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声音2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3251402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知声音2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感知声音2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感知声音2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感知声音2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感知声音2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感知声音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知声音2(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讲 感知声音,人与其它多数动物是通过耳朵感知声音的,那么耳朵感知声音的过程是怎样的?感知声音的主观评价量有哪些?客观测量声音用什么仪器?本讲主要就此做一简介,2.1 人耳的解剖学,2.2 声音的感知,2.3 声音的主观量,2.4 声级计,人耳的解剖学,人耳构造极其复杂,灵敏程度超过任何人造仪器它分作三部分: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壳、耳道和鼓膜,中耳是约2毫升的空腔,有尤氏管通到鼻腔以维持其中的大气压力,这样,鼓膜两面的压力平衡,微小的声压就可以使它振动中耳内有三个听小骨:槌骨、砧骨和镫骨,内耳中有三个管身体平衡的半规管和听觉的最后接收器官耳蜗,声音的感知,基底膜上的频率分布,人耳是频

2、率分析器,听觉区域,听觉的欧姆定律,耳聋耳鸣,听觉住留,掩蔽,双耳定位,哈斯效应,声音从外耳、中耳传到内耳成为基底膜的振动,这一机械过程已很明确但是基底膜的振动如何通过神经系统传入大脑,还很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现在知道内耳的功能很象一个传声器,基底膜的振动使内层毛细胞产生耳蜗电压,发出神经脉冲而产生声觉耳蜗电压的来源似乎是压电效应,最大可达到lmV左右,声音再强则有饱和现象,研究内耳的功能,主要的方法是心理物理实验:人的主观判断加以物理参数的测量和分析,并不借助于人体的解剖(有时也不可能借助于人体解剖)这实际是用物理学方法研究人的大脑,这个方法的威力是惊人的,基底膜上的频率分布,基底膜有些象振簧

3、式频率计一排长度逐渐减小的簧片,当有一外力时,频率最相近的几个簧片振动最大,以此可测量电源或机器系统的频率基底膜在卵圆窗的一端最窄,在向蜗顶的方向,蜗管越来越细,但基底膜越来越宽,共振频率也越来越低,到蜗顶处,共振频率最低,分布情况如图2-2a所示,该图是一位7l岁老工人去世前的听力图图2-2b是这个老工人在噪声下工作几十年去世后的耳蜗解剖图,可看出所示毛细胞部分有1/3受到破坏,位置和听力损失所示完全符合,这可作为图2-2a标度的佐证,人耳是频率分析器,人耳能把复音中的简谐分音分开事实也正是如此,有些音乐家可以在一复音中分辨出五、六个单音在这个意义上,人耳是一个灵敏的傅里叶分析器一个单音(或

4、称纯音,只有一个频率的音)在基底膜引起的共振是比较宽的(正如上述的频率计,频率相近的簧片也都振动),但人耳分析或分辨频率可以很细(有时频率相差千分之几就可以分辨),所以人耳除了基底膜共振以外,神经系统和大脑对频率分辨也起作用在这一点上,耳朵比眼睛灵敏,眼睛就分不出白光中的成分来,听觉的欧姆定律,欧姆在1843年研究发现,人的听觉只和声音中各分音的频率和强度有关,和它们的相角无关,这个定律就称为听觉的欧姆定律在声音的发生、传播、接收、放大、记录等过程的控制中从不考虑相角关系,就是根据这个定律,听觉区域,大致说,声压级在0dB(20mPa)以上是可以听到的,到120dB以上人们听着就太响而耳朵感到

5、不舒适了,可听频率则在20至20000Hz之间但人耳在各频率的灵敏度是不同的,在30004000Hz最灵敏,在低频听阈渐高,在高频时,灵敏度也下降,不过只是在12500Hz以上才降得较快在频率上和声强上能比较安适听到的范围叫做听觉范围,对于大部分人,主管听觉的区域在大脑左半球,特别是语言信号,有证明音乐信号以及噪声信号涉及的范围就广得多,耳聋耳鸣,人到18岁至30岁,听觉范围才发展完全,年纪大时,高频率的极限和灵敏度就都要下降,在强烈噪声下工作或生活时也使听力下降,这些现象称为老年性耳聋或噪声性耳聋,近些年有人喜欢强音乐,这会引起社会性耳聋,由于年老或噪声引起的耳聋则常由高频(人耳最灵敏的30

