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七年级历史下册 专题二 政治制度与民族关系试题 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250602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5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春七年级历史下册 专题二 政治制度与民族关系试题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春七年级历史下册 专题二 政治制度与民族关系试题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春七年级历史下册 专题二 政治制度与民族关系试题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春七年级历史下册 专题二 政治制度与民族关系试题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春七年级历史下册 专题二 政治制度与民族关系试题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春七年级历史下册 专题二 政治制度与民族关系试题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春七年级历史下册 专题二 政治制度与民族关系试题 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二政治制度与民族关系【历史坐标】一、选择题1.四喜诗曰:“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下列与“金榜题名”相关的制度是( C )A.禅让制B.行省制C.科举制D.分封制2.唐中宗时,有一少数民族政权的赞普上表自称“外甥”,与唐“和同( 为 )一家”。这个少数民族就是今天的( D )A.白族B.彝族C.维吾尔族D.藏族3.右图是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 B )A.卫青北击匈奴B.岳飞抗金C.文天祥抗元D.戚继光抗倭4.元史百官志记载:“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材料中“与都省为表里”

2、的地方行政机构是( B )A.三司B.行中书省C.中书省D.宣政院5.元朝在中央设宣政院。下图中,宣政院辖地是( B )A.B.C.D.6.将下列四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按产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分封制郡县制厂卫制三省六部制A.B.C.D.7.在我国历史上,各民族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都作出了很重要的贡献。以下搭配正确的是( B )A.元昊辽B.皇太极清C.忽必烈西夏D.阿骨打后金8.元、明、清三个朝代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主要表现为( A )实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加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大一统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A.B.C.D.9.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国家

3、统一、民族团结、民族友好是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下列史实反映这一主流的是( D )文成公主入藏玄奘西行郑和下西洋五世达赖觐见顺治帝A.B.C.D.10.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代中央政府都重视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下表反映了相关史实,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C )选项朝代相关史实A元朝正式成为地方行政区域B清朝册封达赖、班禅C清朝设置伊犁将军D清朝设置驻藏大臣二、非选择题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夏四月丁酉,御顺天门,军吏执颉利以献捷。自是西北诸蕃咸请上尊号为“天可汗”,于是降玺书册命其君长,则兼称之。摘编自旧唐书材料二北宋王朝建立后,在东北有辽,西北有西夏,西南有吐蕃和大理

4、。宋与辽、西夏曾多次发生战争,最终达成和议,维持和平相处南宋建立之初,金军多次南侵,遭到宋军民的顽强抵抗,宋将岳飞等也曾北伐,收复了一些失地。公元1141年,宋金订立“绍兴和议”,形成长期对峙局面。材料三18世纪中期,回部首领大小和卓发动叛乱,乾隆帝派兵平息。( 1 )材料一中的“天可汗”指的是谁?唐太宗李世民。( 2 )材料二中的两宋与少数民族政权达成的和议有何共同之处?宋朝都给对方岁币。( 3 )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材料三中大、小和卓的分裂阴谋不能得逞的原因。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行为是非正义的,违背广大人民的意愿;乾隆帝反分裂的态度坚决果断,举措得当。12.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内容丰富,各朝各代

5、特点鲜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唐代初期,三省长官同为宰相,在门下省的政事堂讨论决策军国大事。中书省的长官为中书令,主要职责是负责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诏敕( 帝王的命令 )。门下省长官为侍中,主要负责纠核朝臣奏议,复审中书诏敕。尚书省的长官为尚书令,其职责为负责贯彻各种政令,下属有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三省分工明确,彼此制约,共同管理国家。材料三宋朝建立后,采取设置文官分权等措施防止武将专权,偏重提高文人的社会地位。选用大量文臣,出任中央、地方官职,甚至主持军务。并规定军人不得干涉中央和地方的行政事务。此外,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还设政事堂、枢密院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民政、军

6、政和财政大权。材料四它为清代所独创,其设立与雍正初清廷向西北用兵有密切联系。它地处内廷,直接听命于皇帝,随时承旨,随时草诏办理,发出的诏旨不通过内阁,而是交兵部直接发出,称为“廷寄”,保密性强,办事效率高,成为皇帝统治的得力工具。( 1 )材料一反映的制度始建于何时?丞相制度何时被废除?秦朝。明朝。( 2 )材料二反映了唐朝的哪一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 3 )材料三反映了北宋政治的哪一突出特点?有何积极意义?特点:重文轻武。意义: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4 )材料四中的“它”指什么?从材料一到材料四反映了我国古代君主专制发展的什么特点?军机处。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意思相近即可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