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180039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3.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春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19春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2019春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2019春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2019春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春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春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学习目标,1、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考点一、秦统一六国,原因: 过程:秦王 灭六国,完成统一,于公元前 年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 。 意义:,嬴政,221,咸阳,1.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局面; 2.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统一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民心所向 商鞅变法使秦国实力增强,为统一创造了条件。 秦王嬴政善于用人,考点二、巩固统一,考点二、巩固统一,(1)政治:确立了 。 (2)经济:统一货币为 ;统一度量衡。 (3)文化:统一文字

2、为 。 (4)思想: ,加强思想统治 (5)交通: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开凿 。 (6)军事:北击匈奴,修筑 (西起 ,东到 ),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圆形方孔半两钱,小篆,焚书坑儒,灵渠,长城,临洮,辽东,2、知道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知道秦朝的灭亡和西汉的建立。,考点三、陈胜、吴广起义,根本原因: 时间:公元前209年 地点:大泽乡 领导人: 结果:失败 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 农民大起义,具有首创精神,公元前207年。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击败了秦军的主力,刘邦率军入咸阳灭秦,秦的暴政,陈胜、吴广。,奠定统一基础:商鞅变法 实现统一大业:公元前221年。 巩固统一措施:政治、

3、经济、文化、思想、交通。 成为统一大国: 暴政统治而亡:公元前207年,秦的统一与灭亡,陇西,南海,东海,长城一带,刘邦胜利、项羽失败的原因:项羽刚愎自负,一味依赖武力,失去民心;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于用人。 根本原因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项羽和刘邦进行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战争目的代表阶级战争性质秦末农民战争反抗秦的暴政农民阶级农民战争楚汉之争帝位之争封建地主阶级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夺最高统治权的斗争相关成语:破釜沉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楚河汉界、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等,自主探究:,畅所欲言: 你原先的印象中,秦始皇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在影视剧中了解的秦始皇与历史上的秦始皇有没有差

4、别?如何评价秦始皇?,如何评价一个历史人物: 依据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或活动对其做出全面的、客观的评价,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凡是符合人类社会进步要求,适应历史发展朝流的,都要给予肯定的评价;凡是损害人民利益,阻碍社会发展的,要给予其否定的评价。这是确定历史人物历史作用的最根本标准。 :对一历史人物评价,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既要看到他推动社会进步的一面,又要看到他阻碍社会发展的一面,对其功过要有主次之分。,学法指导:,秦始皇既是千古一帝,又是一位暴君,总体来说功大于过。 理由是秦始皇统一了中国,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推行郡县制,修长城御匈奴,这些功业都是前无古人伟大事

5、业,所以他无愧于千古一帝的称号。 同时他又焚书坑儒,控制了思想,摧残文化。他对人民残暴,刑法严酷,征收重赋,充分说明他是一个暴君。 他的功和过相比,是功大于过。,中考链接,秦朝时,今潍坊大部分地区属胶东郡、齐郡、琅琊郡管辖,胶东郡使用的货币是( ) A 圆形方孔钱 B五铢钱 C 交子 D会子,近代学者王仲麟说:“中国历史上实际的大一统,直到此时才得以正式实现,这的确是政治上一大改革”。“政治上一大改革”指的是( ) A西周实行分封制 B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C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吕思勉在吕著中国通史中写到:“秦始皇,向来都说他是暴君,把他的好处一笔抹杀了,其实这是

6、冤枉的。”“他的好处”包括( ) 统一六国 焚书坑儒 推行郡县制 统一货币、度量衡 修建陵墓 A B C D,中考链接,不管人们是否佩服秦的成就,但必须承认这个成就;它在质和量的方面都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以致它可以名之为“革命”。剑桥中国秦汉史 (1)秦的最大“成就”是什么?为巩固这一成就,秦还实施了哪些革命性措施?(5分),(1)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如仅答实现统一,给1分)。(2分)废分封,立郡县;统一文字;统一了度量衡;统一货币;建立皇帝制度与三公九卿制(答出至少三项)。(3分),中考链接,3、了解“文景之治”,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考点四、西汉建立

7、和文景之治,西汉的建立 时间: 都城: 建立者: 统治政策:,西汉王朝到了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历史上称之为,“文景之治”。,公元前202年,长安,刘邦(汉高祖),休养生息的政策,考点五、汉武帝的大一统,从此诸侯国一蹶不振;,大大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建立刺史制度,使儒家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推崇,影响深远。(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长安兴办太学,采取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专卖,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统一思想,归本儒家,让

