 + NaOH=NaAlO2 + 2H2O(4)

7、与单质反应放出氢气:如铝、硅。反应方程式为:2Al + 2NaOH +2H2O=2NaAlO2 + 3H2 Si+ 2NaOH +H2O=Na2SiO3 + 2H2(5)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如NH4Cl、CuSO4、NaHCO3、Ca(HCO3)2等。例如:NH4Cl与NaOH溶液共热:NH4Cl+NaOH=NaCl+H2O +NH3;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NaHCO3+NaOH=Na2CO3 + H2O应注意:盛NaOH的试剂瓶需用橡胶塞,不能用玻璃塞。NaOH碱性很强,贮存时若未密闭,表层易变质生成碳酸钠。称量NaOH要放在小烧杯或表面皿里,动作要迅速。不能放在量筒、量杯、纸

8、上称量。不慎将浓NaOH溶液沾在皮肤上,应先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上硼酸稀溶液。在实验室里常用NaOH溶液吸收氯气,在工业上常用NaOH溶液吸收含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尾气,以消除污染。实验室制取少量的NaOH溶液可在饱和的Na2CO3溶液中撒入石灰粉,加热、过滤。四、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1)、NaHCO3的分解(1)实验过程用一干燥大试管,装入NaHCO3粉末(大约占试管容积1/6)将大试管用带导气管的单孔塞塞紧并将大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且试管口稍向下倾斜大试管上的导气管另一端插入到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先均匀受热,然后固定在药品多的部位加热当试管中产生气体减少时,先把导管从澄清

9、石灰水中拿出来,再熄灭酒精灯(2)反应原理2NaHCO3Na2CO3H2OCO2(3)注意事项装药品时,应将药品倾斜地铺在试管底部,以便于受热固定大试管时,应夹在其中上部(离管口1/3处)且要使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反应生成的水冷却回流而将试管炸裂当试管中产生气体减少时,若停止实验,应先将导气管从石灰水中取出来,再撤去酒精灯停止加热,否则,会使石灰水倒吸而引起试管炸裂(4)实验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大试管内壁有水生成(5)实验结论NaHCO3受热易发生分解反应(2)、Na2CO3和NaHCO3与酸的反应(1)实验步骤 (2)反应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或CO2HH2OCO2

10、NaHCO3HClNaClH2OCO2或HCOHH2OCO2(3)注意事项:使用的盐酸浓度不能太大,否则生成的气泡太多太迅速而溢出试管(4)实验现象和结论两者都与盐酸反应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但NaHCO3与盐酸反应更剧烈(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比较俗名纯碱(苏打)块碱小苏打化学式Na2CO3Na2CO310H2ONaHCO3颜色、状态白色粉末无色晶体细小白色晶体溶解性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较易溶于水(碳酸钠),溶液呈碱性热稳定性不易分解易风化失水受热易分解:2NaHCO3= Na2CO3+ H2O+ CO2与酸反应盐酸Na2CO3+2HCl=2NaCl+ H2O+ CONaHCO3+H

11、Cl=NaCl+H2O+CO2碳酸Na2CO3+ H2O+ CO2 =2NaHCO3不能反应与碱反应NaOH不能反应NaHCO3 + NaOH=Na2CO3 + H2OCa(OH)2Na2CO3+Ca(OH)2=CaCO3+2NaOH若NaHCO3过量:2NaHCO3+Ca(OH)2=CaCO3+Na2CO3+H2O若Ca(OH)2过量:NaHCO3+Ca(OH)2=CaCO3+NaOH+H2O与氯化钡反应Na2CO3+BaCl2=BaCO3+2NaCl不能反应制法2NaHCO3= Na2CO3+ H2O+ CO2NH3+NaCl+H2O+CO2=NaHCO3+NH4Cl用途制玻璃、肥皂、造纸

12、、纺织作洗涤剂焙制糕点用作发酵粉,治疗胃酸过多,制泡沫灭火器的主要原料相互转化H2O+ CO2Ca(HCO3)2Na2CO3 NaHCO3NaOH(4) 两者的鉴别: Na2CO3 Ca(OH)2 无现象 NaHCO3 石灰水变浑浊 Na2CO3 过量酸 慢 NaHCO3 快 Na2CO3 逐滴酸 后出气体 NaHCO3 先出气体 可溶性Ca盐或Ba盐: Na2CO3 盐溶液 NaHCO3 无现象(5)食盐(NaCl)1、食盐不仅是常用的调味品,而且是人体必需的物质,它对人体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都有着重要作用。人体缺盐会使人感到头晕、倦怠、全身无力,学习和工作效率降低,长期缺盐甚至会导致心脏病。虽食盐对人体有重要作用,但也不能过多摄入,过多摄入食盐可能引发肾脏疾病和高血压病等。健康成年人摄入食盐量以每天26g为宜。通电 2、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来制取NaOH、Cl2和H2,并以它们为原料生产一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