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纲要撰写的一般模式及案例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3282030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课程纲要撰写的一般模式及案例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校本课程纲要撰写的一般模式及案例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校本课程纲要撰写的一般模式及案例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校本课程纲要撰写的一般模式及案例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校本课程纲要撰写的一般模式及案例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校本课程纲要撰写的一般模式及案例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课程纲要撰写的一般模式及案例资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本课程纲要撰写的一般模式一、一般项目1、课程标题2、主讲教师3、教学材料(改编、创编、选编)4、课程类型5、授课时间6、授课对象二、具体内容1、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决定课程的性质。课程目标一旦确定,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就有了依据。在确定课程目标时,校本课程开发者必须认真、全面地考虑特定的学生群体在未来社会中的社会角色和发展方向,并明确回答下列问题:这一特定的学生群体究竟需要哪种课程?对这个问题作出圆满回答后,才能开始确定课程目标。目标是有层次的,通常依次分解为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和课程目标是比较笼统的、宽泛的目标,教学目标是具体的、细化的目标。它们还

2、可以继续分解成若干层次,如单元目标和课程目标。一般而言,校本课程开发者对有关社会、学生和知识的信息掌握的越全面,教育目标就越全面、越恰当、越细化。2、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包括: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及活动安排。课程内容的成果通常包括教学大纲、教材、练习等。课程内容必须重点明确、从易到难、并具有针对性,要避免不加选择地采用外来课程内容及方案。3、课程实施建议校本课程实施是校本课程付诸实践和走进课堂的过程,它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校本课程实施包括:教学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具体时间)、场地、设备、班级规模等。4、课程评价建议课程评价包括两方面的评价,一是学生学业的评价,二是课程本身

3、的评价。课程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实施的评价,终结性评价是校本课程开发后实施的评价。课程评价所获得的信息可以成为下一轮校本课程开发的决策基础。在课程评价建议中要指明评价方式,建议采用多元评价(定性、定量或两者相结合)。备注:校本课程纲要案例请参考我校少年篮球和下面的校本课程纲要案例:某校心理教育校本课程纲要 一、基本项目 课程名称: 心理教育 课程类型: 综合性课程 授课教师: 各班主任及心理教育教师 授课对象: 初中各年级学生 二、课程目标 当前,校本课程开发应从学校特色角度考虑课程目标。如此形成的标志性的课程是学校特色之所在。因此,学校特色的形成是校

4、本课程开发的必然结果。 (一)总目标:提高全体实验教师和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二)具体目标: 1、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2、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对少数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发挥个人生活经历和自我调节的关键性作用; 4、教学相长,使参加实验的师生共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三)年级目标 心理素质是个体整体素质的基础,学生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一般不同年级学生在智力方面是有差别

5、的,即获得知识是有多有少的;一般不同年级学生在个人经历方面也是有差别的,即初中新生都有“中小过渡现象”;初中二年级有“八年级现象”;初中毕业生有“升学择业现象”。因此,我们在初中年级里构建的如阶梯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力图在初中各年级依据不同年龄学生心理特征来实现不同年级的教育目标。 三、课程内容 初中一年级“心理教育”课程内容及专题目录: 1、 新的挑战 2、 长痘痘了 3、 让我自己来 4、 追星的少年 5、 我来当家 6、 走近网络世界 7、 神奇的大脑 8、 处处留心皆学 9、 守好心灵的门户 10、知识的仓库验 初中二年级“心理教育“课程内容及专题目录 1、 跨越思维的“陷阱” 2、

6、 插上智慧的翅膀 3、 我这样记笔记 4、 好习惯终生受益 5、 爱心架起友谊桥 6、 男生女生 7、 心怀感恩 8、 让我夸夸你 9、 请你原谅我 10、 欢乐家庭 初中三年级心理教育课程内容及专题目录 1、 搭座心桥过代沟 2、 假如老师误解了我 3、喜怒哀乐 4、 笑比哭好 5、开心教室 6、我是谁 7、我喜欢 8、自信要决 9、别说不可能 10、意志-成功的助推器四、课程实施 1、课时安排:从2005年秋起,我校的国家级心理教育课题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梯式实验研究结合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开发开始工作。现在,我校以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梯式实验课题研究为载体,努力从“心理教育”优化学科课程教学

7、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出发创建特色学校。因此,初一、初二、初三的各班除按照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的要求每周安排一课时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外,各班班主任及任课教师每月至少安排一课时的“心理教育”校本课程的教学活动。 2、我校从2005年秋季开学起,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地方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是必修课程。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也是“心理教育”校本课程的必修课。一至三年级都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活动课或专题讲座。包括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知识讲座(含情绪的调节和亲情的教育)等,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注意防止心理健康

