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A版】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和答案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3168022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A版】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和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8A版】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和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8A版】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和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8A版】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和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8A版】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和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8A版】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和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A版】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和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81-优质实用版文档】初中物理竞赛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某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总路程为12m,已知它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4m/s,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6m/s,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4m/sB.4.8m/sC.5m/sD.6m/s2小梅帮妈妈做饭时,把一个质量为l00g的土豆放进盛满水的盆里,有90g水溢出,则()A.土豆会浮在水面上B.土豆会沉入盆底C.土豆会悬浮在水中D.无法判断3将一小石块和小木块抛入一杯水中,结果发现木块浮在水面上,而石块却沉入水中,就此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木块受到浮力,石块不受浮力B.石块沉入水中,所受浮力小于自身的重

2、力C.木块受到的浮力一定大于石块所受的浮力D.木块浮在水面上,所受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4如下图甲所示,将一挂在弹簧秤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图乙中能正确反应弹簧秤示数F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关系的图像是()A.B.C.D.5如图所示,将一长方体木块放入水平放置的圆柱形盛水容器中静止时,木块有1/4的体积露出水面,这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跟木块未放入水中时相比,增大了150Pa;若在木块上放一块铁块,使木块刚好全部压入水中,且木块没接触容器底部。A.木块的密度为0.4g/cm3B.则铁块的重力与木块重力之比是1:4C.则铁块的重力与木块重力之比是1:

3、5D.这时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跟木块未放入水中时相比,增加了200Pa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二、实验题6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_,并通过调整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能/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满足_的条件。(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将卡片_。(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

4、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能减少木块受到的_对实验的影响。(5)小华在探究活动结束后想到物体的平衡状态包括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如何探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二力平衡条件呢?小明提出了自己的实验方案: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钩码在_(水平方向/竖直方向/任意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读数_的现象,可以得出结论:物体静止时的二力平衡条件同样适用于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7如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过程。(1)根据图中情景可以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A是假设,是实验事实,是实验推论B都是实验事实C是实验事实,是实验推论D是实验事实,

5、是实验推论(2)每次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目的是_;记下小车最终停在水平面上的位置。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越_。(3)其中运动的小车在木板上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_。8实验中学物理课外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物体浸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型金属体(高度为10cm)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从圆柱体接触水面至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1)请将后4次实验计算出的浮力填入表格_;(2)依据表中数据,在右边的坐标系中画出浮力F浮与深度h关系的图象_;(3)通

6、过对图象的分析,你得到的结论是:_。9小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下图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1)分析图B、C、D,说明浮力大小跟_有关。(2)分析图_,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3)物体完全浸没在煤油中所受的浮力是_N。(4)小明还想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形状或浸没后的深度是否有关,选择其一简述实验方法_。三、填空题10从汉口开往北京的列车,晚上21:11开车,第二天早上7:21到达北京,两地间铁路线长1220Km,列车全程运行的平均速度是_Km/h。为庆祝这次提速,某乘务员买了一只绣球挂在正常行

7、驶的车厢顶棚上,一乘客看见绣球突然向前方摆动,说明列车正在_;若绣球突然向右侧摆动,说明列车正在_;高速列车设计成子弹头形,主要目的是为了_。11重50N的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当用5N的水平力向右推它时没有推动,物体所受摩擦力为_N;当将水平向右的推力增大到10N时,物体刚好由静止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的受摩擦力大小为_N,方向为_;当将水平向右的推力增大到15N时,物体沿推力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_N。12用5N的力握住重2N的玻璃瓶子悬空静止不动,若此时将手的握力增加到10N,则手与瓶子之间摩擦力的大小为_N;若再向瓶内加水,则手与油瓶之间摩擦力的大小将

8、_。(选填“增大”或“减小”“不变”)13一物体重40N,体积是5dm3,把它投入水中,物体静止后受到的浮力为_N。14如图,将同一物体分别放入a、b两种液体中,由图可知,物体在a液体中受到的浮力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b液体中受到的浮力。15一正方体铁块,在水下某深度时,上表面受到15N的压力,下表面受到20N的压力,则此时铁块受到的浮力是_N;当铁块下沉到某位置时,上表面受到的压力增大为20N时,下表面受到的压力是_N。16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10N,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p1;用细线拴一金属球,将金属球浸没在液体中,如图乙所示,容器对

