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 第1框 坚持依宪治国教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179551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春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 第1框 坚持依宪治国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年春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 第1框 坚持依宪治国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年春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 第1框 坚持依宪治国教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9年春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 第1框 坚持依宪治国教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春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 第1框 坚持依宪治国教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春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 第1框 坚持依宪治国教案 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坚持依宪治国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宪法在国家生活中的崇高地位,树立宪法至上的理念;体会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基本制度、国家机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的规定,懂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国家认同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能力目标感受宪法权威,提高守法、护法能力;自觉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知识目标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效力和法律权威,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理解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教学难点: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

2、本法,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以检察官侯亮平的调查行动为叙事主线,讲述了检察官们步步深入,查办国家工作人员贪污受贿犯罪的故事。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央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已有一百多名省部级及以上官员被调查。这份打虎成绩单给我们什么启示?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宪法的构成活动一:畅所欲言话中国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谈谈对我们国家的认识,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直接导入坚持依宪治国主题内容的学习。1阅读教材第18页“运用你的经验”中提出的问题。2我们都是中国人,但是,对于我们国家,你了解多少呢?你觉得其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是什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

3、畅所欲言,看看谁了解的最多。3教师将最根本、最重要的内容记录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我们国家为什么是这样的?这是谁规定的?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归纳:我们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制度,而这些基本的国家制度,这些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都是由我国宪法规定的。活动二:宪法知识知多少设计意图:通过展示我国现行宪法目录,介绍现行宪法产生前对这部宪法草案进行的全民大讨论,引导学生理解现行宪法充分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了解民主立法原则。1阅读教材第19页“探究与分享”栏目。2引导学生思考:从宪法目录中你能看出什么?我国为什么要对宪法草案进行规模空前的全民大讨论?学

4、生分小组讨论,并展示成果。教师归纳:从宪法目录可以看出,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从全民大讨论可以看出,现行宪法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集中反映。因此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目标导学二: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活动三:维护宪法权威1阅读教材第19页“阅读感悟”中的材料,初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2引导学生回顾前一个“探究与分享”栏目的结论,从宪法与人民共同意志的关系角度,来理解引用的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深刻意义,切实领会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护宪法实施的重要性。3引导学生从反面思考:如果宪法没有权威,受到漠视,结果会怎么样?活动四:根本的活动准

5、则1让学生大声齐读宪法的法条,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这条法律规定的意味。2引导学生思考:怎样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有没有哪个人、哪个组织可以例外?教师归纳: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就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就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任何个人、任何组织,包括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3作为领导人民制定宪法的中国共产党,和宪法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请看下面两种不同的观点。正方:中国共产党应该和其他政党、团体、组织一样,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反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中国共产党可以不受宪法的约束。4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讨论,整理课

6、前准备的材料,鼓励学生积极展开辩论。5教师在学生辩论后,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点总结。归纳总结:根本的活动准则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集中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目标导学三: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活动五:探究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1猜谜游戏,进入学习。2

7、首先进行一个猜谜游戏,谜语是:排行我老大,国法之根本;子由母产生,冲突我有效。请问谜底是什么?提示:宪法。3如果把所有的法律比作乐队,宪法就是乐队的指挥;如果把所有的法律比作一支军队,宪法就是这支军队的最高统帅。这句话说明了什么?提示:宪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活动六:不同法律的“对话”1阅读教材第2021页“探究与分享”栏目,表演“对话”。2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学习宪法的序言及总纲和其他法律的第一部分,为“对话”做好相应准备。3课堂进行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对话”,教师作为主持人,引导各小组学生就宪法和其他法律的不同地位进行充分的交流。归纳总结:明确宪法作为国家的

8、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活动七:规定的内容不同1阅读教材第22页“探究与分享”栏目。2教师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课前查阅宪法和其他相关法律,为填写表格做好准备。3学生对照宪法和其他相关法律,认真填写表格,并思考宪法规定的内容与其他法律规定的内容有什么不一样。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达成共识: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刑事、民事、行政等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活动八:劳动教养制度的废止设计意图:通过介绍劳动教养制度的废止,引领学生思考背后的原因,懂得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

9、触,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1阅读教材第22页“阅读感悟”栏目。2引导学生思考劳动教养制度被废止的原因以及这一举措的意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归纳总结:“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总结:最高的法律效力内容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效力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制定和修改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一方面使得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另一

10、方面可保障宪法的长期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教师总结: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三、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宪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白了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懂得中国共产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的道理。3板书设计4教学反思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为本单元的重点内容。学好本课要用好比较法,对宪法和普通法律进行比较,从而明确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同时要借用典型案例加深理解,做到用所学的知识理解、分析具体案例,从而提高对宪法的认识,增强宪法观念,自觉维护宪法。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