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A版】初中化学知识框架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3167163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A版】初中化学知识框架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8A版】初中化学知识框架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8A版】初中化学知识框架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8A版】初中化学知识框架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8A版】初中化学知识框架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8A版】初中化学知识框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A版】初中化学知识框架(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81-优质实用版文档】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1、锅炉爆炸、轮胎爆炸是物理变化,可燃性物质导致的爆炸是化学变化,如氢气爆炸,烟花爆炸等。2、催化剂能加快和减慢反应速率,其质量和化学性质反应前后不变,物理性质,如形状、状态可能改变3、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为单质,也可能为混合物。如氧气O2和臭氧O3两种单质混合得到混合物,也只由氧(O)元素组成。金刚石C和石墨C的混合物,只由碳(C)元素组成等。只有说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才能说一定是单质。 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冰是水的固态,还是水。4、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但不能说原子一定就比分子小。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

2、中不可再分。但是某些物理变化中是可再分(核裂变)的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测氧气含量实验失败原因:红磷量不足,装置漏气,未等到装置冷却就打开弹簧夹不是所有的燃烧都需氧气参与。如氢气在氯气中能燃烧。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能说降低物质的着火点,只能说把温度升高到物质的着火点。 燃烧需三个条件都具备,灭火只要破坏任一条件。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原子团的记忆找诀窍:如碳酸根CO3,就是二氧化碳CO2多1个O。硫酸根SO4,是三氧化硫SO3多1个O。硝酸根NO3,是二氧化氮NO2多1个O。铵根NH4,是氨气NH3多1个O.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沉淀有静置沉淀和吸附沉淀。吸附沉淀是指加明矾生成胶体吸附

3、大颗粒固体杂质,获得比静置沉淀更快的沉淀。过滤是在沉淀后,把不溶于水的沉淀和水分离的操作。若单独提到吸附,则是指加活性炭吸附色素和气体。蒸馏后得到的水净化程度最高,为蒸馏水,是纯净物。蒸馏操作可以使硬水软化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1、如点燃A克氧气和B克氢气的混合气体,生成水的质量是小于或等于(AB)克。氧气和氢气要么恰好按质量比完全反应,都不剩余,则生成水质量等于(AB)克。要么,氢气过量剩余或者氧气过量剩余,有一种没有全部反应,则生成水质量小于(AB)克。但氢气和氧气不可能都有剩余,因为如果都有剩余,则会继续反应。2、任何化学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即便实验数值不相等,是因为有气体参加反应或生

4、成气体逸出。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二氧化碳气体通到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不用燃着木条熄灭来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因为使木条熄灭的还有氮气、稀有气体等,但可以验满。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第九单元 溶液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2、组成 溶质(一种或几种)(固、液、气) 溶剂(一种)(若是液体,一般为水)溶液3、性质 均一性:(各处的性质相同,浓度一样) 稳定性:(只要温度、溶剂量不变,就不会析出固体) 吸热(如NH4NO3)4、溶解时的热现象 温度不变(如NaCl) 放热(如Na

5、OH、浓硫酸) 5、分类: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溶液叫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增加溶质 降温 恒温蒸发溶剂 增加溶剂 升温转化措施: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影响因素 内因:溶质、溶剂的性质1、固体溶解度 温度升高,一般溶解度增大外因:温度 温度升高,溶解度变化不大(如NaCl)溶解度(S) 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如熟石灰)读出某温度下的溶解度(读出某溶解度下的温度)溶解度曲线比较(某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交点意义:表示该温度下

6、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物质提纯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2、气体溶解度:影响因素: 温度(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反之) 压强(压强升高,溶解度增大,反之)溶质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溶液质量 1、定义:C% = - 100% 溶质质量分数 实验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偏高:2、计算溶液的配制 仪器: 偏低: 影响实验结果的原因溶液的稀释(Aa% = Bb%) 溶质质量分数应用到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与不纯物质的计算类似)“相同温度” 下的某种溶质,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要大一些。但必须同温下才可比较。 第十单元 酸和碱物理(性质)盐酸:刺激性气味,