9、桌面的压强为p2;将细线剪断,金属球沉到容器底部,如图丙所示,金属球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8N,p1:p2=5:7,金属球浸没在水中的浮力为_N,则金属球的密度为_kg/m3四、解答题17一个物体重2N,浸没在水中称重(弹簧测力计的示数)1.75N,浸没在某种液体中称重1.8N,求物体的密度和这种液体的密度。g取10N/kg18图甲是小勇研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体A下表面离水面的距离h的关系实验装置其中A是底面积为25cm2的实心均匀圆柱形物体,用弹簧测力计提着物体A,使其缓慢浸入水中(水未溢出),得到F与h的关系图像如图乙中实线所示(g取10N/kg)(1)物体A重为_N,将它放在水平桌面上时

10、对桌面的压强为_Pa.(2)浸没前,物体A逐渐浸入水中的过程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将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完全浸没时,A受到水的浮力为_N,A的密度为_kg/m3.(4)小勇换用另一种未知液体重复上述实验并绘制出图乙中虚线所示图像,则该液体密度为_kg/m3【MeiWei81-优质实用版文档】【MeiWei81-优质实用版文档】参考答案1B【解析】前一半的时间为,后一半的时间为,全程的总时间为2.5s,所以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v=st=12m2.5s=4.8m/s,故应选B【点睛】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而是总路程与总时间的比值。2B【解析】土豆受到的重力,由阿基米德原理

11、可知土豆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水的重力即,所以,由浮沉条件可知土豆会下沉,故应选B。3B【解析】一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浮力作用,所以石块和木块都受浮力,故A错误。根据浮沉条件可知,当受到的浮力小于自身重力时,物体会下沉,故B正确。由于不明确它们排开水的体积的大小关系,所以无法比较二者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故C错误。木块浮在水面处于静止状态,有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浮力等于自身重力,故D错误。所以本题应选B4A【解析】从金属块下表面开始进入水中起,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增大,所受浮力逐渐增大,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减小;当金属块完全浸没入水中后,再继续增大深度,排开水的体积也不再变化,所受浮力也不变

12、了,因此弹簧测力计示数也不再变化,所以只有A图像符合弹簧秤示数F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关系。【点睛】本题中金属块始终是在同一种液体中,所以整个过程要围绕着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所受浮力的大小变化特点。5D【解析】设木块的体积为V;木块重力为G1,铁块的重力为G2,水的密度为由得,当木块单独漂浮在水面上时,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因为木块漂浮,木块受到的重力等于浮力,即,所以木块密度为,A错;(2)当在木块上放一铁块,使木块刚好全部压入水中时,此时的木块和铁块整体处于漂浮,排开的水的体积等于木块的体积V,所以整体受到的浮力等于木块和铁块总重力,即,所以则铁块的重力与木块重力之比为:

13、,BC错误;(3)当时,压强增大了120Pa,则当时压强的增加量为P=120Pa34VV=160Pa,D正确,故选D。点睛:通过木块漂浮求出木块密度和水的密度关系;根据木块和铁块整体漂浮,浮力等于总重力,求得铁块和木块重力的比值关系;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强可以通过比值关系求得。6相反钩码的数量不能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剪成两半摩擦力竖直方向不变【解析】因为力的三要素为大小、方向、作用点,要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就要围绕着这三个因素分别进行,分别通过改变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观察研究对象能否保持平衡,以及在什么情况下保持平衡,保持平衡时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何特点,从而得出二力平衡条件。实验中卡片受到

14、的拉力大小是通过改变钩码的重力,改变作用给绳子的拉力大小的,所以改变钩码的数量可以改变拉力大小。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不能平衡。而平衡时,两边的绳子又在一条直线上,说明了两个力平衡必须满足“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条件。由于我们研究的是二力平衡的条件,所以要尽量减小其他力的影响。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时,木块受到桌面的摩擦力较大,对实验的影响较大,所以不如小华的科学。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是平衡状态的两种形式,二力平衡条件适用。7D使小车到达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远非平衡力(摩擦力)【解析】的情景是实验现象,由该现象可以得出结论: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的越慢,滑行的距离越远,由此可以推理得出: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将不受任何阻力,所以可以滑行无限远,因此属于实验推论。【点睛】这是物理中常用的实验理想推理的科学方法,该方法是在经验事实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得出结论的方法。8圆柱型金属体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