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繁昌县八年级物理上册 3.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新版)沪科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168279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繁昌县八年级物理上册 3.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新版)沪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安徽省繁昌县八年级物理上册 3.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新版)沪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安徽省繁昌县八年级物理上册 3.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新版)沪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省繁昌县八年级物理上册 3.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新版)沪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繁昌县八年级物理上册 3.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新版)沪科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项目内 容课题3.1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共1课时,第1课时)修改与创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而真空不能传声。3、知道声音的传播过程。过程与方法 运用观察和实验来探究声音产生的实质,以及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通过学习活动达到: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抽象能力。2、使学生掌握初步的研究问题的能力,培养认真、科学、严密的操作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中师生互动,利用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学习科学探究方法,逐步养成自觉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原理

2、的科学态度。2、通过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难点 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录音机和录有歌曲、瀑布声、琴声、电锯声的录音带;音叉、用线悬挂的泡沫塑料球;小闹钟。学具:橡皮筋、小鼓、薄钢尺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播放流水声、动物的叫声、音乐引入课题。二、新课教学1、声音的产生学生实验:发出“啊”的声音,同时用手接触喉咙,让学生说出感觉。学生实验:观察下列两种情况泡沫球跳动的情况:将悬吊着的泡沫球接触不发声的音叉。将音叉敲响,再使悬吊着的泡沫球接触音叉。学生实验: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槽里

3、的水面,可见水面的显著振动。学生实验: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敲击鼓面,使其发声,观察纸屑的运动。总结。2、声音的传播同学们听到远处的声音,这个声音是怎样传播过来的呢?实验猜想:声音要传播出去,可能需要什么东西来做媒介。我们已经知道振动的物体能发声,振动物体通过什么把振动传给我们的耳朵引起听觉呢?气体能够传声:以“听到飞机声”为实例。实验:将一只音乐芯片放在玻璃钟罩内,可清楚地听到铃声。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钟罩内的空气,音乐声有什么变化? 实验结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大家已经知道了气体能够传声,那么固体和液体是否也能传声呢?请同学们设计说明。引导学生列举事例或通过实验来证明。在实验和大量事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可以在气体中传播,还可以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3、声音的传播速度播放一段有关声速的录像。让学生了解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阅读教材中“常温下声音在常见物质里的传播速度”表,记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三、测试与小结(1)课堂小测试。(2)测试反馈,师生共同讲评。(3)请学生小结本节所学内容。四、布置作业 课本P39作业第2、3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