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财政局年度重点工作述职报告.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3251030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财政局年度重点工作述职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市财政局年度重点工作述职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市财政局年度重点工作述职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市财政局年度重点工作述职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市财政局年度重点工作述职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市财政局年度重点工作述职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财政局年度重点工作述职报告.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财政局年度重点工作述职报告XX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重返全省第一方阵总目标,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项财政工作任务全面完成。我局承担的5项省级考核指标完成情况是: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全市统一调减非税收入10亿元基础上,全市财政收入实现亿元,位居全省第5,增长11%,位居全省第10;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财政民生支出亿元,增长%;省级民生工程年度目标全面完成。一、攻坚克难,XX年主要工作成效明显(一)财政收入总量进位。XX年,在省统一要求调减非税收入10亿元基础上,全市财政收入亿元,总

2、量位居全省第5,较上年前移了1位,实现了重返第一方阵目标。其中地方收入亿元,增长%,高于全省平均增幅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我市收入质量总体较好,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高于全省,非税收入占地方收入比重处于合理区间。(二)重点支出保障有力。XX年,全市财政支出亿元,连续第5年高于同期财政收入,增长%,高于全省平均增幅6个百分点,工业强市、自主创新、城市大建设、美好乡村建设以及教科文、农林水、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市民生支出亿元,占全市财政支出的%,高于全省平均比重个百分点。投入资金亿元,省、市45项民生工程年度目标全面完成,全省民生工程社情民意调查我市群众满意

3、度较高。(三)财政改革加快推进。一是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实现突破。全年新增51户企业纳入试点范围,完成17户企业试点方案审批,试点企业数量超过芜湖。就改革重点而言,我市试点企业率先实现在国有序列突破,中电科41所成功纳入试点范围,中建材蚌埠玻设院控股的天柱能源公司已经开展试点。二是营改增试点运行平稳。按期完成广播影视服务业新旧税制转换,试点范围从“1+6”拓展为“1+7”,实现营改增税款亿元,及时兑现过渡期财政扶持政策2亿元,并制定出台做实收入基数、推进主辅分离的政策措施。三是预算管理改革纵深推进。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实现了政府四大预算体系全覆盖,并积极推行项目支出与基本支出预算编制“三个

4、同步”。建立政府性债务月报告制度和风险预警机制。四是完成市内区划调整财政收支基数核定工作,确保划转区域财政平稳运行。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主要有以下体会:一是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重返第一方阵目标、皖北中心城市定位和对标“向南看”要求,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依法理财治税,科学精细管理,推进收入规模和质量并举,支出结构和效益并重;二是必须改革创新、主动作为,立足财政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加强财政经济形势分析和政策研判,积极改进财政扶持方式,灵活运用财政政策工具,积极发挥财政参谋助手作用;三是必须统筹协调、同频共振,财政工作涉及面广,必须加强与上下级财政、市直部门间的联系、沟通

5、和会商,凝聚形成我市财政改革与发展的工作合力。当前,我市财政发展面临的困难和矛盾,主要表现在:收入规模与省内发达地区比还有不小差距,人均水平偏低;财政支出刚性需求较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预算执行还存在约束力不强,预算公开和绩效管理需要深入推进;政府性资产资源活力需要进一步激发,政府性债务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二、改革创新,扎实做好XX年重点工作按照年初市人代会审议通过的XX年预算,全市财政收入完成203亿元、增长11%以上。我们已经开展指标细化、分解工作,实际执行过程中,将按照“瞄准总量、优化结构、关注全省”三维定位,确保完成收入目标,力争多超的同时,进一步优化结构、提升质量。与此同时,我们将深

6、入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财政工作的部署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改革举措,力争在以下四个方面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一)全面实施政府性资产管理改革。制定出台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及所属投资企业大清查方案,在全面摸清家底的基础上,推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提出分级次、分类别处置意见,对竞争性行业和领域吸引民营资本参股、控股或国有资本完全退出,腾出更多的发展空间给非公资本,实现资本配置和效益最大化。(二)建立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机制。在XX年批复预算的基础上,立即着手与市直预算单位进行会商,遴选条件比较成熟、适合购买服务的项目,补充编制政府购买服务预算。抓紧制定我市关于政府向社会购

7、买服务的实施办法,实行目录管理,规范操作流程,注重与转变政府职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等相结合,坚持费随事转,培育和发展社会服务组织,实现由“养人”向“养事”转变。XX年部门预算同步编制政府购买服务项目预算。(三)清理整合涉企涉农政策资金。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和“谁牵头制定、谁负责清理”原则,对我市涉企涉农政策资金进行清理、整合,集中力量支持对我市经济发展撬动效应明显、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的项目。同时,进一步改进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方式方法,尽可能变直接投入为间接扶持,更多地采用贴息、担保、后补贴、以奖代补、购买服务、股权投资、风投基金等财政政策,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引导效应,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干事创业积极性。(四)深入推进财税管理体制改革。税制体制改革:遵循顶层设计的同时,借鉴历次改革“存量不变、增量调整”的规则,全力推进主辅分离,做实营改增基数,争取改革利益最大化。收入方面,除营改增这个“重头戏”外,还将跟踪分析销售环节消费税、个人所得税、房地产税等,可能下划地方的税种及财力调整等;支出方面,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共同做好事权调整后的支出基数核定工作。预算管理改革:强化全口径预算管理,发挥财政对经济的“逆调节”作用,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大力推行“开门办预算”,并按照省统一要求,有序推进市、县区预决算和“三公”经费信息公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