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A文】高考(广东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3174266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A文】高考(广东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7A文】高考(广东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7A文】高考(广东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7A文】高考(广东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7A文】高考(广东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A文】高考(广东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A文】高考(广东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_81-优质适用文档】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B20KK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语文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姓名和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信息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

2、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驰骋/聘请饶恕/夙愿塞翁失马/敷衍塞责B瑕疵/遐想遏止/摇曳是否/臧否C诽谤/磅礴洗涤/嫡亲累积/劳累D渗透/掺杂俯仰/辅导屡见不鲜/鲜为人知【答案】A【剖析】此题分别考查对形近音同(或音异)、形异音同(或音异)、多音多义的汉字读音的辨识。分析时,可用排除法。【考

3、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与连篇累牍的电视剧本身相比,剧中翻书的动作、人物的坐姿等,只是一些细节。然而,令专家如鲠在喉、遭观众调侃的,正是其中与历史常识相冲突的文化“倒刺”。梳理这些细节,无论是将死后谥号、庙号当作生前名号,还是“早产”的线装书、字画、历史事件等,其中的知识性错误都不难发现。只要多一些检查环节,多一些细节上的较真,在文化产品正式推向受众之前做好知识核查,诸多类似笑话或许是可以避免的。A连篇累牍B如鲠在喉C梳理D受众【答案】B【剖析】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来分辨,做出判断。B望文生

4、义。【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贝母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鳞茎具有止咳化痰、清热散结的神奇功效,常常采集起来,加工成药材。B此次环境保护法修订,历时两年,前后经过了多次审议,如今终于定稿,在环境优先于经济的原则上已达成一致并写入法律。C一段时间以来,汉字书写大赛、非遗保护等文化现象引人注目,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已越来越为国人所认知。D马尔克斯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不仅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以及拉美“大学爆炸”的先驱,还是记者、作家以及电影工作者。【答案】C【剖析】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

5、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A项,成分残缺。B项,表意不明。D项,结构混乱。【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然而,我们的大脑对音乐的感知却不是这样。所以要有交响乐,也正是这样的“和声”才使得我们这个世界充满趣味。例如管弦乐的合奏,音波虽然混合,但是管乐声和弦乐声仍然保持各自的特点。物理学家们长期热衷于研究的现象都是整体等于所有部分的加合,声音就是这样的。整体可以大于部分之和,这一事实现在对大多数人来说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了,但是曾经让物理学家们感到非常窘困。虽然管乐声和弦乐声独立地进入我们的耳朵,但是这两种声音

6、的“和声”对我们的情感所产生影响却远远大于这两种乐器的单独作用。ABCD【答案】D【剖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5-9小题。刘敞,字原父,临江新喻人。举庆历进士,廷试第一。编排官王尧臣,其内兄也,亲嫌自列,乃以为第二。通判蔡州,直集贤院,判尚书考功。奉使契丹,素习知山川道径,契丹导之行,自古北口至柳河,回屈殆千里,欲夸示险远。敞质译

7、人曰:“自松亭趋柳河,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译相顾骇愧曰:“实然。但通好以来,置驿如是,不敢变也。”顺州山中有异兽,如马而食虎豹,契丹不能识,问敞。敞曰:“此所谓驳也。”为说其音声形状,且诵山海经、管子书晓之,契丹益叹服。使还,求知扬州。扬之雷塘,汉雷陂也,旧为民田。其后官取潴水而不偿以它田,主皆失业。然塘亦破决不可漕,州复用为田。敞据唐旧券,悉用还民,发运使争之,敞卒以予民。天长县鞫王甲杀人,既具狱,敞见而察其冤,甲畏吏,不敢自直。敞以委户曹杜诱,诱不能有所平反,而傅致益牢。将论囚,敞曰:“冤也。”亲按问之。甲知能为己直,乃敢告,盖杀人者,富人陈氏也。相传以为神明。敞以识论