7、挥发性酸(H+ + 酸根离子)盐酸(HCl)硫酸(H2SO4)硫酸:吸水性(作干燥剂),脱水性,溶解放热(稀释“硫入水”)使指示剂变色 紫色石蕊:变红 无色酚酞:不变色化学(性质)与金属(活泼金属)反应:酸 + 活泼金属 = 盐 + H2与金属氧化物(如Fe2O3、CuO)反应:H + O = + H2O与碱反应:H + OH = + H2O(中和反应)与盐(如碳酸盐)反应:H + CO3 = + H2O+CO2腐蚀性: 用途:除铁锈。胃液中含盐酸HCl帮助消化。化工产品。俗称 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 Ca(OH)2:熟石灰、消石灰碱(金属离子 + OH)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

8、(OH)2物理(性质)氢氧化钠:吸水性(易潮解,作干燥剂),易溶于水 氢氧化钙:无吸水性但生石灰有吸水性CaO+H2O=Ca(OH)2 使指示剂变色 紫色石蕊:变蓝 无色酚酞:变红化学(性质)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如CO2、SO2、SO3)(都生成H2O)与酸反应:H + OH = + H2O(中和反应)与盐反应:如Ca(OH)2+Na2CO3 = CaCO3+ 2NaOH腐蚀性: 用途:NaOH制造肥皂,Ca(OH)2 中和酸性土壤,(检验铵盐。) 酸性酸溶液、一些盐溶液(如AlCl3溶液):pH7 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碱性碱溶液、一些盐溶液(如Na2CO3溶液):pH7pH值 中性蒸馏水、

9、一些盐溶液(如NaCl溶液):PH=7与溶液酸碱度的关系 酸性越强:pH值越小 碱性越强:pH值越大1、铁的化合价2、3价。置换反应生成2价亚铁化合物。复分解反应中化合价不变,为3价Fe+2HCl=FeCl2+H2 Fe2O3+6HCl=2FeCl3+3H2O2、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一般是稀盐酸和稀硫酸,浓硫酸和硝酸不行。 3、判断溶液中酸和碱是否完全反应,只要检验出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即可。可加石蕊溶液、活泼金属、碳酸盐等。(如果是酸性溶液,则加活泼金属产生氢气,加碳酸盐产生二氧化碳,有气泡)4、只要溶液显碱性或酸性,就能使指示剂变色,不一定要酸和碱。如:碳酸钠Na2CO3.俗称纯碱、苏打,

10、不是碱,是碳酸盐,但是溶液显碱性,也会使指示剂变色。还有碳酸钾也显碱性。第十一单元 盐与化肥 俗称:食盐 物性: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改变小。氯化钠(NaCl)用途:调味品,生理盐水 步骤: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 仪器: 溶解时:搅拌,加速溶解粗盐提纯 玻璃棒用途 过滤时:引流 蒸发时:搅拌,防止液滴飞溅产率偏差 偏高:过滤不干净;水没有蒸干。 偏低:过滤时无润洗烧杯和玻璃棒过滤或蒸发时液滴飞溅转移固体不完全。盐(金属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 包括:碳酸钠(Na2CO3)、碳酸氢钠(NaHCO3)、碳酸钙(CaCO3)碳酸盐俗称:纯碱或苏打 、小苏打 、(石灰石或大理石主要成分) 用途:Na2CO3洗

11、涤剂,NaHCO3发酵粉和治疗胃酸过多,CaCO3建 筑材料,实验室制CO2,作补钙剂。检验方法:(加稀盐酸有气泡,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产物CO2)化学性质 与金属反应:(如:Fe + CuSO4 = Cu + FeSO4) 与酸反应:(如:AgNO3 + HCl = AgCl+ HNO3) 与碱反应:(如:Ca(OH)2+Na2CO3 = CaCO3+ 2NaOH) 与某些盐反应:(如:Na2SO4 + BaCl2 = 2NaCl + BaSO4) 通式:AB + CD = AD + CB复分解反应 条件:有H2O或或生成(酸、碱、盐的溶解性表P109) 应用:(物质共存、除杂质、鉴别) 分类: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 各种化肥的作用:氮肥(叶)、磷肥(果实)、钾肥(茎,抗倒伏)化肥 氮肥 鉴别 磷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