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穿水产品安全六大谣言.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168165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2.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揭穿水产品安全六大谣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揭穿水产品安全六大谣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揭穿水产品安全六大谣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揭穿水产品安全六大谣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揭穿水产品安全六大谣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揭穿水产品安全六大谣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揭穿水产品安全六大谣言.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揭穿水产品安全六大谣言TOP1【“避孕药催肥黄鳝”传言被推翻】十多年前,“避孕药催肥黄鳝”的传言就开始流传,期间虽有专家跳出来质疑,但人们宁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和传言相比,专家为黄鳝正名之路显得异常崎岖和艰难。缘起 一篇报道引发的传言黄鳝肉嫩味鲜,营养价值丰富,民间有“小暑黄鳝赛人参”的说法。但是,自1998年开始,黄鳝就背上了“有害人体健康”的恶名,这一切源于貌似和黄鳝八竿子都打不到边的东西避孕药。首次将黄鳝和避孕药联系在一起的,是某媒体于1998年刊发的一篇报道。该报道称,重庆一养殖户向记者报料,其在黄鳝饲料中添加避孕药,使黄鳝长得又肥又大。“避孕药催肥黄鳝”的传言就此诞生。此后,各大媒

2、体相继跟进报道,使得该传言犹如长了翅膀一样,散布到了全国各地。时至今日,该传言依旧历久不衰。在网上,南方日报记者以“黄鳝 避孕药”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相关新闻铺天盖地,时间纵度达10多年之久。类似“市场上的黄鳝都是用避孕药喂大的?”的问题更是数不胜数。有网友还以资深人士教导他人如何选购黄鳝:“喂了避孕药的黄鳝长得快长得粗,所以尽量不要买太粗的。”求证 50万元悬赏无人能领记者检索相关新闻发现,虽然很多人都在传播“避孕药催肥黄鳝”这一说法,但都没有提供确实的证据来支撑。部分报道提到了为什么要给黄鳝喂避孕药,原因主要有二:一是黄鳝雌雄同体,避孕药可以让黄鳝从母的变公的,公的好卖;二是雌黄鳝一产卵肉质

3、就不好了,避孕药可以让它不产卵。据悉,2000年6月成都市多名黄鳝批发商联名悬赏10万元,凡是提供采用避孕药催肥黄鳝详情的,一经查证属实,即予现金奖励。消息刊出后,关注者众,批发商们还追加了50万元悬赏,但时至今日,大奖仍然无人能领。与此同时,黄鳝被一些人拒绝摆上餐桌,并与儿童性早熟挂上了钩,上升到了食品安全的层次。2001年,38名江苏的全国人大代表还将其作为“食品安全第一案”写进了人大议案。真相 避孕药增加黄鳝死亡率在农业部黄鳝行业专项首席专家杨代勤看来,传言之所以兴起,有其产生的根源。“2000年以前,黄鳝养殖技术不太成熟,一些小养殖户的黄鳝养不大,或者容易死,就病急乱投医,有些人想到了

4、投放避孕药催长,传言就是这样起来的。”对于杨代群的说法,有水产行业媒体人士对记者表示,以前确有其事,但养殖户在实践中发现,黄鳝服用避孕药的效果并不好,完全得不偿失,所以根本没人再这么做。“避孕药催肥黄鳝是一个天大的谎言,业内人士都知道,但传了这么久,还愈演愈烈,大家都不相信真话。”据了解,1998年人工网箱养鳝技术刚起步的时候,湖北、江西有些养殖户,在黄鳝快怀卵时,为了给黄鳝“避孕”,使用过避孕药。但是效果适得其反,不仅没避孕成功,还造成黄鳝大量死亡。而安徽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博士王永杰介绍,黄鳝幼龄全是雌性,经过性逆转,三年后变为雄性。雄性体大,雌性体小。而避孕药所含为雌激素,用避孕药催肥,从

5、生物学角度讲是站不住脚的,因为黄鳝要变成雄性才更肥大,雌激素只能让黄鳝更“母”更小。此外,黄鳝味觉很好,常常拒吃有异味的饲料,使用避孕药还会导致黄鳝抗病能力下降,增加死亡率。杨代勤曾经做过试验来验证了王永杰的观点。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激素的黄鳝,一个月内生长速度比不用激素的黄鳝快了大约10%,但在一个月后开始大批死亡。高剂量组死亡率高达90%,中剂量组70%,低剂量组50%,3种激素导致的结果基本相同。杨代勤分析,黄鳝吃了添加激素的饲料后,可能导致体内代谢紊乱,增加了身体脂肪的沉积,随之表现出抗病力差直至死亡的情况。原因 肥大只因多吃少动避孕药可以让它不产卵的说法也遭到驳斥。上海农科院周文宗博

