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一五”节能工作总结和“十二五”节能工作安排.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3239377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十一五”节能工作总结和“十二五”节能工作安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市“十一五”节能工作总结和“十二五”节能工作安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市“十一五”节能工作总结和“十二五”节能工作安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市“十一五”节能工作总结和“十二五”节能工作安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市“十一五”节能工作总结和“十二五”节能工作安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十一五”节能工作总结和“十二五”节能工作安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十一五”节能工作总结和“十二五”节能工作安排.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十一五”节能工作总结和“十二五”节能工作安排市“十一五”节能工作总结和“十二五”节能工作安排“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省节能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把节能降耗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努力克服“512”汶川特大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影响,完善工作机制、推进结构优化、实施重点工程、抓好重点领域、推动技术进步、夯实节能基础,全面推进节能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十一五”期间,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从20*年的吨标煤/万元下降到吨标煤/万元,累计下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全面

2、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任务。一、“十一五”节能工作开展情况(一)落实目标责任。为确保节能工作任务的落实,强化对目标责任的分解和考核,市政府与各区市县政府签订“十一五”节能目标责任书。制订关于进一步推进节能降耗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大攻坚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加强年度目标考核工作,将节能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各区市县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考核评价政府领导干部业绩的重要内容,加强责任追究。市节能减排办多次组织市级部门对各区市县开展督查和预考核,及时发布各区市县政府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对未能完成节能任务的区市县及时通报并责令整改。经核定,全市五区市县均完成了“十一五”节能目

3、标任务。(二)大力实施重点节能工程。积极组织申报国家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和省重点节能工程,蔡山洞瓦斯发电、利万步森水泥低温余热发电项目等获得国家节能专项资金支持。认真实施XX市重点节能工程,着力抓好工业锅炉(窑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节能改造、资源综合利用等重点节能工程。“十一五”以来,四方电力、安泰丝业、广达淀粉等企业实施了高效锅炉改造,蔡山洞、龙滩、绿水洞、李子垭等煤矿新建瓦斯发电装置,桂兴、蓥峰、红狮等水泥技改项目配套建设余热发电项目,广能集团、利万步森等企业采用先进电机变频调速技术对老旧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加快城市污水、垃圾等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建成投运XX市、XX县、XX县、X

4、X县、XX市5个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和XX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中心、XX县城市生活垃圾厂,城市生活污水收集率达95%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强化工业污染整治,加大对列入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修订本)、XX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的工业企业污染源治理力度,34家工业企业已全面完成污染治理任务。节能惠民工程进展顺利,加大家电、汽车以旧换新力度,做好高效照明产品和高效节能空调推广工作,累计推广节能灯25万只。(三)控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进一步加强项目审核管理,严格禁止核准、备案“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项目。强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凡未通过环评、节

5、能审查和土地预审的项目,一律不准开工建设。依据相关规定对广安金侑达科技、XX市精神病院扩建工程、“东升金海岸”等项目开展了节能审查和评审。建立健全淘汰落后产能退出机制,每年按省政府要求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及工艺设备。20*年以来,全市共关停污染严重的企业31家,涉及电力、水泥、造纸、农产品加工等行业,其中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165万吨。XX年全市共淘汰120万吨落后水泥产能、4万吨合成氨产能、300万平方米陶瓷生产线、1条造纸生产线,更新淘汰燃煤锅炉15台。通过淘汰落后产能,XX年节约万吨标准煤。(四)推进重点领域节能。突出抓好5户百家企业和44户重点用能企业节能行动。广安发电厂、利万步森水泥公司

6、提前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广安恒立化工、广安腾辉水泥有限公司停产关闭。加强对电力、建材、纺织等重点行业的节能管理,加快推进川桂水泥、广能集团瓦斯发电、广达淀粉、安泰丝业等企业燃煤锅炉改造,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XX年着重开展了工业燃煤锅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节能等三大节能行动,年节约标准煤9万吨。建筑方面,强化节能评估审查,对XX年7月1日以后开工的建筑全部实施建筑节能,主城区新建建筑节能执行率达到100%。交通方面,严把道路运输车辆燃油消耗准入关,严禁高耗能车辆进入运输市场,报废客运车辆54辆,对实载率低于70%的线路、与高速公路平行走向的线路以及现有班线重复里程超过70%的二类

7、以上专线,严格控制新增各类客运运力。流通服务业方面,加强用能统计监测,积极推广节能产品,落实“限塑令”。农业方面,将农村沼气池建设列为民生工程,大力推进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十一五”以来,共建成农村沼气池万口,其中XX年建成万口。公共机构方面,积极推进公共机构节能改造,加强了城市景观照明节能管理。(五)加快发展循环经济。XX市被省上列为全省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市,XX区、XX县被列为试点区县,XX市工业集中区被列为试点园区,广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广能集团公司、爱众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恒立化工有限公司、华威建材有限公司、银泰控投有限公司6家企业被列为试点企业;XX县、XX县被列为全省第二批循环

8、经济试点县;武胜安泰丝业有限责任公司、广安北新建材有限公司、川东麻纺有限公司3户企业被列为试点企业。XX市被列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加快推进。(六)开展节能宣传培训。出台了关于深入开展全民节能行动的通知,开展节约能源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工作,每年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政府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住房城乡规划建设局等单位共同组织开展节能宣传周活动,各部门、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节能宣传活动,营造了良好的节能氛围,推动了全社会节能减排工作。二、“十一五”节能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表现在发展认识、体制机制、产业结构、管理方

