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小学教学理念研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198524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化小学教学理念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现代化小学教学理念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现代化小学教学理念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现代化小学教学理念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现代化小学教学理念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现代化小学教学理念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化小学教学理念研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化小学教学理念研究 教育改革一直是社会改革的重中之重,而对于教育的改革实质上是教育理念的改革。在我国目前的小学教育中,存在着一个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工作辛苦,学生学习辛苦,但是对于知识的接受量和接收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在新时代,面对着最新一轮的教育挑战,如何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能够面对和应付各方面的困难,同时让学生更好地接触新知识的要求迫在眉睫。一、教学理念概述1.理念转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教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同时对于教学质量的要求也在日趋提高,而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中,教学的发展也有目共睹。解放以来,我国的教学理念基本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双基教育

2、”到“智能教育”,又到如今社会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在“双基教育”中,主要针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训练、基本技能两个基本素质进行提倡,这一模式的教育理念曾一度受到我国基础教育课堂,尤其是小学课堂的推崇,然而这种以老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理念渐渐地与社会发展脱节。随着世界新兴技术革命的兴起,我国的教育逐步向“智能教育”过渡,在这一阶段,人们所掌握的信息与知识出现了“爆炸”的现象,这个时候,加强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成为教育界的主题,在这一理念的影响下,人们的创造力和适应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而随着信息社会的全面进入,教育也发展为一个复杂的社会活动,既涉及到教学的传承与发展,同时也提倡教学对于社会发

3、展的贡献。渐渐地,不仅是我国,整个世界都进入了“素质教育”理念阶段。2.现代化基本教学理念现阶段我国在教育上的主流思想基本以“素质教育”为主,包含了诸多的要素:教学目标上,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智力,使情感和逻辑都得到发展;在教学关系上,着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发展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为主要话题;教学内容上,除了课堂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外,更加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在社会中学习更多的内容;教学对象上,不仅仅局限于学生,社会各界人员均可以对自身的兴趣和需要进行学习;更重要的是教学方法上,摒弃了千篇一律的师生问答形势,而是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方法,充分调

4、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基于新教学理念下的教学管理研究教育理念离不开教学管理,只有紧抓教学管理,才能够将新型的教学理念更好地传播和发展。1.管理思想转变管理思想的转变主要表现在“确定性思维”的发展。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教师需要排除一切对于课堂教学不利的因素,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这样的安排首先能够重视创造力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同时要以实际行动为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2.管理目标转变在管理目标上,人们在对课堂教学的研究中发现,一味地强调课堂效率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着重提出了“促进课堂生长”的说法。此时人们更加注意的是如何预防并排除学生的问题,而不是在事后进行补救和控制。这样,

5、不仅确立了学生教学的长远目标,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和对社会的贡献奠定了基础。同时还能够满足目前学生的学习要求,一举两得。3.管理方式转变在管理方式上,同样要做到由“控制”转变为“交流与沟通”的转变。这种管理方式的转变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尤其是针对一些“问题”学生,具有积极的作用。在新时代小学教育的理念中,这种管理方式在于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让学生乐于研究、善于研究。这样的课堂管理环境具有前瞻性和预防性,是新课堂的必然要求。三、新教学理念下的教学方式1.互动式教学理念互动式教学理念改变了课堂教学中老师绝对权威的主导地位的认识,在这一转变中,老师与学生在一个平等、和谐的环境中进

6、行沟通,使师生在知识、情感、思想等方面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更好地完成了教学内容。在这一过程中,包括信息互动、情感互动、思想互动等一系列过程,很好地启发了学生的联想空间,提高了创造能力,是新时代素质教育最有效的教育理念。2.合作式教学理念合作式教学是具有强烈的创意性的教学理论与策略。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可以在老师与学生中可以展开,同时在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并能够达到很好的默契。这种教学手段突出了教学的情意功能,在学生追求知识、情感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强调学生本体的合作意愿与各种动态因素,具有多元化特性;而在师生角色中,更加不拘一格,多种形式共同发展,有利于培养教师和学生的感情特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如何对学生进行更加行之有效的教育已经成了全世界的主题之一,因此,加强小学教育理念的转变和建设,既突出了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同时还能够反映出强烈的时代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1邱才训.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及其实践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1999.2杨毛.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管理J.现代教育科学,2004.3王伟伟,杨秀丽.互动式教学理念的新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5.4王坦,高艳.合作教学理念的科学创意初探J.教育探索,1996.(作者单位 吉林省蛟河市新站镇龙九小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