6、士表示,黄鳝的密度每平方米超过4-5条,就不会产卵,而现在一般养殖密度都在每平米30条左右。在当前高密度养殖模式下,黄鳝不会排卵繁殖,也就没有必要使用避孕药来抑制排卵,促进生长。有养殖户表示,黄鳝瘦小或肥大取决于饵料是否充足、喂养时间是否足够长,人工养殖的黄鳝一般达到二两至半斤便可上市,不过也有养到一公斤以上的。“现在的黄鳝之所以变大,主要是因为饲料比以前好,有专门的鱼粉,里面添加些矿物质、蛋白质、维生素,而且饲料投喂量大,食物充足,少运动。”链接那些年,我们一起“被吃过”的避孕药关于黄鳝和避孕药的“绯闻”,一直闹了很多年,直至今日很多民众都没搞明白。而与避孕药挂上钩的食物不仅黄鳝,最有代表的

7、几样有黄瓜、虾和大闸蟹等,看看他们的绯闻背后的真相。黄瓜:顶上带花的黄瓜,被传出由避孕药催肥长大。但是,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王强表示,对于植物而言,能够对其产生效力的应该是植物激素,而避孕药属于动物激素,两者存在根本性的结构差异,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领域,这显然是“胡扯”。虾:据说,避孕药能抑制虾排卵,促进其生长,食用了避孕药的虾可多长肉,且个头大小相当。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辟谣称,虾的性成熟期是8-10个月,而养殖的商品虾,从种苗到成虾一般只需3-4个月,远未达到其性成熟期,根本就没有繁殖能力,无需避孕“节育”。大闸蟹:有传言表示,避孕药可以催长大闸蟹。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副所长王钦

8、东表示,螃蟹如果吃了避孕药,会导致暴死。大闸蟹的精华其实是蟹黄和蟹膏,吃了避孕药的大闸蟹性腺不发育,也就不会长出蟹黄来了。TOP2【被妖魔化的小龙虾】近年来,有网文屡屡宣称,小龙虾喜欢脏污环境、被用来清污、体内重金属超标,不能食用。那么,小龙虾是不是在越脏的水里长得越肥?小龙虾适合食用吗?带着疑问,本报“求证”栏目记者奔赴小龙虾主要养殖基地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湖北省潜江市调查,并采访有关部门和专家。疑问一:小龙虾喜欢脏污环境吗?调查:脏污环境下生命活力差,难繁殖不少网友认为,小龙虾经常在污水沟被发现,这是否说明小龙虾喜好栖息在脏污环境中。事实是否如此?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养殖室主任唐建清告诉记

9、者,他们所做的实验显示,在小龙虾面前放置腐蚀性食物及新鲜食物,小龙虾选择腐蚀性食物与新鲜食物的比例为110。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副教授黄成给记者演示了一个“迷宫实验”:将一个2米长的Y形水槽加满清水,水槽左前端放置一块沾满氯化铵(脏水中常见物质)溶液的海绵,右前端放置一块沾满清水的海绵。随后他将一只小龙虾放在水槽后端,当虾沿着水槽爬至前方路径交界处时,经左右试探,最终选择爬往右端的清水水槽。“以污水沟里一捞就捞到,清水里捞不着来判定小龙虾喜欢栖息在肮脏环境里,是不科学的。”黄成说,清水里生长的小龙虾活力强,没工具很难捕捉,而污染环境下的小龙虾生命活力很差,难繁殖。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舒

10、新亚认为,由于小龙虾耐受性较强,能在污水中生存,但小龙虾生长过程中要脱七八次壳,环境不好小龙虾就不脱壳,长不好。很多养殖户以前不注意水环境,用浅水、脏水养,小龙虾产量很低;后来注意用深水、好水养,产量就增加了。市面上卖的小龙虾会不会是排水沟的虾呢?江苏省盱眙县淮河北路一家水产批发市场的水产商贩告诉记者:“小龙虾是夜里捕白天收,活虾打包加冰发往各地,有的物流要走三四天。地沟虾闷一天就死,批发商谁敢贩卖?”江苏省疾控中心食品安全与评价所主任医师袁宝君表示,小龙虾养殖需要保持水体相对稳定,pH值在6.58之间,水体如严重污染会影响小龙虾生长,传言称小龙虾可用于水体清洁、清除腐化物质等,是不成立的。疑

