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乡管理局年度先进典型材料.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3218407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城乡管理局年度先进典型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县城乡管理局年度先进典型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县城乡管理局年度先进典型材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县城乡管理局年度先进典型材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县城乡管理局年度先进典型材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城乡管理局年度先进典型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城乡管理局年度先进典型材料.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县城乡管理局年度先进典型材料今年以来,婺源县城管局紧紧围绕“建设中国最美乡村,打造世界最大文化生态大公园”的目标,大力落实国务院、省市主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坚持以整治促规范、以执法促管理,切实解决好城乡居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使得各项工作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为保障婺源山水文化旅游城市的市容面貌做出了积极贡献。城管大队编制数从56名调整到87名,为城区人口的万分之,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平米,生活垃圾处理率达100%,成立了路灯管理、渣土管理、节水管理机构,不断提高环卫工人工资待遇,完善环卫设施。城乡管理各项工作得到了当地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广大市民的普遍认同。一、实施“三

2、级联动”防控违法用地违章建设管理,保障城乡规划建设有序发展。为加强和推进城乡一体化管理,切实保障和维护城乡规划建设健康有序,今年2月经过对全县18个乡镇,172个行政村建设现状进行实地勘查,婺源县城管局开始将“三级联动” 防控违法用地、违章建设管理工作全面推向城乡。按照县直机关、乡镇政府、村(居)委会三级联动管理体系提出的“管理重心下移,管理责任前移”和“属地管理,条块结合”的要求,开展控违工作。一是健全制度机构。结合城、乡、村建设现状和管理要求,制定了“三级联动”防控工作方案,方案制度健全、主体明确、措施细化,可操作性强。方案推行后,各级监管责任单位组织了广泛宣传,确定了行政区域监管主体与责

3、任人员,以及相应的奖惩措施。二是落实督查责任。婺源城管局局分别于6月、9月协调监察、国土、规划、广电等职能部门,采取定期、不定期,定点和随机抽查等方式对各乡镇落实台账登记、零报告制度和监管防控等情况进行督查,设置信息平台,编发工作简报,通报工作动态,解决工作问题,部署工作要求。三是严肃违章处罚。按照“早发现、早制止、违章建筑早拆除”的原则,自2月以来,城管等相关执法部门出动执法人员1500余人次,深入全县12个乡镇65个行政村,责令整改违法用地、违章建设行为160余例,查封违章施工现场20处,拆除违法建筑28处,拆违面积2110余平米。通过实施“三级联动”控违工作,实现了“两提高、两降低”,即

4、:提高了城乡建房户的依法依程序建设意识和县乡村各级干部抓“控违” 工作的责任意识,降低了查处违法违章建设行为的执法成本和违法用地违章建设发生率。二、全面实施“门前五包”责任制,改善城区卫生秩序。以推行“门前屋后五包”责任制和“星级文明卫生户”创建工作为抓手,进一步提高标准、明确责任、强化奖惩,有效发动和组织社会单位及市民参与城市市容环境管理,切实增强广大群众自觉遵守城市管理法律法规、维护市容环境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确保城区街道的卫生、秩序、设施状况明显改善,不文明行为得到有效整治,各单位、社区、商户和广大市民文明卫生意识普遍增强,逐步形成全社会都能讲究卫生、遵守秩序、爱护设施,人人参与城市管

5、理,自觉维护城市形象的良好氛围。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成立了局属各部门人员联合组成的“门前五包”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阶段工作内容、范围及时间,并把责任、路段落实到人。二是加大宣传、营造浓厚氛围。组织队员、执法车辆及聘请县老年腰鼓队上街宣传,挨家挨户发放倡议书,提高影响力和知晓度,并在县电视台、婺源网、婺源报等媒体登载“公告”、“倡议书”、宣传车等向广大市民宣传 “门前五包”工作内容及意义,动员广大市民积极支持共同参与“门前五包”工作,营造“城市是我家、管理靠大家”和“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的良好氛围,增强市民的城市主人翁意识。三是签订责任书,落实责任制。分成5个工作小组,上户与城区

