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6届高考二轮化学全国通用专题复习 下篇 专题三 微题型十一

上传人:aig****42 文档编号:932542 上传时间:2017-05-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设计》2016届高考二轮化学全国通用专题复习 下篇 专题三 微题型十一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创新设计》2016届高考二轮化学全国通用专题复习 下篇 专题三 微题型十一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创新设计》2016届高考二轮化学全国通用专题复习 下篇 专题三 微题型十一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创新设计》2016届高考二轮化学全国通用专题复习 下篇 专题三 微题型十一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创新设计》2016届高考二轮化学全国通用专题复习 下篇 专题三 微题型十一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创新设计》2016届高考二轮化学全国通用专题复习 下篇 专题三 微题型十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设计》2016届高考二轮化学全国通用专题复习 下篇 专题三 微题型十一(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1 -第六题化学实验基础题题型专练1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物质 杂质 试剂 提纯方法A BaSO4 BaCO3 水 溶解、过滤、洗涤B CO2 SO2 饱和 Na2CO3 溶液 洗气C 乙酸乙酯 乙酸 稀 NaOH 溶液 混合振荡、静置分液D 蛋白质 葡萄糖 浓 (NH4)2SO4 溶液 盐析、过滤、洗涤解析BaSO 4 和 BaCO3 都不溶于水,通 过溶解、 过滤不能除去 杂质,A 选项错误;CO 2 会和饱和 Na2CO3 溶液反 应生成 NaHCO3,B 选项错误;乙酸乙酯 在 NaOH 溶液中会发生水解,

2、C 选项错误;蛋白质在浓(NH 4)2SO4 溶液中发生盐析, 经过过滤 除去葡萄糖,再将析出的蛋白 质洗涤,重新溶于水,D 选项正确。答案D2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选项 实验目的 分离方法 原理A除去 Fe(OH)3 胶体中的 FeCl3 溶液过滤 分散质微粒大小不同B 除去丁醇中的乙醚 蒸馏 丁醇与乙醚的沸点相差较大C 分离 KNO3 和 NaCl 过滤 KNO3 的溶解度大于 NaCl 的D 分离食用油和汽油 分液 食用油和汽油的密度不同解析A 项,胶体粒子与溶液中的离子均可透过滤纸,用过滤的方法无法将二者分离,胶体中含有电解质通常用渗析的方法进行提纯,错误

3、。 B 项,乙醚与丁醇的沸点相差较大,可以用蒸馏法除去,正确。C 项, KNO3 在水中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而 NaCl 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可用重结晶法 进行分离, 错误。D 项,食用油和汽油可互溶,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将二者分离,二者沸点不同,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错误。答案B3下列实验操作和所用玻璃仪器都正确的是()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2 -选项 实验操作 玻璃仪器A 分离苯和 NaOH 溶液 分液漏斗、烧杯B 用直接蒸馏的方法分离乙醇和乙酸 蒸馏烧瓶、冷凝管、锥形瓶C 配制 100 mL pH1 的 CH3COOH 溶液1 00 mL 容量瓶、

4、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量筒D 利用 MnO2 和浓盐酸制备并收集 Cl2 酒精灯、烧杯、导管、集气瓶解析A 项,苯和 NaOH 溶液不互溶,用分液漏斗、烧杯直接分液即可,正确;B 项,分离乙醇和乙酸不宜用直接蒸馏的方法, 应先加入生石灰后再蒸 馏,蒸 馏操作还需要酒精灯、温度计和牛角管,错误;C 项,因为 CH3COOH 是弱酸,不能完全电离,故 pH1 的 CH3COOH 溶液浓度不是 0.1 molL1 ,不能直接用容量瓶配制, 错误;D 项,制备 Cl2实验中还需要烧瓶和分液漏斗,错误。答案A4(2015 课标全国 ,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5、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A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 KSCN 溶液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稀硝酸将 Fe 氧化为Fe3B将铜粉加入 1.0 molL1 Fe2(SO4)3 溶液中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金属铁比铜活泼C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金属铝的熔点较低D将 0.1 molL1 MgSO4 溶液滴入NaOH 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 0.1 molL1 CuSO4 溶液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Cu(OH)2 的溶度积比 Mg(OH)2 的小解析A 项,因铁粉过量, 发生的反应为:3Fe8HNO 3(稀)= =3F

6、e(NO3)22NO4H 2O,溶液中无 Fe3 ,加入 KSCN 溶液无血红色出现,错误;B 项,发生的反应为:Fe 2(SO4)3Cu= =2Fe(SO4)Cu(SO 4),无黑色固体出 现,且只能说明 Fe3 氧化性强于 Cu2 ,错误;C项,加热时铝箔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由于 Al2O3 的熔点高不会熔化,包裹着液态铝,所以液态铝不会滴落,错误;D 项,先生成 Mg(OH)2 白色沉淀,加入 CuSO4 溶液又转化为 Cu(OH)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3 -2 浅蓝色沉淀,说明 Cu(OH)2 的溶度积更小,正确。答案D5(2015 福建理综, 8)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A 称取 2.0 g NaOH 固体先在托盘上各放 1 张滤纸,然后在右盘上添加 2 g砝码,左盘上添加 NaOH 固体B 配制 FeCl3 溶液 将 FeCl3 固体溶于适量蒸馏水C检验溶液中是否含 NH 4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 NaOH 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D 验证铁的吸氧腐蚀 将铁钉放入试管中,用盐酸浸没解析A 项,由于 NaOH 易吸潮、具有腐 蚀性,不能直接在滤纸片上称量,而应该用小烧杯称量,错误;B 项,FeCl 3 属于强酸弱碱盐,易 发生水解反应 ,为抑制 FeCl3 水解,配制 FeC

