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品复习方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0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30讲 新时期的改革开放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183795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PPTX 页数:46 大小:2.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品复习方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0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30讲 新时期的改革开放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全品复习方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0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30讲 新时期的改革开放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全品复习方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0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30讲 新时期的改革开放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全品复习方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0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30讲 新时期的改革开放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全品复习方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0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30讲 新时期的改革开放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品复习方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0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30讲 新时期的改革开放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品复习方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0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30讲 新时期的改革开放课件 新人教版(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干知识回扣考点深化探究高考链接突破,知识串联,主干梳理,一、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粉碎“四人帮”后,国民经济仍处于徘徊中前进的状态。 (2)内容 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 、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政治路线: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 为中心。 (3)影响: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解放思想,经济建设,2.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改革 经济体制:实行以 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行政体制: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 。

2、 (2)城市改革 管理体制: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所有制: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分配体制:以 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家庭承包经营,村民委员会,按劳分配,【概念阐释】 经济体制改革的含义 按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这一客观规律的要求,对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进行的改革。在中国,其基本目标是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所有制方面,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在分配方面,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

3、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面临复杂的国内外形势。 (2)过程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 ”,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997年,中共 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南方谈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大,(3)意义 经济增长: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 人民生活:从总体上已达到了 。 【史论拓展】

4、 经济体制改革的四个转变 (1)从单一公有制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 (2)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平均分配到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4)优先发展重工业到国民经济平衡、协调发展。,小康水平,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经济特区的创办 (1)过程: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1988年设置海南经济特区。 (2)特点: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经济活动以 为主。 (3)影响: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对沿海地区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 【误区警示】 经济特区与特别行政

5、区“特”的区别 经济特区的“特”是指实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政策;特别行政区的“特”是指享有特殊法律地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市场调节,2.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1)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国家决定开放天津、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2)沿海经济开放区:相继开辟长江三角洲、 、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 (3)经济技术开发区 设立:在沿海和其他地区的开放城市中,划出一定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特点: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具有 的特点。 意义: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场所,也是了解国际行情的重要窗口。,珠江三角洲,知识密集,3.浦东的

6、开发和开放 (1)目的: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 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 (2)开放:1990年,中央政府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3)成果: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 的重点和标志。,长江三角洲,改革开放,4.对外开放格局 (1)表现: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 (2)特点:全方位、 、宽领域。,多层次,【问题思索】 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原因 (1)从历史角度看:是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结果,关闭国门一定会脱离世界发展的大势。实行对外开放,利用和吸收外国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

7、展。 (2)从世界角度看:对外开放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国际化、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基础战略。 (3)从改革目标看:对外开放能紧跟世界发展潮流,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完成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考点一 经济体制改革 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及特点 (1)内容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从1979年开始在农村进行了两步改革。第一步改革的重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理顺农民与集体的关系;第二步改革的重点是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理顺农民与国家的关系。 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建立扩大全民所有制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

8、试点开始的,已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进行了局部改革试验和探索;第二阶段是全面改革城市经济管理体制。,(2)特点 以产权制度改革和产权关系调整为核心和主线。 以改革旧制度最薄弱或新制度需求最强烈的环节农业制度为突破口。 允许在旧体制外产生新体制,即体制增量调整与体制存量调整并行,而且以前者促进后者。 包括政府在内的多元主体联合创新体制,政府扮演重要角色。 从制度变迁的规律和中国实际出发,选择渐进式改革的方式或道路。,【史论结合】 史料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共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

9、了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 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解读 史料体现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和特点。20世纪8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开始,之后在城市全面展开;中共十四大后突破旧体制,探索新体制。 问题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相关知识,概括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主要特点。,【答案】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到城市全面展开;先试点,后推广(由点到面);突破旧体制,探索并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渐进式改革。,考点二 新时期的对外开放 近代中国对外开放与现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区别,【史论结合】 史料 中国进出口总额发展变化图 金勇进主编数字中国,解读

10、史料表明了新时期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变化,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问题 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新时期对外贸易的发展与近代有何不同。,【答案】新时期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具有主动性;近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环境中曲折发展,具有被动性。,明考情,考题1 2018全国卷 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 上表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 ) A.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 B.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 D.工业结构趋于合理,解考题,【答案】 A 【解析】本题以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格为切入点,考查改革开放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

11、影响。本题考查历史时空观、史料实证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材料展示的是1982年和1988年乡镇企业行业分布变化,最大的表现是从事农业的乡镇企业数量下降,从事非农产业的乡镇企业数量大幅度上升,这一变化反映出的问题是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故答案为A项。B项错误,仅仅由两个时间点,无法判断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1992年中国才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故C项错误;D项错误,材料不是指出工业结构趋于合理,而是第三产业发展的问题。,考题2 2017全国卷 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

12、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 ) 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 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答案】 C 【解析】本题以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发展趋势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历史现象本质的能力。据题干中“1990年”和“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可知,这份报告的主旨不是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排除A项;题干中没有体现“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内容,排除B项;据题干“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可知,该报

13、告是在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的背景下,主张摆脱传统的单一计划经济模式,故C项正确;据“提交中央的报告”可知,该报告应是针对当时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所作,D项表述偏离了题干主旨。,考题3 2017江苏卷 1981 年底,经过调查研究,国家相关部门认为,扩大出口创汇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外贸垄断体制,二是产品质量低,三是出口亏损。为解决这些问题,它们提出了若干建议,其中包括 ( ) A.对国营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 B.扩大外贸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C.争取早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在广东等省市设立经济特区,【答案】 B 【解析】本题以外贸出口中的问题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材料中

14、“外贸垄断体制”“产品质量低”“出口亏损”的现象主要与当时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有关,企业经营没有自主权,因此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的办法,故B项正确。股份制改革是1992年之后的改革措施,故A项错误;中国1986年才提出“复关”申请,故C项错误;经济特区此时已经设立,故D项错误。故选B项。,考题4 2016全国卷 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约460万公顷),总产量却增加337亿千克;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约3.5万公顷),总产量增加652万担(32.6万吨);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626万亩(约240万公顷),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

15、%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 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答案】 A 【解析】本题以1980年与1975年相比农作物种植面积减少但产量增加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关键信息是1980年与1975年相比,农作物种植面积减少,产量却增加。对比两个时间,联系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980年时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扩大了农民经营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答案为A项。B项不符合史实,C项错在“完成”,D项时间与材料时间不符。,考题5 201

16、8海南卷 1949年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人出境多限于公务。20世纪80年代中国出境旅游兴起,旅游目的地逐步由东南亚扩大到世界各地,据统计2017年出境游超过1亿人次。这一变化主要反映的是我国 ( ) A.进出口贸易增长 B.改革开放成效显著 C.公务出境人数减少 D.人民文化水平提高,【答案】 B 【解析】材料中中国出境旅游的发展,体现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文化水平提高,以及对外开放的扩大,成效显著,故选B。材料反映出中国出境旅游的发展,与进出口贸易无关,A项错误;据材料不能推断出公务出境人数的减少,C项错误;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只是中国出境旅游发展的原因之一,这一变化主要反映的是我国改革开放成效显著,D项错误。,考题6 2018海南卷 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中国城镇居民须与国营粮店建立供给和消费关系,由粮店按规定标准定期供应粮油。城镇间人口迁移和农业人口进城都要办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