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A文】考研政治马哲重要知识点汇总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3178018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A文】考研政治马哲重要知识点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9A文】考研政治马哲重要知识点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9A文】考研政治马哲重要知识点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9A文】考研政治马哲重要知识点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9A文】考研政治马哲重要知识点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A文】考研政治马哲重要知识点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A文】考研政治马哲重要知识点汇总(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考研政治马哲重要知识点汇总(一)1、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是人们对世界的根本观点,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为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提供根本准则和一般方法论。2、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或物质与意识、精神与自然界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因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而必须回答的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哲学中基本派别的依据,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

2、一性的不同回答区分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人类实际生活中的基本问题,它普遍存在于人类的实际生活并决定着人们思想和行动的出发点和方向。意识的本质:(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就同其物质器官的关系来说,意识是人脑的机能;(2)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就同客观外界的关系来说,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人脑是意识的器官,但不是意识的源泉。在意识中体现了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关于龙的形象,自古以来就有“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说法,这表明:A.观念的东西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B.一切观念都是现实的模仿C.虚幻的

3、观念也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D.任何观念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其物质原形AD(20RR年多选题第17题)。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唯物主义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物质决定意识,它是第一性的;意识不能脱离物质而存在,它是在物质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物质的反映,是第二性的。所以唯物主义既是一元论的,又是可知论的。它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三种形态。(2)唯心主义主张精神是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精神的产物,是第二性的。它是对物质与意识关系的一种歪曲反映。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态。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

4、征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从而创造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崭新的哲学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是它的阶级性,公开声明它是为无产阶级利益服务的,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二是它的实践性,认为以往的哲学都是解释世界的哲学,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是改造世界的哲学,还具有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特点,是阶级性、实践性、科学性和革命性的高度统一。5、两种历史观的对立历史唯物主义(亦称唯物史观)和历史唯心主义(亦称唯心史观)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惟一标准:凡是认为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社会

5、意识是第二性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属于历史唯物主义;凡是断言社会意识是第一性的、社会存在是第二性的、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属于历史唯心主义。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缺陷在于:(1)它们至多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考察产生这些动机的物质原因。(2)没有客观地说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只承认杰出人物的作用,否认人民群众的作用。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世界统一于物质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7、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1)马克

6、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革命现代科技革命证实、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科技革命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提出新的研究课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给现代科技革命以科学实践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给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以借鉴。(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既对立又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反对科学主义,但重视科学发展和科学精神,反对抽象人本主义,但重视人文精神和人的主体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注意到现代西方哲学中某些合理的有启发的东西,力求在当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基础上,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达到更完美的统一。(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毛泽东哲学思想和邓小平哲学思想是

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和发展,但就其理论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来说,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党的十R大”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同志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过程中,提出的重大理论成果。8、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物质是对一切可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不能把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同具体的物质形态及其结构、属性混为一谈;(3)这种客观实在独立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能够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即物质是可认识的。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的二元论;坚持了可知论,反对不可知论;反对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8、的物质观与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是辩证统一的。9、物质与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承担者,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和根本属性,它包括一切变化和过程。物质和运动具有不可分性。物质运动的形式是多样的,它们互相区别,又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换。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世界观;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世界观。10、运动与静止唯物辩证法认为,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1)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区分事物,才能理解物质的多样性;静止是运动的量度和环节,不承认静止,运动无法衡量,也无法理解运动。(2)运动和静止是相互渗透的。动中有静,静中

9、有动“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A.静不是动,动不是静B.静中有动,动中有静C.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D.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B(20RR年单选题第1题)。(3)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这一论断的含义是A.变是世界的本原B.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C.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D.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C(20RR年单选题第1题)。否认运动及其绝对性,是形而上学世界观;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会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它们都从不同方面割裂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11、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又是与时空观相统一的。物质运动就是通

10、过时间持续性和空间广延性的变化体现出来的。时间、空间和物质的关系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物质是时空的内容,时空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不能脱离内容,是内容的表现。时间、空间和物质运动不可分割。作为物质运动存在形式的时间具有相对性最近,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利用一台粒子加速器,让两束原子在一个圆环轨道上做高速运动,发现这些原子自身的时间确实比外界时间慢了。这项实验进一步证明了作为物质运动存在形式的时间具有A.客观性B.有限性C.相对性D.一维性C(20RR年单选题第2题)。12、实践构成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实践是人们实现某种主观目的的活动,它是人的生命之根和立命之本。从人与动物的区别

11、看,“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C.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D(20RR年单选题第1题)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从而使自己成为“社会存在物”。实践构成了人类的特殊生命形式,即构成人类的存在形式。实践具有物质性、直接现实性、社会历史性等特点,具有变革自然的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三种形式。相对于意识而言,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它具有直接现实性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来自

12、企业的学员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这位企业家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这句话表明了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A.普遍有效性B.客观规律性C.主体能动性D.直接现实性D(20RR年单选题第3题)。13、实践的主体、客体及其相互作用一方面主体根据自觉的目的和计划,运用物质的、知识的和语言的工具或手段,能动的改造、认识、利用和欣赏客体;另一方面,客体本身的状况和规律又制约和限定着主体的一切活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这种限制与超越的关系或限制中的超越,就是主体与客体互相作用的实质。人把握物质世界

13、的实践环节主要包括:实践决策、实践目标的制订、实践的组织与管理、实践结构的检验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是在实践的运行过程中实现的,其基本环节有A.区分实践活动的主体与客体B.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C.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借助手段作用于客体D.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进行反馈调节BCD(20RR年多选题第17题)。14、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在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分化与统一的过程中,又同时形成了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分化与统一。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都属客观实在。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自然的“人化”过程同时就是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及其统一,

14、构成了人类世界。自在世界构成了人类世界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人类世界形成之后又反过来制约天然自然,不断地改变自在世界的界限;天然自然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转化为人化自然,人化自然又不可避免地要参与到整个大自然的运动过程中。15、意识的产生、本质和能动作用意识是物质世界高度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所特有的反映形式。意识在本质上是物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不是物质本身。从物质器官看,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器官,但不是意识的源泉。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对意识决定作用的前提下,又承认意识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

15、先富脑袋”,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B(20RR年单选题第1题)。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十分巨大的,但它的发挥又是有条件的,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人工智能在本质上是对人的思维的模拟,并不就是人的智能本身,更不会超过人的智能。考研政治马哲重要知识点汇总(二)16、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关于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元论承认世界有统一的一个本原,世界统一于物质(唯物主义观点)或者世界统一于精神(唯心主义观点);二元论认为物质和精神同为世界的本原,即世界有两个本原。唯物

16、主义认为,世界上复杂多样的各种现象都是物质世界自身的表现,世界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要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17、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联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的特点。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的普遍联系及系统性能帮助我们正确地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使我们正确地开展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据媒体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学家利用互联网技术做了一次实验,证明只要通过“电子邮件的6次信息接力”,一个人就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联系上。这表明A、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