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检测 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180434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春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检测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春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检测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春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检测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春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检测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春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检测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春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检测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春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检测 新人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一、单项选择题1“终于解脱了!”拿到法院的离婚判决书,市民阿欢深深地松了口气。2018年3月1日,是反家暴法实施两周年,期间,反家暴法不断打破“法不入家门”的观念,不少人开始学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这说明()法律通过解决纠纷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法治正在逐步成为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我们生活中的矛盾和纠纷必须通过法律来调整A BC D2下列对法治的说法正确的有()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法治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唯一标志法治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A BC D32018年5月8日,天津市第一

2、中级人民法院对重庆市委原书记孙政才受贿案一审公开宣判,判处孙政才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孙政才作为党和国家的高级领导干部,因犯罪问题受到法律严惩,这告诉我们()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法律对党员干部有着特别的约束力我国法律是全体公民意志的体现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A BC D4某地公安局接到某超市报警后,不及时出警,导致抢劫犯携赃款逃脱。该超市将公安局告到人民法院,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公安局赔偿该超市经济损失5万多元。这说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法治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

3、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公安局不在我国法治体系之内,不受法律监督,不必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A B C D52018年6月6日,北京市网信办、市工商局针对某搜索引擎投放的广告中出现侮辱英烈内容问题,依法联合约谈查处该搜索引擎,责令网站立即清除相关违法违规内容并进行严肃整改。对此下列跟帖你赞同的有()全面依法治国无愧于新时代中国的基本方略法律至上应成为一切组织和个人的真诚信仰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在法治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A BC D6要真正使法律“镌刻在国民的内心”,能够“内化于心,外践于行”。我们要做到()认可法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服从法律增强法律意识,依法办事公正执法,科

4、学执法A BC D7中学生刘某出于好奇,拨打了“119”电话谎称学校失火了。当消防员开着消防车到达学校后,才发现是骗局。后来,公安机关依法追究了刘某的法律责任。这一案例说明()A法律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B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C人们不能随意按自己的想法办事 D法律对人们的行为有规范作用82018年5月1日起施行的英雄烈士保护法强调,以侮辱、诽谤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合法权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一规定体现了法律的()A规范作用 B教育作用C保护作用 D警示作用9教育部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重点排查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等问题:加强午

5、间、课后等时段管理,规范学生使用手机。这体现了对中小学生的()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10公安部开展了新一轮的解救乞讨儿童行动。此次行动在网上引起了数十万网民的关注与参与,他们通过拍照片、提供线索等方式,仅十几天就发现被拐卖儿童6名,并被公安部门顺利解救。此次行动()能彻底解决未成年人行乞问题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有利于唤醒公民保护未成年人的意识符合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要求A B C D11山东省某市自2017年2月启动农村留守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专项行动以来,截至2018年6月,全市农村留守儿童从31257人减至21802人,其中无人监护儿童从723人减少到0人。目

6、前所有无人监护留守儿童全部签订了委托监护协议,落实了有效监护人。这一措施()证明了保护未成年人只是国家的责任说明农村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不会受到侵害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特殊的关爱和保护有助于形成全社会关爱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A B C D12某市三名服装店主因非法销售警服被行政拘留5天至10天。这告诉我们()法律的权威只能靠国家强制力维护要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每个人都是法治的践行者任何人违法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A BC D13中学生张某平时举止文明,明辨是非,乐于助人。一天放学路上,张某发现有人正在偷窃电动车,他便立即报警。最终,民警抓获了不法分子。这一事例说明()A道德在更广泛的范围内约束人们的

7、行为 B道德水平低的人更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C道德水平高的人勇于同违法现象作斗争 D对于任何违法行为都必须给予刑罚处罚14现代社会已进入“摄像头时代”,无处不在的监控摄像头,给公共安全治理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公众隐私带来了风险。要处理好这一问题,我们应当持有的认识是()有关部门应该依法规范摄像头的使用要实现自身利益就必然难以维护他人利益公共安全治理和公民隐私保护难以兼顾应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A B C D15树立法治意识,就要()尊崇法律和遵守法律铭记法治精神内心真正拥护法律解决任何问题都依赖法律A B C D二、非选择题1621年,这个涉黑逃犯终落网。21年前,长春两股黑恶势力

