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四章 习题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190560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第四章 习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育学第四章 习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育学第四章 习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育学第四章 习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学第四章 习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第四章 习题含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教师与学生练习题一、选择题1、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件是(D )A、教师资格条例 B、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 C、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2、“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A )特点。A、示范性 B、复杂性 C、创造性 D、劳动方式个体性3、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C )A、热爱教育事业 B、热爱学生 C、教书育人 D、创新开拓4、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 B )素养。A、教育理论知识 B、崇高的职业道德 C、文化学科知识 D、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5、教师的地位一般是指教师的(

2、 A )A、社会地位 B、经济地位 C、文化地位 D、政治地位6、“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体现了教师职业的( C )A、示范者角色 B、授业解惑者角色 C、传道者角色 D、研究者角色7、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属于教师的( C )A、职业首先素养 B、能力素养 C、教育专业素养 D、心理素养8、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 B )A、知识的传授者 B、平等中的首席 C、教学的组织者 D、行为的示范者9、现代师生关系的核心是( C )A、以诚相待 B、互助互惠 C、民主平等 D、和谐亲密10、下面哪种表现说明罗森塔尔效应( B )A、老师让背书,学生们认真地背书B、

3、老师对学生说:“你很聪明,只要认真学习,成绩一定会提高。”结果这个学生成绩提高了C、学生犯了错误,老师批评了他D、老师穿的很漂亮,结果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地配合老师11、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 D )A、潜在性 B、现实性 C、特殊性 D、可塑性1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 B )A、学记 B、师说 C、论语 D、春秋 13、人们常说:“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是( C )A、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B、较强的组织能力 C、创造能力 D、观察能力二、判断题1、从狭义来看,教师指学校的专职工作人员,是一种专门的职业。( )2、在中国古代,教师职业就已经有了确

4、定的从业标准。( )3、教师的劳动对象与生产劳动的对象没有质的区别。( )4、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教师要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和一定的研究能力。( )5、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维系和发展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 )6、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只需要老师努力就可以达到。( )7、衡量师生关系的好坏,主要是根据人际关系的基本品质进行判断的。( )8、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对教育活动没有多大的影响。( )9、具备教师法规定的教师资格学历的公民,申请获得教师资格,必须通过国家教师资格考试。( )10、中小学生,尤其低年级学生,正处在各种倾向性形成的过程中,而他们又很缺乏判断和选择能力,因

5、此,教育中就应严格地控制他们的所作所为。( )三、论述题1、请结合实际论述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将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定义为: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在当前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中,学生每时每刻都在接受新的信息,与此同时,教师自然也应当不断接受再学习,丰富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2、师生关系有什么重要意义?该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是影响教师和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师生关系本身具有直接的教育意义。 师生关系总是建立在一定社会背景之中的,与师生双方密切相关,受多种因素

6、制约。但就教育内部而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靠双方共同努力。教师在师生关系建立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起着主导作用。所以要建立民主、和谐亲密、充满活力的师生关系,对教师来说,有以下几种策略:(1)了解和研究学生;(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4)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5)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四、材料分析题1、一位青年教师讲秦牧的土地一文时,对其中精彩段落动情地高声朗诵。教师:“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到很远的地方,收起缰绳,回到眼前灿烂的现实。”话音刚落,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野马怎么会有缰绳?”教师毫无准备,不耐烦地说:“你总钻些牛角尖,学习

7、成绩会好吗?”学生脸胀得通红,自尊心受到打击,欲言又止。请运用学过的教育学知识来分析该教师的行为是否妥当?并为他设计处理办法?该案例中教师表现出的行为,从课程、教学原理的角度分析,存在以下问题:(1) 教师的处理方法简单粗暴,伤害学生自尊。 (2)教师仍然把自己视为教学活动中唯一的权威。(3)教师把传授教材内容当作教学唯一取向,忽视学生反思、批判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的培养。建议处理策略:鼓励学生爱思考的习惯;以此为契机与学生探讨文学语言的特点、比喻的特点;运用教学的语言艺术启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全面人格的发展。2、上课铃响后,某班主任刚准备上课,发现有几个在课间踢球的学生衣冠不整地跑进教室,于是大

8、声斥责说:“某某,你是体育委员,这个头带得好,请欣赏一下尊容,那德性!”不料,学生不服气地嘀咕了一声,老师问:“我说错了吗?”学生的声音一下子提高了八度:“什么德性?老师怎么骂人! ”学生的反诘让老师大为难堪。为了保住面子,老师放慢了语速,老师加重了语气说:“今天你违反了中学生行为规范中不得和老师顶嘴这一条,今天你带的是什么头?扮演了什么角色?你必须在全班检讨,挽回影响,我等着看你的表现!”然后不容分辨,又把其他几个学生训斥一通,接着宣布上课。结合上述案例,请从新型师生关系的角度,谈谈你对我们的学校教育中上述司空见惯的事件的看法。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师生之间是给予和接受、权威和服从的关系。其

9、特点是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不平等的,本案例中班主任老师就是持这种观点。他认为教师可以批评、训斥、惩罚学生,学生不能对教师提出意见或表示不满。当老师感到学生不听话或冒犯自己时,轻则“批评教育”,重则对学生实施体罚或变相体罚,之所以这样做,一般都是出于教育的目的。那些不尊重学生甚至体罚学生的教师,未必不热爱学生、不热爱那些教育事业,但问题在于他们没有意识到,要培养学生具有主体精神的人,必须把尊重学生作为热爱学生的前提。否则,这样爱的结果只能造就一批“听话的孩子”。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目前更需要强调的是尊重学生。尊重学生是一种设身处地全面尊重,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特点、尊重学生的水平和学生的状态。因此,在教育过程,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新型师生观、现代学生观)是十分必要的。 把学生作为主体,就要全面尊重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特点、尊重学生的水平和学生的状态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