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中小学英语补习班班级工作计划小学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3169186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中小学英语补习班班级工作计划小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中小学英语补习班班级工作计划小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中小学英语补习班班级工作计划小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中小学英语补习班班级工作计划小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中小学英语补习班班级工作计划小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中小学英语补习班班级工作计划小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中小学英语补习班班级工作计划小学中小学英语补习班班级工作计划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一、学习情况分析(知识、能力、学习习惯等) 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 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 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 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 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 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本教材以四年级儿童不断扩大的社会生活为主线, 以关注每一个儿童的 成长为前提, 以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

2、体人格为标,以体现与人为本的现 代教育价值取向为理念; 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环境、社会活 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 获得对现代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能力;在感悟 和体验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逐步 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所必须具备的道德观、价值观及相应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以四年级儿童不断扩大的社会生活为主线, 以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 为前提, 以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为标的,以体现育人为本的现代 教育价值取向为理念, 引导学生通过以自己的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环境、社会活 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 获得对现代社会生活的

3、积极态度和参与能力;在感悟 和体验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逐步 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所必须具备的道德观、价值观及相应的良好行为习惯。 三、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团 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2)指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 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 (3) 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的道德 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2、行为与习惯目标: (1) 初步了解个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

4、系。了 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 意义。 (2) 知道一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 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懂得和平与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愿望。 3、知识与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逐步建立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 知道同情和帮助残疾人是一个 人的良好品德的体现, 并养成主动关爱处境困难或者不幸人的行为;知道自己是 集体中的一员,关心集体、参加集体活动、维护集体荣誉承担义务,了解家乡环 境问题,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了解民风民俗及对人们的影响,抵 制不良风气和迷信活动,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培养对家

5、乡的热爱之情;了解 交通发展的状况,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体会电视、网络等媒体与 人们生活的关系,了解办一张报纸的基本方法,学会合作办小报,了解通信的发 展,知道现代通信的种类和方式,学会常用的通信方法。 四、教学措施 1、根据新课程的教学要求,要运用好教材。要做到“删减、替换、补充” 。 , 教材是为学生提供的案例.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注意理清教材的思路,把握教 材的教学主题。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教材提供的教育主题为基础,引导学生去学 习,去探究。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方式来看待世界,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看法。 2、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教师在教 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 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 使学生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3、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发展的启蒙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儿童发 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要采用他们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引 导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4、采取以客观社会为基础与学生为主体的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 在自主活动中自我体验感悟,探究发现训练技能,养成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