8、教育学科化的倾向。 3、学校心理教育校本课程的实验教师按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技术去操作。初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以游戏和活动为主,营造乐学、合群的良好氛围;初二年级以活动和体验为主,在做好心理品质教育的同时,突出品格修养的教育;初三年级以体验和调适为主,并提倡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服务的紧密配合。 4、个别咨询与辅导。开设心理咨询室(或心理辅导室)进行个别辅导是教师和学生通过一对一的沟通方式,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排解心理困扰,并对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矫治的有效途径。对于极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够及时识别并转介到医学心理诊治部门。 5、把心理健康教

9、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班级、团队活动和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6、积极开通学校与家庭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学校要指导家长转变教子观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以家长的理想、追求、品格和行为影响孩子。 7、加强领导,成立天台中学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师资培训,开展教师自学自励活动,逐渐使全校教师参与心理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工作。 五、课程评

10、价 1、评价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以教师是否营造有益于学生心理的课堂气氛为主。因为对学生心理健康最重要的影响是课堂上所形成的有益于健康的气氛。这种气氛能影响学生的人生目标和他们的忧乐。事实上学生上课时的心境对他们的学习和表现都有很大的影响。教师的言语、动作、思想对学生的行为方式均产生很大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感染力深远而持久。教师培养师生之间良好关系是决定教室内有益于健康气氛的主要因素。教师应当为所有学生创造一个共同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安然地感到他们是受这个集体和教师欢迎的。教师的自私感、对学生的偏见、害怕显示感情、价值观念、成见、歧视、社会阶层隔阂感等直接影响课

11、堂气氛。 2、对学生体现多元评价:及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教学中注重收集各种资料,学生最终得分=心理教育活动参与得60%分+其它活动参与得20%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得20%分。分数折合为等第记入学生素质报告册:优(85100)良(7084)达标(6070)待达标(60分以下)。 3.对校本课程的评价与课题评价相结合。我校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梯式实验是目前国内唯一作为立项课题而深入研究的,它是一项基础教育的应用研究新课题,立足初中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重在初中生心理健康的辅导,遵循初中各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体现该实验实用性和实效性,其评价方法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12、,为心理教育校本课程评价之所用。评价中注意: 自我调节。心理教育是研究自我教育,必须通过自己心理运动才能起作用,只被动地接受,这不能达到心理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要通过心理教育合力达到学生自我调节良好心理素质的目的。 协同教学。心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和中介,它与其他各种教育有着密切而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要想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单一地为抓心理而抓心理是绝对不可能达到目的的,它必须依靠各方面的力量。首先社会教育要跟上,全社会都要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家庭教育更要重视。在学校,德、智、体、美各方面必须渗透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内容,政教处、教务处都要抓,寓于教育教学之中,寓于各项活动之中。从多角度、多层次、

13、多侧面,在教育体系中渗透,来达到心理素质教育的目的。 循序渐进。循序渐进是心理发展的一条普遍规律,个性心理特征的发展同样如此。从心理卫生的角度看,渐进意味着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避免因为盲目加快教学进度而导致学生心理发展在某些环节上出现断裂,从而引发各种不良心理反应。渐进表现在积少成多、潜移默化、由潜在变化向显在变化发展。对学生进行塑造和培养也应是逐步递进式的,切不可急于求成。若急于求成,一味采取强制性的高压手段或分过严厉的惩罚措施,则不仅不利于学生积极地调整、完善自己,而且会引发抵触、抗拒心理,导致消极甚至破坏性情绪。 因材施教。学生由神经过程特性决定的四种气质类型: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

14、和抑郁质具有明显不同的动力特征,而在性格上同样存在着处事态度和行为倾向的差异。对抑郁质内向气质者,尤其是具有抑郁质特征者,需要表扬、奖励时宜采取公开的方式,以鼓励其发展外向行为,发扬优点;需要批评和惩罚时则应注意其气质特征中的不利因素,采取个别的方式,以避免触及其过于脆弱、敏感的神经,挫伤其较强的自尊心,造成消极抵触情绪。对胆汁质外向气质者,则不宜过多采用公开褒奖的方式,否则容易导致骄傲自满情绪;在需要批评时,由于其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可适当选公开处理的方式,以利于其增强克服缺点的动力,同时又不损伤其自尊心。 整体协调。著名心理学家马卡连柯说过:一个人不是由部分因素的拼凑培养起来的,而是由他所受过的一切影响的总和综合地造就成功的。因此,心理教育应从个体心理的完整性和统一性,个体身心因素与外界环境的制约性和协调性,来全面考察和分析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及其对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