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小学民族团结模范集体典型材料.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3218578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小学民族团结模范集体典型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县小学民族团结模范集体典型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县小学民族团结模范集体典型材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县小学民族团结模范集体典型材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县小学民族团结模范集体典型材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县小学民族团结模范集体典型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小学民族团结模范集体典型材料.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县小学民族团结模范集体典型材料在编教职工90人。现有教职工84人,民族教师9人。现有教学班27个,在校学生总数1561人,其中回、维、哈、满等学生近500人。学校秉承“抓全面,重素质,出特色,促发展”的办学理念,以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为主线,加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校的创建工作,学校先后多次被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授予“区级语言文字规范学校”“昌吉州绿色学校”“昌吉州十佳先进基层党组织”“昌吉州依法治校示范校”“昌吉州德育达标校”,XX年被评为县级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一、营造校园文化,宣传民族团结我校历来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工作,始终把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纳入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同唱一

2、首歌、同建一个家、同是一家人”。校园展板、布标、广播,通过师生的书画展,黑板报的评比、每天升国旗、国旗下讲话和校园广播等为平台,凸显民族团结教育。从校园内的浮雕、到三园一亭,再到教学楼内,就走进少数民族文化,墙壁上一幅幅展板,详细具体的记录了新疆十三个少数民族的服饰、饮食、节日、宗教、文字等等。这正是我们努力挖掘少数民族文化的特色,这也让学生了解到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从而增强了师生的民族自豪感。二、加强学习教育,促进民族团结通过全体教师会、班主任例会、主题班会等形式,加强“反暴力、讲法制、讲秩序”民族团结专题教育;以“三个增进”(增进互信、增进感情、增进团结)为抓手,以“三个人

3、人”(人人都讲民族团结的情、人人都讲民族团结的话、人人都做民族团结的事)为载体,把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与马克思主义“五观”(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新疆“三史”(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和“四个认同”(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宣传教育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全校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互相离不开)和“两个共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大力营造和谐相处、和谐稳定的良好环境,大力营造抓住机遇、团结奋进的浓厚氛围,形成促

4、团结、保稳定、增和谐的强大合力。三、丰富活动内容,突出教育特色一是开展民汉学校、师生结对帮扶、少先大队结对互助、教师手拉手、共同备课教研学习、民汉学生结对互帮互助等“手拉手兄弟情”活动,共同进步,增进友谊,共建一个家。二是开展“新疆精神”、“阿里木精神”大家谈,谈感受、写心得,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三是阳光体育课间活动现特色。通过全体学生武术健身操、功夫扇、回族花儿等阳光体育运动活动,既锻炼了身体又增进了民汉学生的感情;每学期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消防、防震演练、民族团结教育,唱红歌,文娱节目表演,手抄小报、故事比赛、演讲等活动拉近了民汉师生肩并肩、兄弟情的距离,为民族团结教育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5、四是充分发挥民族团结教育基地的作用。通过参观北庭故城遗址公园、一中的魏宏文烈士纪念馆、北庭西大寺遗址、天地园都为民族团结基地,使得广大师生充分认识北庭历史文化传统,深入了解各族人民在新疆历史上的大融合,不断增强广大师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五是发挥师生书画摄影、剪纸手抄报等活动,即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又成为民汉学生增进友谊、共同进步的见证。四、民族团结进课堂,开拓创新显成效按自治区教育厅的要求,我校配有民族团结专职教师,学校开设了民族民族团结教育读本的课程,民族团结、新疆地方史等地方课程进课堂,每月两课时,保证课时、人员、教材的落实。时时渗透对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教育学生稳定压倒一切,学

6、校教师还开发了美丽的新疆等校本课程,使学生了解新疆的发展史,了解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知道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在新疆这个多民族聚居之地,更应该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尊重民族学生。五、开展扶贫帮困,增进师生友谊通过开展民汉老师互帮互教、民汉师生互帮互学、民汉学生互帮互助,以及开展各种走访慰问活动,增进各民族师生的团结,形成团结、友谊、进步、发展的良好局面。我校回族老师王晶萍、马玉萍、马晓燕老师得病住院,学校领导多次到医院、家中看望,并带去慰问品。每到“古尔邦节”“肉孜节”学校党、政、工都会为少数民族老师送上

7、慰问品,并送上最美好的祝福。学校维吾尔族学生雪克莱提得血液病,家中困难,学校德育处组织全校师生捐款7000多元,校领导亲自送往家中,真正起到了“根连根 骨肉情”温暖入户的民族团结教育。六、挖掘选树典型,教育各族师生为树立典型,教育和引导各族师生,爱护民族团结、珍惜民族团结。我们每年根据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的情况,挖掘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的典型,进行一次民族团结进步集体和个人的表彰,德育处每学期还进行一次全校优秀班主任、校园魅力之星、文明学生、优秀工会小组,文明职工,努力挖掘师生身边的民族团结事例,号召全校师生学习,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和激励全校各民族师生增进互信、增进感情、增进团结,形成民族团结的浓厚氛围。多年来,我校通过坚持不懈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无一起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件发生,全校师生互相关心,相互帮助,亲如一家,继续深化民族团结模范校的内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增进民汉师生的互信,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