11、问二:小龙虾体内重金属超标吗?调查:在重金属超标时无法脱壳成活“其实,小龙虾对重金属十分敏感,在重金属超标的水体,小龙虾无法成功脱壳、无法成活。重金属具有可积累性,自然界中食物链越高端的生物对重金属的积累越多。小龙虾以水草等原初生物为食,处于食物链的底端,对重金属的积累低,正常养殖下,重金属残留不会超标。”舒新亚对记者说。江苏省海洋渔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一般生物吸附重金属的能力很低;对于重金属在体内的积累,小龙虾和大多数生物差异不大。“去年我们抽取了200多批次的小龙虾样本,在连云港、无锡、省级、国家级的检测机构进行异地检测全合格。今年计划抽检700批。”盱眙县水产技术指导站副站长孙骥告诉记者

12、。记者翻看连云港市水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最近出具的几十份盱眙龙虾检验报告显示,从不同养殖点抽取的小龙虾,依据农办质20128号文检测无机砷、甲基汞、氯霉素、孔雀石绿、土霉素、金霉素和硝基呋喃类代谢物等14项指标;同时,依据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对养殖水体的色臭味、总大肠菌群、甲基对硫磷、乌拉硫磷、铅、铬、汞、硫化物等13项指标进行底质检测和水质检测,结果显示,指标全都合格。疑问三:小龙虾被用于污水处理吗?调查:日本及国内未发现用小龙虾清污网文称,小龙虾最初是从日本带进来用于清污的,而且天津创业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就用小龙虾吸附污水中的重金属。舒新亚介绍说,小龙虾的中文学名叫克氏原螯虾,原产于

13、美国路易斯安那州;1918年引入日本;上世纪30年代由日本生物爱好者带入中国。小龙虾先在南京自然繁殖扩展,1974年进入湖北,目前我国除青藏高原外都有分布,主产区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淮河流域。日本大学生物资源科学部生物环境工学科副教授笹田胜宽告诉本报驻日本记者,从未听说用小龙虾净化污水一事,因为小龙虾需要在有土的水田和沟渠中挖洞筑巢,而储存城市污水的设备都是水泥和钢筋,根本不适合小龙虾生存。天津创业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邓彪表示,没听说有污水厂用小龙虾来处理重金属,创业环保公司管理的污水处理厂也从没有使用小龙虾吸附污水中的重金属。“一吨污水处理后的合格标准,国家有明确规定,计量单位非常精确。污

14、水厂的污水处理技术是综合使用生物、化学措施去除污水中所含的有机物,其中的生物措施一般是使用生物化学制剂除臭、去污、杀菌。”疑问四:外国人不吃小龙虾吗?调查:国外已有200余年的食用历史据介绍,小龙虾在一些国家已有200余年的食用历史。近年来,我国每年都会出口小龙虾。2011年,湖北出口小龙虾8686吨,江苏出口2457吨。出口的小龙虾食品以熟食为主,如虾仁、茴香整肢虾、辣粉虾,主要销往丹麦、瑞典、西班牙、英国、法国、美国、加拿大等国,欧洲市场上90%的小龙虾来自中国。潜江市华山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和莱克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分别获得了对美、欧、日、韩等国外市场的水产品自营出口权,产品通过了HACCP国际

15、质量监控体系认证、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许可、欧盟卫生注册、英国零售商协会认证,小龙虾产品可直接进入欧美超市。华山水产公司每年还处理废虾壳10万吨,生产的甲壳素用于食品加工领域,主要是制作保健品。针对传言所称用甲壳素去污,华山水产副总经理漆良斌表示,甲壳素的制作工艺复杂,加工成本高,不可能用来处理污水。莱克公司90%的产品出口欧盟和美国。莱克公司相关负责人修齐表示,截至目前,产品在美国、欧盟等地的检验合格率、通关率始终为100%。湖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检处处长王华全介绍,2011年,该局共抽检小龙虾11952吨,主要出口到欧盟、美国,检测项目包括微生物、重金属残留、兽药残留等,批次检测合格率为99.8%以上。2011年没有任何国家对湖北出口小龙虾的质量提出通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