9、式、能力建设等方面。一是在发展认识上,一些区市县不能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关系,把经济高速增长作为硬任务,把节能减排作为软指标,对节能减排的战略性、紧迫性、艰巨性认识不足,对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重视不够,工作前松后紧。二是在体制机制上,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价格、财政、税收、金融等经济政策还不完善,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市场作用发挥不够,关键技术支撑缺乏,企业节能减排内生动力不足。三是在产业结构上,高耗能产业增长较快,产业重型化趋势没有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增加了节能工作的难度。四是项目管理上,存在环资项目少、项目小以及项目前期工作不足等问题,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少以及节能减排项目成

10、效不明显。五是在管理方式上,政府责任重、企业责任轻,地方责任重、部门责任轻,行政手段多、市场手段少,特别是体现差异化的政策不够。六是在能力建设上,能源统计、计量和节能监察等基础工作薄弱,管理力量不足,职责存在交叉,监管能力亟待加强。三、“十二五”节能工作安排“十二五”时期,要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关于节能工作的决策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节能降耗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全力推动各项节能工作,确保全面完成“十二五”节能目标任务,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一)加强节能工作组织领导。1. 强化节能工作宏观指导。完善和健全节能组织机构、管理和协调机制。按照国家

11、下达我省节能降耗目标任务,制订XX市“十二五”节能综合性工作方案,明确节能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完成“十二五”节能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开展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研究,选择1至2个区市县开展能源消费总量模拟控制,探索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有效措施。2. 分解下达节能目标任务。按照省对我市“十二五”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6%、XX年下降%的要求,充分考虑各区市县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节能潜力、节能难度以及能源消费结构变化情况等因素,科学合理分解下达各区市县“十二五”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下降目标,并分解细化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商贸等领域节能目标任务,切实将任务、责任落实到各区市县、相关行业部门

12、。3. 加强节能工作能力建设。贯彻落实XX省节约能源条例,充实节能管理力量,完善节能监督体系,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节能工作的监督管理和日常监察、监测工作,依法开展节能执法和监察、监测。统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全面准确反映能耗水平、节能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制度的节能指标体系、统计和核算制度,并按季度发布节能统计数据。(二)抓好重点领域节能建设。1. 强化工业节能。突出抓好有色金属、煤炭、电力、化工、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节能,重点抓好列入省重点企业节能行动工作。对全市年耗标煤3000吨以上的用能企业实行分级管理和分类指导,突出抓好重点企业节能工作。继续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加大节能技

13、术改造,制订并实施重点行业、企业的节能技术改造计划,强力实施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区域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等工业技改重点节能工程。积极开展建立节约型企业的活动。2. 积极推进建筑节能。大力开展绿色建筑行动,推广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上的应用,加快推进大中城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严格实施节能50%的设计标准,行政机关办公用房、公共建筑等项目率先严格执行节能设计标准。大力发展建筑节能新型墙体材料。3. 加强交通运输节能。积极推行节能型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淘汰老旧汽车,鼓励使用节能环保型交通工具和替代燃料,积极推进压缩天然气替代汽油工作。4. 引导商用和民用节能。

14、在公用设施、宾馆商厦、写字楼、居民住宅中推广采用高效节能办公设备、家用电器、照明产品。开展创建“绿色住宅”、“绿色酒店”、“绿色写字楼”等活动,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设定标准。5. 抓好农村节能。加快淘汰和更新高耗能农业机械、机具,抓紧建设大中型畜禽养殖企业的沼气建设工程,建成一批集中供沼气、沼气发电示范项目。发展小水电、风能、太阳能以及农作物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系统。6. 推动公共机构节能。建立公共机构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能耗统计体系。开展公共机构建筑节能改造示范推广工程,制订和实施机关办公楼资源节约标准、公务用车和办公设备配置标准、耗能产品和设备能耗标准,安装或更换节能型灯具、空调和办公设备,大

15、力推动政府节能采购和公务车节能。(三)加快培育节能产业发展。1.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积极稳妥发展核电、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继续加快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产业,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2. 实施重点节能项目建设。积极争取中、省预算内投资和中、省财政资金项目,加快重点节能项目建设。围绕中、省“十二五”培育发展节能产业的重点和方向,动态建立“十二五”节能项目储备库,做好重点节能工程、节能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等项目储备。3. 培育壮大节能服务公司。加快培育发展一批节能服务公司,引导和鼓励大型能源企业、能源设备制造企业、大型重点用能单位

16、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和管理经验,组建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为本行业其他用能单位提供节能服务,继续组织我市节能服务公司在国家审核备案。4. 加快推进合同能源管理。贯彻落实川办发80号文件精神,落实好各项扶持政策。组织开展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项目申报、资金兑现和监督检查工作。5. 加快节能产品和技术推广。制订和实施分行业的节能技术改造计划,推广应用节能技术、节能设备、节能工艺和节能材料。鼓励企业加强节能技术改造和关键技术攻关。继续做好高效照明产品、高效节能空调、节能汽车的推广工作,严格落实财政补贴政策。(四)强化节能降耗监督管理。1. 严格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严格执行XX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实施暂行办法,对新上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