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A文】现代文学名词解释试题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3270313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A文】现代文学名词解释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9A文】现代文学名词解释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9A文】现代文学名词解释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9A文】现代文学名词解释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9A文】现代文学名词解释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A文】现代文学名词解释试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一 名词解释1.诗界革命:晚清时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下形成的文化运动。“诗界革命”为梁启超首倡,黄遵宪为主将。主张诗歌要有新意境,要有新语句,要以旧风格含新意境。“旧瓶装新酒”,要求保留诗歌的旧形式,变革不彻底。其目的主要是以诗歌革命的旗帜为政治改革张目。“诗界革命”在观念上影响到1918年的新诗运动2.文界革命:梁启超在1899年提出“文界革命”的口号。“文界革命”的具体内容:吸收西方的雄辩体、随笔体,结合魏晋文风,把古文从“义理、考据、辞章”中解放出来,以西方近代思潮替代圣贤义理,以丰富的世界进化维新的史实突破拘谨的考据,以俗语、外来语入文以丰富文章的

2、表达方法。3.小说界革命:晚清政治改良思想家希望小说成为改良社会政治的重要工具。梁启超在译印政治小说序(1898)、论小说与群治的关系(1902)等文中阐释了他的小说革命主张。认为:“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小说之力表现为“熏、浸、刺、提”四个方面;小说具有新民救国的效力。4.四大谴责小说:刘鹗的老残游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曾朴的孽海花、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5.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4日成立于北京,1932年解体。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成立的第一个纯文学社团,也是新青年后第一个主张文学革命的团体。发起人:周作人、

3、郑振铎、叶绍钧、茅盾等。宗旨:“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人生而艺术。创作方法上倾向于19世纪俄国和欧洲的现实主义。主要刊物:小说月报、文学旬刊、诗等。创作方面:描写真实生活,反映社会问题,注重对外国文学的翻译和介绍。促进了20年代问题小说的繁荣。批评了鸳鸯蝴蝶派的游戏和消遣文学观,局限:夸大了文学的现实社会作用,过分强调文学的社会价值。6.创造社:1921年6月8日于日本东京成立。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反帝反封建最重要的社团之一。发起人:前期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等,后期:冯乃超、杨汉生等。前期强调为艺术而艺术,认为对美的追求是艺术的核心,在文学理论上崇尚自

4、我,注重个性,主张忠实的表现“内心的要求”,反对为人生而艺术,反对写实主义、自然主义,倾向于欧洲启蒙主义与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推崇文学创作的直觉与灵感。后期:由浪漫主义转入现实主义,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从事并推动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和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建设。7.新月社:1923年在北京徐志摩、胡适等发起聚会,1924年底发展为新月社俱乐部,1933年消亡。发起人: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主要探讨新格律诗的创作,对新诗进行了有意义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探讨,推动了新诗形式上的发展与繁荣。推崇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强调文学表现人性的纯正与文学的形式革新8语丝社:于1924年11

5、月17日在北京成立,因孙伏园创办的语丝杂志而得名,是“五四”后一个重要的社团。以鲁迅、周作人为中坚,成员有钱玄同、刘半农、林语堂、孙伏园、川岛等。提倡散文,注重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形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任意而谈,无所顾忌”的“语丝体”散文群,促进了现代散文的成熟,对现代散文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9.浅草沉钟社:1922年成立的浅草钱社办有浅草季刊,其骨干成员又于1929年秋组成沉钟社,办有沉钟周刊、半月刊,多抒写知识青年的感伤,其中,冯至的诗歌成就尤其突出。10.湖畔诗社:1922年3月成立于杭州的湖畔诗社,以写作爱情诗闻名。成员有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汪静之四人,1922年4月出版了他

