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品复习方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0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30讲 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183784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品复习方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0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30讲 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全品复习方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0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30讲 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全品复习方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0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30讲 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全品复习方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0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30讲 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全品复习方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0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30讲 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品复习方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0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30讲 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品复习方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0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30讲 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0讲新时期的改革开放一、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背景:粉碎“四人帮”后,国民经济仍处于徘徊中前进的状态。(2)内容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为中心。(3)影响: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2.经济体制改革(1)农村改革经济体制:实行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行政体制: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2)城市改革管理体制: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

2、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所有制: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分配体制:以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概念阐释】经济体制改革的含义按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这一客观规律的要求,对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进行的改革。在中国,其基本目标是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所有制方面,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在分配方面,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面临复杂的国内外

3、形势。(2)过程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1997年,中共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3)意义经济增长: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人民生活:从总体上已达到了。【史论拓展】经济体制改革的四个转变(1)从单一公有制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2)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平均分配到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4)优先发展重工业到国民经济平衡、协调

4、发展。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经济特区的创办(1)过程: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1988年设置海南经济特区。(2)特点: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经济活动以为主。(3)影响: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对沿海地区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误区警示】经济特区与特别行政区“特”的区别经济特区的“特”是指实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政策;特别行政区的“特”是指享有特殊法律地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2.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1)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国家决定开放天津、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

5、沿海港口城市。(2)沿海经济开放区:相继开辟长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3)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在沿海和其他地区的开放城市中,划出一定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特点: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具有的特点。意义: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场所,也是了解国际行情的重要窗口。3.浦东的开发和开放(1)目的: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2)开放:1990年,中央政府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3)成果: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的重点和标志。4.对外开放格局(1)表现: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

6、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2)特点:全方位、宽领域。【问题思索】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原因(1)从历史角度看:是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结果,关闭国门一定会脱离世界发展的大势。实行对外开放,利用和吸收外国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2)从世界角度看:对外开放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国际化、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基础战略。(3)从改革目标看:对外开放能紧跟世界发展潮流,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完成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考点一经济体制改革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及特点(1)内容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从1979

7、年开始在农村进行了两步改革。第一步改革的重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理顺农民与集体的关系;第二步改革的重点是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理顺农民与国家的关系。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建立扩大全民所有制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试点开始的,已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进行了局部改革试验和探索;第二阶段是全面改革城市经济管理体制。(2)特点以产权制度改革和产权关系调整为核心和主线。以改革旧制度最薄弱或新制度需求最强烈的环节农业制度为突破口。允许在旧体制外产生新体制,即体制增量调整与体制存量调整并行,而且以前者促进后者。包括政府在内的多元主体联合创新体制,政府扮演重要角色。从制度变迁的规律和中国实

8、际出发,选择渐进式改革的方式或道路。【史论结合】史料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共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解读史料体现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和特点。20世纪8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开始,之后在城市全面展开;中共十四大后突破旧体制,探索新体制。问题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相关知识,概括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主要特点。考点二新时期的对外开放近代中国对外开放与现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区别近代对外开

9、放现代对外开放背景在英国的“坚船利炮”下被迫开放在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强大、实现独立自主的前提下主动实行内容西方列强以武装入侵为手段,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开辟通商口岸、降低关税等按照平等互利原则同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目的是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影响便于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大大加快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性质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党中央、国务院为使我国进一步参与经济全球化,加速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而作出的重

10、大战略决策【史论结合】史料中国进出口总额发展变化图金勇进主编数字中国解读史料表明了新时期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变化,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问题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新时期对外贸易的发展与近代有何不同。高考试题考查内容命题立意2018全国卷3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乡镇企业行业分布为表格材料,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响,考查学生分析判断历史现象的能力2017全国卷31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愿望以1990年提交中央的报告阐述为载体,考查新时期摆脱计划经济体制束缚的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愿望,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材料,获取结论的能力2016全国卷3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响从粮棉产量

11、的增加切入,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判断历史现象的能力2013新课标全国卷35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与苏俄(联)新经济政策的比较从中苏经济政策对比角度考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比较材料、获取历史结论的能力考题12018全国卷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年份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饮、服务业1982年29.2874.925.389.5817.011988年23.28773.5295.58372.55623.23上表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A.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B.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 D.工业结构趋

12、于合理考题22017全国卷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考题32017江苏卷1981 年底,经过调查研究,国家相关部门认为,扩大出口创汇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外贸垄断体制,二是产品质量低,三是出口亏损。为解决这些问题,它们提出了若干建议,其中包括()A.对国营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B.扩大外贸企业的经营自主权C.争取早日加

13、入世界贸易组织D.在广东等省市设立经济特区考题42016全国卷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约460万公顷),总产量却增加337亿千克;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约3.5万公顷),总产量增加652万担(32.6万吨);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626万亩(约240万公顷),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考题52018海南卷1949年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人出境多限于公务。20世纪80年代中国出境旅游兴起,旅游目的地逐

14、步由东南亚扩大到世界各地,据统计2017年出境游超过1亿人次。这一变化主要反映的是我国()A.进出口贸易增长B.改革开放成效显著C.公务出境人数减少D.人民文化水平提高考题62018海南卷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中国城镇居民须与国营粮店建立供给和消费关系,由粮店按规定标准定期供应粮油。城镇间人口迁移和农业人口进城都要办理“粮油关系”。2001年国家正式取消这一做法,其目的是()A.消除城乡区域差别B.增加城乡居民收入C.完善市场经济体制D.开启农产品商品化考向1经济体制改革1.2018安徽亳州模拟 舒尔茨有一句名言:“一旦有了投资机会和有效的鼓励,农民将把黄沙变成黄金。”中国从1982年连续三年出现了粮食的超速增长,农民收入也有了大幅增长,终于过上了温饱有余的生活。这主要得益于()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C.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2.2018河北衡水模拟 在20世纪80年代的企业改革中,经济学家杨培新主张推广企业承包制,因此人称“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