6、004000Hz及以上)开始,逐渐发展到低频这些情况在开始时自己不感觉,等到发展到2000、3000Hz,甚至1000Hz时就感觉谈话困难了有些工人说,开会听报告好像坐飞机,听到的声音不小,但听不清楚,就是由于失掉了高频率的缘故所以听力保护十分重要,有人因为强噪声,生病或药物还可能引起耳鸣,听力也下降由于突然使外耳或中耳受伤,因而引起耳聋,是传导性耳聋,一般是在各种频率的听力普遍下降(听阈上移),人辨别频率或强度的能力都有极限,相差太小就不能分辨了在听觉范围内,频率可分辨,或强度可分辨,或频率、强度都可分辨的声音共有几十万个,耳聋就反映这个数目的降低 ,听觉住留,看电影时,每40ms映出一个画

7、面,本是不连续的,但看来电影中的动作都是连续的,这是视觉住留现象,听觉有没有住留现象?,几十年来一直有人研究,而直接测量都失败了,但有些现象反映听觉有积累和衰变过程,又好象听觉有住留现象例如,一个短促的脉冲声,如果强度不变,长度由1ms变为2ms,人听起来不是长度变了而是更响了换句话说,人听到一个脉冲不是和它的强度I有关,而是和强度I与时间Dt的乘积有关直到Dt相当长了(几十毫秒或一百多毫秒以上)才感觉声音还是那样响,只是延长了而已在国际上已根据这个现象规定了测量脉冲声的电表应具有35ms的时间常数,掩蔽,一个声音的听阈因另一声音的存在而提高的现象称为声掩蔽所提高的dB数则是掩蔽的多少(掩蔽级

8、),在纯音的情况,被掩蔽声和掩蔽声的频率相同时,掩蔽最大,但是掩蔽声的影响较广,更高的频率和更低的频率也受掩蔽一般说来,低频率的声音对高频率的声音掩蔽大,而高频率的声音对低频率的声音则不大能掩蔽,双耳定位,用双耳可以判断声源的方向和远近声源在正前方时,角度判断比较准确;声源在侧向时角度判断比较差而对垂直平面上的角度判断就很差了对距离的判断也不甚准确,双耳定位的根据是两个耳朵听到声音的强度、到达时间和相位的差,在低频率(800Hz以下),相位差有限,主要因素是强度差,在高频率(2000Hz以上),只靠相角差可能不准确,强度差也起作用,在中频率,可能是相位差起作用,许多人同时讲话时,我们可以把注意

9、力集中到一个人身上,只想听他在说什么,双耳定位在这时也起作用,用纯音掩蔽纯音时,如频率相差很小,掩蔽级可能减小,因为这时可能产生拍音使两个声音容易辨别用窄带噪声掩蔽带内的纯音时,则不受频率影响有时也利用宽带噪声作掩蔽声以减少干扰掩蔽现象与传导系统无关,因为被掩蔽声和掩蔽声同样可以激发基底膜的振动这个现象是神经系统内产生的,是神经系统判断的结果,哈斯效应,两个同样的声音(例如在室内,声源发出的直达声和由墙壁来的反射声)先后到达,如果时间相差不多(50ms以内),听起来就好象是先到的声音延长了的一个单个声音,有时甚至于后到的声音比先到的高10dB都是如此这个效应称为哈斯效应如果时间相差大于70ms

10、,听起来就象回声如果时间相差小于10ms,听起来是一个声音,但位置似乎在两个声音之间,这就是立体声系统所利用的原理,声音的主观量,音调,音色,响度级和响度,声音要靠人耳作最后评价,特别是对乐音和噪声的评价是音质和噪声环境评价的基础,是音质和噪声控制的根据,心理物理实验结果表明,音调和响度都可以定量表示,但音色还很难定量此外对于音质、噪声烦扰的评价还有不同考虑,声音的主观量最基本的有音调、响度和音色,对应于声音的物理量有频率、强度和频谱,但不是一一对应,音调主要和频率有关,但也受强度的影响,响度主要和强度有关,但也受频率影响,音色和频谱有关,但也受基频和强度的影响,音调,音调是听觉判断声音高低的

11、属性,它主要由声波的频率决定,但是强度、波形和长短也有影响,声音用高低来描述,并且把频率较高的声音描述为音调高,来源可能有两个:一个是从心理学上来说,人听到频率高的声音有高在天空的感觉(高唱入云);另一个可能是因为高音调和高频率有关,因为人们知道音调与频率有关,音调的定量,方法是先选一个标准,取强度在听阈上40dB、1000Hz纯音为标准,命它为1000美(美是音调的单位)这个音两倍高的音调为2000美,三倍高的为3000美,等等在另一方面,音调只有这个音一半高的为500美如此等等,就可以定出一个以美为单位的音调标度,求出它与频率的关系,见图2-3这都是用很多人作多次判断才得到的,强度对音调的

