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季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第19课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教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179841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春季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第19课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年春季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第19课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年春季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第19课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教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年春季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第19课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教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年春季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第19课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教案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春季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第19课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教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春季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第19课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教案 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第19课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通过万隆会议、“非洲年”、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等史实,知道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和亚非拉国家为捍卫国家主权、发展经济所进行的斗争。1掌握万隆会议的召开情况,知道非洲独立的成果、掌握拉丁美洲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的情况。2通过学习,要使学生认识到二战后亚非拉国家的独立,是促使西方殖民体系土崩瓦解的根本原因。3要注意体会亚非拉人民为争取国家独立、民族振兴和促进国家发展所付出的努力和爱国的热忱。重点:万隆会议;非洲独立浪潮。难点:殖民体系的崩溃。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兴起,众多殖民地的独立敲响了殖民统治的丧

2、钟。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亚非两大洲已涌现出30个独立国家。这是几百年来国际关系史上一个空前未有的变化,它为亚非国家独立自主地召开一次大型国际会议创造了条件。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9课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来了解这段难忘的历史。一、万隆会议史料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的独立形势。史料21955年4月1824日,会议冲破了重重障碍终于在万隆隆重召开,代表着占世界面积将近1/4和世界人口约2/3的29个亚非国家共计34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并有5个国家派代表团列席了会议。亚非会议是一个历史性的伟大创举,正如印尼总统苏加诺所指出的,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的有色人种的洲际会议,是世界历史的新的起点。 史料3

3、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言。史料4历时7天的万隆会议,冲破了帝国主义的阻挠和破坏,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性成就。它首先集中体现在会议一致通过的亚非会议最后公报上面。公报共包括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附属地人民问题、其他问题、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等7个方面。 教师:结合材料和教材,分析万隆会议召开的背景。学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越来越多的亚、非国家取得独立,他们面临巩固政权、发展经济的共同问题。教师:万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学生:时间:1955年。地点:印度尼西亚的万隆。教师:中国为万隆会议起到了什么作用?学生: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教师:

4、万隆会议取得了哪些成果?其成功召开产生了什么影响?学生:成果:通过了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形成了“万隆精神”。影响:标志着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二、“非洲年”1指导学生回忆旧知识并讨论:非洲长达五个世纪的殖民灾难最早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此后,可恶的欧洲殖民主义强盗从事过哪些令人发指的罪恶活动?学生:15世纪,葡萄牙殖民主义者在开辟新航路的过程中,最早踏上非洲大陆,此后西方殖民主义者接踵而来。其罪恶活动有始于16世纪的黑奴贩卖活动,19世纪末掀起的瓜分狂潮,实行种族隔离政策等。2教师:指导学生观察非洲独立进程图(截至2000年),让学生指图说明二战后非洲民族

5、独立的大致状况。(1)1951年,利比亚宣布独立。1952年,埃及赢得真正独立。1962年,阿尔及利亚人民经过长期的民族解放战争,推翻了法国的殖民统治。(2)20世纪六七十年代,非洲独立运动进入高潮,其中仅1960年就有17个国家独立。(3)1990年3月,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三、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1古巴独立教师:展示卡斯特罗的照片。史料卡斯特罗。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概述古巴怎样摆脱美国的控制走向独立的?学生:1959年,在卡斯特罗的领导下,古巴通过武装斗争,推翻美国扶植的独裁政权,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2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区主权史料1沟通两洋的巴

6、拿马运河。教师:结合史料及所需地理知识,概况巴拿马运河的地位。学生:巴拿马运河位于巴拿马共和国中部,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史料2巴拿马运河位于巴拿马共和国中部,纵贯巴拿马海峡 。运河使太平洋和大西洋沿岸航程缩短了1万多千米。可通5万吨海轮。通过运河需要89个小时,平均每天有40多艘船只通过。1903年,美、巴签订巴美条约,美国获得开凿运河和“永久使用、占领和控制”运河及运河区的权利,巴拿马运河成为美国控制下的“国中之国”。1920年,美国开凿运河正式开放,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共获利450多亿美元,而巴拿马仅得11亿美元。史料3教师:巴拿马人民为收回运河主权,采取了哪

7、些斗争?学生:(1)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巴拿马不断爆发群众性的反美运动,要求收回运河区主权。(2)1977年,巴拿马与美国签订条约,收回了运河区的海关、邮政、司法等主权,并参与运河的管理和营运。(3)1999年底,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全部主权。教师:(强调)二战后,拉美人民斗争的主要特点是反对美国的控制,斗争的主要目的是捍卫民族主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饱受殖民侵略和奴役的国家和人民为了争取民族独立而奋起斗争。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了第一次亚非会议。在非洲,埃及推翻了英国扶持的封建王朝,阿尔及利亚人民获得独立,1960年被称为“非洲年”,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在拉丁美洲,古巴人民推翻独裁政权,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巴拿马从美国手中收回运河区的全部主权。亚非拉的历史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第19课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一、万隆会议1概况: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万隆精神”2意义: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二、“非洲年”埃及、阿尔及利亚、非洲年;纳米比亚三、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1古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2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区主权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