6、14条路段商户签订责任书。签订“门前五包”责任书4000余份,在前期的宣传发动、教育引导的基础上,对个别区域路段商户无视城市管理要求者,从8月27日起,在县电视台配合下,组织执法人员对茶乡东路、东门桥头及金牛批发部等区域路段商家店主的违规经营行为进行集中整治,对违规行为予以公开曝光。 四是全面整治,提高意识。清除店门口乱挂横幅195条、清理占道经营210余户、取缔占道经营36处,清除“牛皮癣”小广告3200余处,乱设公共灯箱98个。通过开展“门前五包”工作宣传,责任书签订与集中整治,临街单位及门店内外环境卫生明显改观,门店内外秩序井然,门前也很少出现乱停放各种车辆、乱堆放物品、乱画墙面、乱挂有

7、碍市容市貌的物品等现象,门店、橱窗、玻璃干净,广告文字规范清晰,大部分经营户都表示大力支持,努力做到文明经营。三、创优旅游环境,大力推进江湾创5a景区工作。抽调两名局领导、15名执法队员常驻江湾景区,分6批次集中开展乱拉线、乱张贴、乱摆摊、乱停放等 “四乱”专项整治行动,助推江湾5a级景区创建进程。一是整治景区各类杆(管)线。牵头制定了整改方案,对两侧可视范围内有碍观瞻的杆(管)线采取搬迁、遮挡或地埋等方式进行整改。二是规范广告商招店招。拆除违规设置户外广告,集中整治不规范的门楣店招,对广告、店招实行统一设计,做到规格统一,一店一匾,整齐美观,消除视觉污染。三是严管景区经营秩序。把旅游景点、商

8、业集区、交通要道、车站周边作为管控重点,严管严控乱摆摊、乱设点、占道经商等行为,实行规范化管理,做到“景点归貌、市场归区、摊点归位”。四是整治车辆乱停乱放。加大景区文明交通宣传教育,完善交通标识、标线等交通安全设施,合理设置车辆停放区域,解决车辆乱停乱放问题。目前江湾景区创5a环境整治工作已基本完成,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四、以“六个三”为抓手,全面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在集镇、沿河村庄和今年275个任务村开展农村清洁工程建设。从7月起把农村垃圾综合处理作为全县农村面源污染整治的重点内容,切实强化领导力和执行力,以工作一抓到底、问责决不手软的决心,延续农村清洁工程高位推进的态势。婺源县城管局主动参与到

9、县两办督查室、县文明办组织的联合督查活动中,深入一线开展农村垃圾综合处理、农村生活污水防治专项督查活动,并以通报形式向全县公布工作进展情况。结合全市新农村建设现场会,全县污水防治工作培训会等各类会议,协调推进各部门各施其责、各尽其力,确保县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开展形成强大合力。一是健全了“三大机制”,即:上下联动机制、部门互动机制、连续促动机制,实现农村清洁工程高位推进。二是结合了“三项活动”,即:宣传造势活动、文明创建活动、环境整治活动,强化农村清洁工程工作氛围。三是优化了“三种模式”,即:县处理模式、乡(镇)处理模式、村(社区、居委会)处理模式,确保农村清洁工程规范运行。四是用足了“三条途

10、径”,破解农村清洁工程资金难题。即:以县财政奖励补助的形式实施导向性投入,充分调动乡镇、村组的积极性多渠道筹资,整合了各类政策资金捆绑使用。五是突出了“三个环节”,提升农村清洁工程实施效果。即:建章立制环节、分类指导环节、绩效评价环节。强化督查、协调推进。六是实现了“三个提高”即:通过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我县乡村旅游和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农民群众也在直接参与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的过程中提高了环保意识和文明卫生素质;广大党员干部在开展农村垃圾处理及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中,提高了为民办实事的能力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在全省XX年度年中考核中,婺源县农村清洁工程与全省其他三个县并列第一。五、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11、完善城市功能。加强项目调度,严格依法依程序实施重点工程建设,强力推进重点工程建设。一是投资7200万元完成日供水4万吨自来水厂异地改扩建工程建设,于7月16日完成主体工程竣工验收,并进入投产运行。二是高标准建设城市景观照明工程。按照“政府引导、统一规划、多方投入、分步实施”的原则,投资2900余万元精心打造建成了“四桥一广场”、“一江两岸”和城市夜景照明工程。在规划设计上,突出婺源的生态与文化、自然与古朴,采用“清新、温馨、雅致、幽静” 的夜景灯光,营造诗化般的山水文化和茶文化氛围,彰显出徽派建筑的美感,提升了城市旅游形象,为下一步打造城区水上夜游项目打下了基础。三是完善城区基础设施。为解决市