8、与众忤,求知永兴军,拜翰林侍读学士。大姓范伟为奸利,冒同姓户籍五十年,持府县短长,数犯法。敞穷治其事,伟伏罪。未及受刑,敞召还,判三班院,伟即变前狱,至四五,卒之付御史决。敞侍英宗讲读,每指事据经,以讽谏。时两宫方有小人间言,谏者或讦而过直。敞进读史记,至尧授舜以天下,拱而言曰:“舜至侧微也,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帝竦体改容,知其以义理讽也。皇太后闻之,亦大喜。积苦眩瞀,屡予告。帝固重其才,每燕见他学士,必问敞安否;帝食新橙,命赐之。疾少间,复求外,以为汝州,旋改集贤院学士、判南京御史台。熙宁元年,卒,年五十。(选自宋史刘敞传,有删节)【注】潴:蓄积。傅致:

9、罗织。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素习知山川道径素:向来B将论囚论:讨论C持府县短长持:挟制D卒之付御史决决:判决【答案】B【剖析】这类题的解题方法一般有三种:根据已掌握的实词知识直接判断;其次是联系学过的课文知识加以辨析;其三就是运用替代法,把提供的词义置放于句子中,然后根据语境判断正误。【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6填入下列句子“口”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编排官王尧臣,其内兄也,口亲嫌自列,乃以为第二伟即变前狱,至口四五,卒之付御史决敞侍英宗讲读,每指事据经,口以讽谏A且则所B以于因C且则因D以于所【答案】B【剖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常见虚

10、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辨析能力。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B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C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D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答案】C【剖析】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

11、(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找虚词、察对话、依总分、据修辞、对称、反复、辨句式。【考点】能为文言文断句。能力层级为运用E级。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雷塘曾被官府征作其它用途,刘敞经过努力,将它归还给百姓,B刘敞曾经在扬州和永兴军等处任职,为当地做了不少实事。C范伟多次犯法,在刘敞的审理下伏罪,但刘敞被召还之后,他马上翻供。D当皇帝不听其他大臣进谏时,刘敞犯颜直谏,用一身正气折服了皇帝。【答案】D【剖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D项表述与原文内容不符,由原文“时两宫方有小人间言,谏者或讦而过直”大意可知,应是刘敞

12、的意见与执政者不合,而皇帝采纳了刘敞的意见。所以选D。【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4分)甲知能为己直,乃敢告,盖杀人者,富人陈氏也。(3分)(2)契丹人为什么对刘敞表示叹服?请结合具体事例加以说明。(3分)【答案】(1) 本来有大路可走,用不了几天就可以抵达中京,为什么要这么走呢?王甲知道刘敞能为自己平冤,才敢告发,原来富人陈氏是杀人凶手。(2) 刘敞对契丹道路了如指掌;刘敞不仅能认识驳这种怪兽,还能描述怪兽的声音和模样,熟知古书。【剖析】此题

13、考查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及筛选信息的能力。(1) 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2)此题可根据答题区间第二段,根据刘敞出使契丹时做的两件事加以概括即可。【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10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望江怨送别清万树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愁云清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注杪:树梢。(1)这首词的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送别场景?(3分)【答案】江水渺茫,扁舟远去,愁云惨淡低垂,帆船在飘荡中越来越远。作者采用了以景衬情的手法,淋漓尽致的表现了离别时难舍难分的缠绵婉恻的情景。【剖析】先抓住

14、主要景物,然后再概括景物营造氛围特点及运用的表现手法。综合起来可得出离别时难舍难分的缠绵婉恻的场景。【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怎样理解“怪人催去早”?请结合全词分析。(4分)【答案】残阳即将落去,责怨人们催促的太早。该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斜阳不愿离去而责怨人催促的情绪,词人以残阳来暗喻自己,抒发了作者与友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的缠绵之情。全词虽没有一句言离别,却以景衬情的手法、以含蓄蕴藉的语言将景和情表达的韵味十足。【剖析】此题可结合分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答出作者与友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的缠绵之情即可。【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

15、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1)子曰:“ , 。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2)开荒南野际, 。 ,草屋八九间。(陶渊明归园田居)(3)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 。(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4)元嘉草草,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答案】(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2)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3)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4)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剖析】此类“名句默写”题目要注意通假字与较难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