12、影响,强度对音调的影响更容易求取一个某频率的音,频率增加一点,改变强度直到人们判断音调未变为止,就可以得到音调与强度的关系曲线,结果是这样,在2000Hz以下,为了保持音调不变,要求提高频率也增加强度而在3000Hz以上,提高频率必须降低强度才能保持音调不变根据这个结果可求出:,在2000Hz以下,频率不变增加强度要使音调降低;在3000Hz以上,频率不变,增加强度要使音调升高,这些都可求得定量关系,声音长短对音调的影响,音调的感知也和声音的长短有关可以比较一个猝发音(频率一定但延续时间很短的纯音)和稳定音延续时间非常长短时,只觉得是咔拉一声,听不出音调延续时间加长,渐渐有了音调的感觉,但是比

13、较低只有延续时间到达一定程度(几十毫秒以上),音调才稳定,人耳对频率的分辨能力受声强的影响,在1000Hz以上,声压级为60dB(对面讲话的强度)时,人耳可分辨3的频率变化如声压级很低,频率改变1%才能分辨对低频率情况也相似,但分辨能力是越来越低的(在100Hz,与上述相应的变化须达到3%和10%),音色,在英文里,音质(Tone Quality)与音色(Timbre或Tone Color)一看便知其所指不是同一件事但中文里音质与音色经常被混用、误用,音色是指声音的颜色一个声音的音色,在物理上主要是由它的泛音来决定的,泛音的多少及各泛音的相对强度,决定着这个声音的特性同样是C音,我们可以分辨出

14、这是吉他的声音,那是小号的声音,而这是钢琴的声音等等,用物理的角度去解释音色,显得很冰冷、僵硬,如果从音乐的角度,那音色就会被赋予不同的意义和修辞,比如透明的、干净的、亮丽的、有穿透力的、尖锐的、沉闷的,似乎音色就像是画家的颜料,经由音乐家的挥洒,音色也具有了个性,从器乐的角度,音色可分为乐器音色和演奏音色前者为乐器本身所具有的音色;后者为演奏乐器所获得的音色,乐器音色的优劣对演奏音色有一定的影响:乐器音色优良,为演奏者弹奏出良好的演奏音色提供了好的先决条件;乐器音色差,不但不会有助于良好的演奏音色,反而会阻碍到演奏者弹奏出良好的演奏音色无疑,拥有一台具有良好乐器音色的乐器是每一个演奏者共同的

15、愿望,演奏技巧是获得美的音色的手段,但是,有了好的乐器,如果演奏者不具备正确的演奏方法和美的心理音色,不仅奏不出美的演奏音色来,还会破坏乐器自身的好音色因此,乐器音色只是一定的物质外部条件,关键还在于驾驭乐器的演奏者演奏者可以在掌握正确的演奏方法的基础上,以美的心理音色为指导最大限度地弥补乐器音色的不足,从而获得悦耳的演奏音色,响度级和响度,响度是听觉判断声音强弱的属性它反映由于声音入射到鼓膜使听者获得的感觉量,主要依赖于引起听觉的声压(或声强),但是受频率的影响也很大(不同频率引起同样响度感觉的声强可能相差几十dB)处理这种复杂关系的办法是:,第一步,取1000Hz纯音或窄带噪声为标准,通过

16、心理物理实验求出和1000Hz声音听起来一样响的声音(纯音或窄带噪声)所具有的声压级和频率的关系这些声音的响度经判断都是一样的,第二步,再求出响度级与响度的关系,以建立响度的定量标度,在声压级对频率的坐标纸上画出等响线,线与1000Hz坐标线交点上的声压级dB数就是这个线的响度级,单位为方,响度级,图2-4所示一组等响线是根据大量听力正常的青年(1830岁)测听结果制定的实验在消声室(基本没有反射声的实验室)内进行,响度,响度的单位为宋一般定义40dB的1000Hz纯音(即40方的声音)的响度为1宋用另一个声音和它作比较,也用多数人平均,听起来如果有它两倍响,则这个声音的响度就是2宋听起来如果有它五倍响,则这个声音的响度就是5宋这样就可以建立起响度的标度,响度级每增加10方时,响度加倍,图2-5就是响度和响度级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