8、l3溶液时应将 FeCl3 固体溶解于适量 浓盐酸中,然后再加水稀释至所需浓度,错误;C 项,将少量试液与 NaOH 溶液混合并加热,若能 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 试纸变蓝的气体, 该气体一定为氨气,则原溶液中含 NH ,否则不含有,正确; D 项,铁在碱性、中性或弱酸性条件下发生 4吸氧腐蚀,在酸性较强的条件下 发生析氢腐蚀,故 应将铁钉 放入试管中,用食盐水部分浸没来验证铁的吸氧腐蚀,错误。答案C6(2015 广东理综, 22)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双选)()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A分别加热 Na2CO3 和 NaHCO3 固体试管内壁均有水珠两种物质均受热分解B 向稀的

9、苯酚水溶液滴加饱和溴水 生成白色沉淀产物三溴苯酚不溶于水C向含 I 的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淀粉溶液加入淀粉后溶液变成蓝色氧化性:Cl 2I2D向 FeSO4 溶液中先滴入 KSCN 溶液,再滴加 H2O2 溶液加入 H2O2 后溶液变成血红色Fe2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4 -解析A 项,Na 2CO3 固体加 热不会分解,试管内壁没有水珠,错误;B 项,苯酚可与饱和溴水中的溴单质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正确;C 项,少量氯水与 I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l 22I =2Cl I 2,淀粉遇 I2变蓝色,正确;D 项

10、,H 2O2 能把 Fe2 氧化为 Fe3 ,说明 Fe2 具有还原性,不能说 明 Fe2 具有氧化性, 错误。答案BC7(2013 课标全国 ,13)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选项 目的 分离方法 原理A 分离溶于水的碘 乙醇萃取 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B 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 分液 乙酸乙酯和乙醇的密度不同C 除去 KNO3 固体中混杂的 NaCl 重结晶 NaCl 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D 除去丁醇中的乙醚 蒸馏 丁醇与乙醚的沸点相差较大解析乙醇与水互溶,不能用作萃取剂, A 项错;乙醇和乙酸乙酯互溶,不能用分液方法分离,B 项错;除去 KNO3 中 NaCl 杂质

11、 是利用二者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 变化差别很大,使用重结晶法,C 项错;分离两种沸点差别较大的互溶液体,一般使用蒸馏操作,D 项正确。答案D8(2015 廊坊质量监测 )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一致的是()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或结论A某钾盐溶于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说明该钾盐是 K2CO3B向含少量 FeCl3 的 MgCl2 溶液中加入足量Mg(OH)2 粉末,搅拌一段时间后过滤除去 MgCl2 溶液中少量FeCl3C常温下,向饱和 Na2CO3 溶液中加少量 BaSO4 粉末,过滤,向洗净的沉淀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常温下 Ksp(BaCO3)K

12、 sp(BaSO4)DC2H5OH 与浓硫酸 170 共热,制得的气体通入酸性 KMnO4 溶液检验制得的气体是否为乙烯解析A 项,也可能是 KHCO3,错误;B 项,加入 Mg(OH)2 与 H 反应调节 pH,促进 Fe3 水解完全转化为 Fe(OH)3,达到除去少量 FeCl3 的目的,正确;C 项,因 为 CO 浓度大, “不公23平竞争” ,不能得出结论,错误;D 项,乙醇易 挥发,挥发出的乙醇和炭化后与浓硫酸生成的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5 -SO2 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能 证明气体就是乙 烯,一般先通 过碱溶液吸收乙醇和SO2,再通入酸性

13、高 锰酸钾溶液。答案B对点回扣1 “固固”混合物的分离(提纯)固 固加 热升 华 法 例 如 :NaCl和 I2的 分 离分 解 法 例 如 :除 去 Na2CO3中 混 有的 NaHCO3固 体氧 化 法 例 如 :除 去 氧 化 铜 中 混 有 的 铜 )加 水 结 晶 法 (互 溶 )例 如 :KNO3和 NaCl的 分 离过 滤 法 (不 互 溶 )例 如 :粗 盐 提 纯 )其 他 特 殊 法 例 如 :FeS和 Fe的 分 离 可 用 磁铁 吸 附 分 离)2“固液”混合物的分离(提纯)固 液互 溶萃 取 法 例 如 :海 带 中 碘 元 素 的 分 离蒸 发 例 如 :从 食 盐 水 中 制 得 食 盐蒸 馏 法 例 如 :用 自 来 水 制 蒸 馏 水 )不 互 溶 过 滤 法 例 如 :将 NaCl晶 体 从 其 饱 和 溶 液中 分 离 出 来)3“液液”混合物的分离(提纯)液 液 互 溶 蒸 馏 法 例 如 :酒 精 和 水 、苯 和 硝 基 苯 、汽 油 和 煤 油 等 的 分 离不 互 溶 分 液 法 例 如 :CCl4和 水 的 分 离 )4 “气气”混合物的分离(提纯)气 气 洗 气 法 例 如 :除 去 Cl2中 的 HCl,可 通 过盛 有 饱 和 食 盐 水 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