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学素材 岳麓版必修2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182423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学素材 岳麓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学素材 岳麓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学素材 岳麓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学素材 岳麓版必修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学情分析】本课是上一课内容的延续,并且教材按“民国初期国民党统治前期国民党统治后期”的顺序叙述了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史实,线索清晰,学生较易掌握。当然由于是高一学生,还不能过高估计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其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有限,特别是对不同时期影响资本主义发展因素的分析,教师应注意加强引导,得出正确结论【导入新课】我们上一节课主要学习了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它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初步发展。但由于它从一产生就遭到了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和本国封建势力的阻挠和破坏,其发展一直步履维艰。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共和国中华民国。进人民

2、国以后,中国民族工业的命运如何呢?【随堂训练】1“嗣后所有公共机关日用消耗各品,除特种无国货可代用者外,务请专购国货以示提倡。”该文告发布的时间最可能是在A戊戌变法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民国初年 D新中国成立初期2. 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A、工业结构不合理 B、地区分布不平衡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军阀割据混战3、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阶段性发展特点是:洋务早期,风气初开;清朝末年,天下移风;民国初年,飙转豹变。这一特点也可以用来描述近代中国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大众传媒的变迁 C思想领域的变化 D民主政治的发展4、 1945年抗战胜利,但在大后方四川却出现了“胜利爆竹一响,工厂陆续关门”的景象。据史料载,到1946年底,迁川工厂联合会的390家会员厂中仅存100家,而开工者只有20家。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官僚资本的挤压 B日本的经济掠夺 C封建官府的排挤 D民族资本经营不善火车机车飞机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