6、们的诗歌合集湖畔。他们被称为“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的人”。11.问题小说:是以家庭、妇女、婚恋、劳工、青年等各种社会问题为题材,催人疑问,促人警觉,发人深省的小说作品。代表作家:冰心超人、烦闷、繁星、春水、往事、叶绍钧隔膜、潘先生在难中、多收了三五斗,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许地山命命鸟、缀网劳蛛、玉官、春桃、商人妇、庐隐中篇:海滨故人;短篇:或人的悲哀、丽石的日记;长篇:象牙戒指、王统照沉思微笑湖畔儿语沉船长篇山雨。12.乡土小说:是20年代初、中期,一批寓居在北京、上海的青年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旨在揭示宗法制度下乡镇生活的愚昧、落后、精神弱点,并借以抒发自己乡愁的小说

7、。主要代表有潘训乡心、王任叔疲惫者、许钦文疯妇父亲的花园、废名浣衣母、台静农拜堂、王鲁彦菊英的出嫁、许杰赌徒吉顺、蹇先艾水葬13.浪漫抒情小说:不注重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再现,而是力主忠于自己“内心的要求”、标举自我情绪的审美表现。侧重于作家的自我暴露,以及个人私生活和私密心理的描写,是接纳了日本“私小说”和其他一些外国小说(比如卢梭)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种小说。郁达夫是主要代表人物。是五四时代“人的发现”的旗帜下的又一艺术收获。14.象征派诗歌:象征诗派是指以1925年出版的李金发的诗集微雨为起点的,活跃在20年代中后期的诗派,它的代表人物是李金发。曾被誉为“东方的波德莱尔”。代表作是1925年至1

8、927年出版的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等。15.新格律诗:格律诗派:新诗的规范化;现代追求的古典回归,艺术主张,1、“理性节制感情”的美学原则,2、“和谐”与“均齐”的“唯美”的审美追求与形式原则,3、新诗形式的格律化,代表人物:徐志摩,志摩的诗、翡翠冷的一夜、猛虎集、云游集等16.东北作家群:指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流亡到关内或在日满统治下坚持文艺斗争的东北籍作家。著名的有萧红呼兰河传生死场小城三月、萧军八月的乡村第三代、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鴜鹭湖的忧郁、骆宾基等。他们的作品,有着浓郁的东北地方色彩,同时也活跃着时代的脉搏,大多取材于家乡人民抗战事迹和古老的东北土地的痛苦蜕变17.京派

9、:30年代活跃在以北平为中心的身处北大、清华、燕京的的自由主义作家群。他们在创造精神、心态和审美追求上有相对的一致性,政治意识淡化,追求艺术独立性,重视介绍世界文化,追求道德与艺术的“健康”与“纯正”,作品多有乡土气息,往往以“乡下人”的眼光,在乡村与城市的对照中建立自己的审美天地。京派的创作既具有民族观念和现代意识,又与社会时代冲突保持距离。代表作家:沈从文、凌叔华、萧乾、芦焚、林徽因等。刊物:现代评论水星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文艺杂志等。文学主张:诚实、从容、宽厚的乡村中国审美形态。政治上的自由主义和文化上的保守主义倾向。18.新感觉派:海派在30年代发展成为新感觉派(第二代海派)。新感觉派

10、是活跃于20年代末期和30年代的现代主义流派,受到日本新感觉派和法国都市文学创作的影响。1928年刘呐鸥创办无轨列车标志着新感觉派小说的萌芽,1932年由施蛰存主编的文学期刊现代创刊,标志着新感觉派作为小说流派的形成。代表作家有:施蛰存将军的头梅雨之夕善女人行品、刘呐鸥短篇小说两个时间的不感症者热情之骨礼仪和卫生小说集都市风景线、穆时英小说集有南北极公墓白金的女体塑像圣处女的感情。19.中国诗歌会:30年代的新诗,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出现了以殷夫为前驱、蒲风为代表的中国诗歌会诗人群20.现代派: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诗歌流派。得名于1932年5月由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杂志,代表人物是戴望舒。现代派

