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6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检测 鲁教版五四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252380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春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6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检测 鲁教版五四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春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6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检测 鲁教版五四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春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6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检测 鲁教版五四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春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6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检测 鲁教版五四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春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6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检测 鲁教版五四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春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6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检测 鲁教版五四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春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6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检测 鲁教版五四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的良好开端。这次会议(A)A.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B.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C.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D.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2017苏州)不同时代的宣传漫画体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下面两幅图出现在(A)A.“大跃进”运动时期 B.社会主义过渡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现代化建设新时期3.(2017黔东南)20世纪50年代,在农村的某个地方流行着这样的一首民歌:“稻谷赶黄豆,黄豆像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你认为这首民歌应该创作于(B)A.土地改革时期 B.“大跃进”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4.对一个职业、一种工作、一

2、项事业、一门手艺,要有发自内心、始终如一的热爱,要有经久不衰、脚踏实地的干劲,要有淡泊名利、物我两忘的境界这就是“工匠精神”。下列人物中发扬工匠精神,成为石油工人楷模的是(B)A.邓稼先B.王进喜C.焦裕禄D.袁隆平5.为了更好地开展“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主题教育活动,某地准备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观看一部电影,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是(B)6.观察下列图片:请回答:(1)图一所反映的内容是党中央在何时提出来的?从积极影响方面看,它说明了什么?(2)图二反映了“大跃进”运动时期在工业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3)图三中的“社”指的是什么?“放卫星”是什么错误的具体表现?(4)从上述这些失误中,我国应

3、该吸取什么经验教训?答案:(1)1958年。这条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3)人民公社。浮夸风。(4)经济建设一定要遵循客观规律;立足本国国情,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义道路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有(C)A.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B.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C.正确分析了我国国内主要矛盾D.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8.小聪暑假来到偏僻的农村老家,看见村里一大宅门的灰墙上有一副墨字对联书写于(A)A.20世纪50年代末 B.20世纪60年代末C.20世纪70年代初 D.20世纪70年代末9.(2017潍坊)下列图片出现在“大跃进”运动时期

4、,主要反映的是(C)A.高指标 1976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也出现严重失误。出现失误的原因是(A)A.全党缺乏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经验B.人民群众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C.各地频繁发生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D.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包围、封锁11.作家莫言获诺贝尔奖的小说蛙有以下描写:“1962年秋季,高密东北三万亩地瓜获得了空前的大丰收。跟我们闹了三年别扭、几乎是颗粒无收的土地,又恢复了它宽厚)A.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大提高来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工人。”“他”的典型事迹是(B)A.研制原子弹B.参加石油会战C.治理兰考灾害D.培育杂交水稻13.我的父亲焦裕禄一

5、书以女儿焦守云的视角回望了父亲的一生。书中,焦裕禄的事迹应该包括(C)A.建设大庆油田 B.研制原子弹C.治理兰考“三害”D.培育杂交水稻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只能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只有钢铁等基础工业发展了,机器制造业的原料增多了,轻工业的装备才能保证同时,当时的国际环境也急需我们尽快建立强大的军事工业,以增强国防力量。材料二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所占比重95.8%4.2%材料三1得月亮弯了腰。”材料四1958年10月25日,山东范县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花钱;鸡鸭

6、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的什么状况?为改变这种状况提出了什么方针?据材料一分析制定这种方针的必要性。(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经济成分有何特点?这与哪一事件有关?(3)材料三反映了195乐园”在当时指什么?简要分析它出现的原因。答案:(1)状况:我国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方针:“一五”计划。必要性:我国工业基础落后,只有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严峻的国际环境也需要我国通过发展重工业来增强国防力量。(2)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三大改造。(3)反映

7、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1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建设成就材料二探索时期的模范人物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中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中共八大后的十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有哪些?(2)材料二图片中三位创业年代的英雄的事迹分别是(填出人名):():奋不顾身带头跳进泥浆池,用自己的身体搅拌用以压制井喷的水泥。 ():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的成功研制作出了重大贡献。 ():作为兰考县的县委书记,带领全县干部群众与自然灾害进行顽强的斗

8、争。 (3)从材料二图片中三位创业年代的英雄事迹中,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什田的建成,结、航天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等。(2)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3)爱国主义精神;为社会主义奋斗的精神;艰苦创业的精神;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大炼钢铁运动1957年11月,毛泽东曾提,号召全党全民为此奋斗,开展空前规模的大炼钢铁运动。经过突击蛮干,1900万吨,所炼300多万吨土钢、416万吨土铁根本不能用 。估计炼钢铁在全国约损失200亿元。全民大炼钢铁运动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严重削弱了农业,冲击了轻工业和其他事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