8、大家有共同的目标,致力于共同利益。“为此,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颁布推恩令 D实行郡县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到:“从现实的角度看来,始皇一死,秦帝国荡然无存不出十年之内一个新的朝代继之勃兴,兹后延续达四百余年。”使这个“新的朝代”达到鼎盛的帝王是( ) A汉高祖 B汉景帝 C汉武帝 D汉光武帝,中考链接,4、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考点六、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张骞通西域,西域:汉代人把 ,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 经过:1.为 ,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2.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

9、使西域。 作用:开通了丝绸之路; 促进了中原地区与西域经济文化的交往。 西域都护: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 ,标志着 。,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西域都护,说一说丝绸之路的路线和意义。,长安,河西走廊,新疆,西亚,欧洲,线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印度洋沿岸,海上丝绸之路,南海,合作探究:比较秦皇汉武的治国策略,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制度, 三公制度;郡县制,刺史制度;推恩令,焚书坑儒;统一文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兴办太学,统一货币; 统一度量衡,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修长城,御匈奴,北击匈奴,材料一 在黄河南北的大平原进行了

10、一次历史性的大扫除,使封建领主制留下来的残余一扫而光,然后在六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新兴地主阶级专政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材料二,(1)材料一中的“封建领主制”是我国古代什么政治制度? “在六国的废墟上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指哪一政权 (2)材料二反映了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什么措施?,(1)分封制(1分)。秦朝(1分)。 (2)推恩令(1分)。,中考链接,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造丝绸、制作陶瓷器、种植茶叶的国家,可以说,丝绸、瓷器、茶叶是中国文明的符号,各色的丝绸织品、瓷器、茶叶成为了丝绸之路上最具中国特色的交换货品,由于大宗的中国陶瓷制品后来都经海道外销到亚、

11、非、欧,因此,海上丝绸之路也被称为“陶瓷之路”。中国的瓷器备受西方贵族的青睐,被认为是奢侈品。,(1)丝绸之路上最具特色的商品包括哪些?这条道路是西汉时期谁率领使团开通的?材料一中的“陶瓷之路”是指那条路?(5分),(1)绸织品、瓷器、茶叶。(2分)张骞。(2分)海上丝绸之路。(1分),中考链接,材料二 丝绸之路是一条多种宗教、思想、文化、艺术传播之路。佛教作为外来文化,为中国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南北朝以后摩尼教、袄教、景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等相继传入中国。中国对侨居民族、外来宗教宽容以待,对各种文化兼容并蓄,使中华文明因海纳百川而博大精深。最终,儒、释、道三种文化合流,发展成为中国主流的传

12、统文化。,(2)依据材料二,古代中国对外来的文化持何种态度?在“中国主流的传统文化”中融入了哪种外来宗教文化?(3分),(3)综合上述两则材料,谈谈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历史作用。(2分),(3)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丝绸之路是中国对欧亚及乃至世界文明作出的重大贡献,丝绸之路具有丰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2分,答出2点、表述合乎题意即可。),中考链接,(2)态度:兼容并蓄。(2分)宗教:佛教(或答为“释”)。(2分),5、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知道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考点七、东汉的兴亡,建立时间: 都城: 建立者: 前期: 中期以后: 后期

13、:,时间:184年 领导者:张角 特点:有组织有准备 结果:失败 影响: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公元25年,洛阳,刘秀(光武帝),出现了“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爆发黄巾起义,6、知道司马迁和史记;知道造纸术的发明对传播文化的作用;讲述张仲景和华佗的故事。,东汉,改进造纸术,东汉 末年,东汉 末年,麻沸散、五禽戏,外科圣手,医圣,伤寒杂病论,西汉末年,起源于古印度的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东汉时,道教在民间兴起。主张炼丹以求长生和成仙。,宗教,考点八、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司马 迁,已经掌握了造纸的基本方法,全面阐述中医理论和治疗原则,奠定

14、了中医治疗学基础的著作是( ) A丹经 B九章算术 C伤寒杂病论 D本草纲目,史记的记载是我们研究黄帝的重要资料。司马迁著史记时,游历各地,搜集民间关于黄帝的传说,考证文献记载,辨别文献真伪,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表明( ) A史记中关于黄帝的记述具有唯一性 B传说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历史真实 C口头传说不足以印证历史 D文献记载没有参考价值,中考链接,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 ),A寺院建筑的中国化 B佛教文化的传播与发展,C文化传播者的坚韧 D雕塑艺术的古朴与精湛,中考链接,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秦的兴亡,汉朝大一统,丝绸之路,东汉的兴亡,秦汉文化,科技成就,思想文化,张骞通西域,路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秦的建立,秦的暴政,秦末起义,文景之治,汉武帝大一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