12、民群众迫切需求,一是投资万元完成了仁和家园消防通道建设、绿洲小区外围道路工程、河畔居排水渠工程。二是投资万元建成了源头路移动公司后侧小区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三是投资万元建成了文化广场入口门廊仿古改造工程。六、加强市政园林设施管护,提高群众满意度。建立起市政设施维护限时办结制度,办理市民投诉300余件,城区道路、路灯、排水确保及时得到维修。一是疏导拥堵路段。对文博路金牛批发部路段进行停车位改造,将东门大桥东侧绿化带进行改造,使东门桥头占道摊点统一引入经营,改善了东门大桥、农贸市场周边道路拥堵状况。二是维护市政设施。修复大鄣山路、文公北路东升路等13条路段破损、缺失窨井盖80余个,修理疏通文公南路下

13、水道46米;改建疏通步行街老电影院处、文公南路等处下水道70余米;改造文公北路、东升路等11处排水排污管道600余米;维修主次干道破损路面940余,清理道路塌方余土200余立方米。三是完善城市照明设施,新安装高速路西下口、彩虹北路等处路灯115杆,改造天佑桥、东门桥路灯44杆,完善锦绣花苑小区、虎形山小区、汤村街居民区等处路灯15杆。及时更换了文公北路等处路灯专用变压器、电缆、配电箱,城区主次干道亮灯率98%,新建道路装灯率100%,保障城市公共照明需要。五是切实保障城市供水。新铺设供水管网12千米,新增用水户1200户,全年完成供水800万吨,回收水量540万吨。完成了人防指挥中心、龙天花园

14、、盛世名城二期、才仕家园小区输水总管、老城区以及湖淋村、紫阳花苑部分自来水的安装任务,建设工业园区加压站一座。六是加强园林绿化管理。XX年城市绿地面积16公顷,城市绿地率达%,较上年提高了个百分点,绿地覆盖率4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平米。做好日常养护、修剪和补植,对县城区主要绿化带进行全面施肥作业3次。对公园、道路的绿地、花坛进行了补植,对城区主要节点分4次更换时令花卉面积平方米,进一步巩固了创建省级园林城市成果。七、完善环卫硬件设施,提高城市环卫水平。今年以来,随着城区面积的扩大和市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区保洁面积达万m2,新增公共保洁面积万m2 。一是完善环卫硬件设施,新建成源头路垃

15、圾中转站1座,购置新型压缩挂桶垃圾车1辆,50型装载机1台,更新、添置400个垃圾挂桶,主次干道添置新型分类果壳箱200只,改造垃圾池8座,新增星级旅游公厕3座。二是提高环卫工人待遇,一线环卫工人月工资从650元调整到900元,新增保洁人员18人,并为环卫工人办理了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三是强化垃圾清运处理,全年处理生活垃圾30148吨,清理河道垃圾239吨,渗滤液垃圾处理41250余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四是加大突击整治力度,开展整治环境卫生56次,出动环卫车清理垃圾死角和清洗街道362台次,清理垃圾死角143处。五是加强垃圾处理场日常管理。对新进场垃圾及时进行推平、覆

16、盖,实施场区绿化建设,在垃圾处理场库区、垃圾坝采取种植树木、草皮等方式进行了绿化,共种植草皮800余平米,种植樟树160余株,绿化面积达1200余平米,改善了周边环境。XX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承上启下之年,城管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婺源县城管局将深入贯彻省市上级主管部门的各项要求,全面开展“四服务”活动,加快数字城管建设步伐,落实当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和部署,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城市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实施污水处理配套设施建设、城区基础设施改造建设和城市照明节能改造等工作,为全面开展城乡一体化管理,建设中国最美乡村,打造世界最大生态公园,促进婺源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