11、诗歌是20年代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派和20年代未30年代初后期新月诗派的延续和发展,其诗歌主要受到法国象征派诗歌的影响。戴望舒的望舒诗稿(1937年)、卞之琳的鱼目集(1935年)、诗歌合集汉园集(1936年)、何其芳的预言(1945年)、徐迟的二十岁人(1936年)、南星的石像辞(1937年)、林庚的春野与窗(1934年)等21.七月诗派:是以胡风主编的七月(1937年9月创刊)和希望(1945年1月创刊)等刊物为主要阵地而形成的一个现实主义诗歌流派。它因七月杂志而得名。主要代表诗人有鲁藜、绿原、阿垅、曾卓、芦甸、孙钿、化铁和牛汉,以诗情的内在旋律为依据,体式上以自由体诗为主,呈现出多姿多态

12、的特征,在语言上,简洁朴素,对自由体新诗的发展作出了贡献。22九叶诗派:是由1981年7月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九叶集而得名。该派崛起于抗战后期及解放战争时期,主要诗人有辛笛、陈敬客、杜运燮、杭约赫(曹辛之)、郑敏、唐祈、唐湜、袁可嘉、穆旦等。文聚、诗创造和中国新诗等刊物,是其主要阵地。A追求社会与自我、时代与个人、外部现实与内心感受的统一B新诗戏剧化C溶入理性的意象营造23.街头诗运动:朗诵诗运动七月诗派中国新诗派(九叶诗派)政治讽刺诗24.京派小说:见上面“京派”25寒夜:是巴金于1946年写成的,关于小家庭的小说,是其后期代表作品,内容趋向于写实,趋于冷静。26小诗:创作兴盛于1922至1

13、923年。强调凝练和内心的感悟。当时较有名气的是小诗集是宗白华的流云、梁宗岱的晚祷、冰心的繁星和春水。27再别康桥:1928年7月作者第三次游历欧洲,11月6日归国途中在南中国海上写下的诗歌,抒写了告别一段难以启齿的情感,又夹杂着无法告别的怀念情绪。在优美宁静中体现自我的存在和生命的和谐。28.金锁记:张爱玲1943年发表的29.语丝文体:语丝社提倡散文,注重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形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任意而谈,无所顾忌”的“语丝体”散文群30.狂人:31.“爱的哲学”:是冰心问题小说作品多围绕着母爱、童心和自然三大主题,构筑了其思想内核“爱的哲学”。32.鸳鸯蝴蝶派:33.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

14、的讲话:1942年5月2日至23日,毛泽东在整风运动上做的系列报告,1943年10月19日,解放日报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延讲是马克思文艺理论中国化的结果,它后来成为20世纪80年代前中国共产党制定文艺政策和指导文艺运动的根本方针,成为中共文艺政策的法典。延讲的中心问题是文艺为群众和如何为群众的问题的正面回答,目的在于求得文艺对革命的有力配合。34.“零余者”:郁达夫小说的主人公,都是有着严格忧郁症的“零余者”,郁达夫的小说突出表现了五四青年对人性解放的追求和被生活挤出轨道的“零余者”的悲哀,充满了感伤和颓废之气。35.故事新编:鲁迅的历史题材作品,写于1922年1935年的8篇小说

15、。补天、奔月、铸剑三篇写于19221926年间、理水采薇、非攻、出关、起死写于19341935年间。如铸剑:写一个凄惨的英雄复仇故事。(取材于曹丕的列异传中三王冢的故事)36.现代杂志:1932年5月由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杂志37.猫城记:38.画梦录:39.断章:卞之琳的诗歌,全诗四行,分成两节,恰似并置在一起的两组镜头。这构成了另一组并列蒙太奇,是对前一组镜头显示的哲学上的相对性的强化。40.新感觉派小说41.金粉世家42名优之死43.精神胜利法44“三个叛逆的女性”.45.包氏父子46.原野:曹禺的话剧,表现“人与人之间的极爱与极恨”,主要人物:焦母、焦大星、仇虎、花金子,故事发生在民国初年,在偏远的东北,囚犯仇虎逃狱复仇,却不料仇人焦阎王已死,而久久思念的未婚妻花金子又嫁给了仇人的后代焦大星。他复仇的信念再次高涨,父债子偿,他要仇人血债血偿。与此同时,焦母来到仇虎床前,举起铁拐打了下去,才发现是孙子睡在那里。仇虎带着金子跑了,焦母抱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