8、火拼,他持枪杀死两人潜逃。整容、化名,安家西北,找了工作,成了家。21年间,专案组从未放弃追捕。随着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全面展开,法网越织越密2018年5月初,曾轰动长春市的“1997.2.17”黑恶团伙持枪杀人案主犯之一、潜逃21年的公安部督捕的涉黑涉恶逃犯庞某,在新疆落网归案。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严惩。(1)“专案组从未放弃追捕”“法网越织越密”,这说明法律具有什么作用?(2)“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严惩”,这体现了法律的哪一特征?这一特征有何特点?(3)与法同行,上述材料给了你哪些生活警示?17【保护未成年人2018“”在发力】 2018年全国“”中,从各部门的工作报告到代表委员的议案提

9、案,都有保护未成年人的声音,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在保护未成年人的路上“”是如何发力的。建议法院积极构建家事少年审判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通过打造专门的家事少年审判场所、组建专业的家事少年审判团队,让未成年人在审判工作中感受到法治的阳光。有关部委要加快推动我国儿童用药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建立形成儿童药品研发生产的激励机制。建立网络信息审查机制,加强对儿童权益的特殊保护。对于有违规传播行为的网络平台,要作为监管重点,甚至列入黑名单。(1)2018年全国“”为什么发力保护未成年人?(2)法院“打造专门的家事少年审判场所”和“有关部委加快推动我国儿童用药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分别体现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哪

10、道“防线”?(3)让明天更阳光,让孩子更健康。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请你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18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法治”一词出现了33次,“依法治国”出现了19次。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1)为什么要建设法治中国?(2)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19据报道,在当前的青少年中,道德缺失现象严重,违法犯罪现象屡见不鲜。这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专家呼吁,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刻不容缓。 为了营造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浓厚氛围,某校七年级(1)班的同学们就青少年道德缺失现象开展了一次教育活动,现请你参与。 (1)请你为这次教育活动

11、设计一个主题。(2)请你列举出当前校园存在的不良道德倾向。(至少三种)(3)从法治的角度,谈一谈为什么“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刻不容缓”。参考答案1A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的作用、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等知识点。题干材料说明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法律通过解决纠纷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法治正在逐步成为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故符合题意;“必须通过”表述错误,排除。故本题选A。2D解析 本题考查法治的含义、作用这一知识点。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唯一”表述错误,故排除;正确。故本题选D。3B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的特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故观点错误,排除;我国法律是全体人民意志的体现,不

12、是“公民”,故观点错误,排除;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4A解析 本题考查法治的相关知识。法治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观点错误,排除含的选项。故本题选A。5A6A7D解析 法律通过这种方式,告诉人们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从而规范人们的行为,体现了法律的规范作用。故本题选D。8C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的作用。题文材料体现了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维护英雄烈士的合法权益,故C符合题意;A.B.D错误,排除。故本题选C。9C解析 本题考查未成年人的四大保护。题干材料体现了教育部而非学校在保护未成年人,故C符合题意;其他选项都与题意不符,排除。故本题

13、选C。10C解析 “微博打拐”行动不能彻底解决未成年人的行乞问题,但能减少未成年人的行乞问题,错误,排除;是对这一行动的正确认识。故本题选C。11B12B解析 本题考查我们与法律同行。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故观点错误,排除;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3C14C解析 本题考查学会依法办事等知识点。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观点错误,排除。故本题选C。15A解析 不可能任何问题都依赖法律,有的问题也依靠道德和其他纪律规章来解决,错误,排除;是树立法治意识应该做的。故本题选A。16(1)保护作用。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2)法律是由国家强制

14、力保证实施的。这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3)学会依法办事,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提高自身道德水平,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促进法治生活方式的形成。珍惜并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尊重并自觉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与推动者。17(1)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