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做好管理工作的认识.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166266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对做好管理工作的认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我对做好管理工作的认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我对做好管理工作的认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我对做好管理工作的认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我对做好管理工作的认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对做好管理工作的认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对做好管理工作的认识.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对做好企业管理工作的认识管理是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来协调他人的活动,带领人们既有效果又有效率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的目标,管理存在于组织之中,是为实现组织目标而服务的,管理的载体是组织,管理产生于组织的集体活动,离开了组织的集体活动讨论管理是没有意义的。简单而言,管理者是组织中那些指挥别人活动的人。换句话说,管理者是组织中有下级的那些人。管理者的工作绩效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组织的兴衰成败。而根据管理者的层次不同,又有高层,中层,基层管理人员之分,他们所处的地位,职能也不尽相同。作为一个企业的最高管理者,他的主要工作的内容是整个企业的战略

2、策略方面,但他的工作性质和内容都不外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几个方面,而要做好企业的管理工作,我有以下几方面的认识: 首先,一个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应具备三个方面的技能:技术职能,人际职能和概念技能,但最重要的是人际及概念技能,以便在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的趋势下,更好的把握企业的未来。实施计划职能是管理活动的起点,为了能使集体活动卓有成效,企业的管理者必需首先明确所追求的目标,明确通过什么途径,采取什么方案来实现这些目标,而此时,一个管理者就应该提出一个清晰的战略管理方案,指明企业发展的总方向,对企业的向何处发展以及如何发展做一个总规划,它是使企业在竞争中取胜并保持生机和活力的重要前提。而作为一个企业

3、,其核心组成部分便是企业的职工,作为一个管理者,必须做好企业的职位设计,部门划分,职员的权位设置,权利权限,只有把组织的规章制度做完整,全面,才能让整个企业在日后的合作中井然有序,团结共进。而对职员的管理,以及管理者与下层职员的关系在企业的发展中更起着微妙的作用!一、 对“人”的管理 人才是公司存在与成长的决定性因素,不论公司处于何种阶段,起步、上升、稳定、衰落和繁荣,对人的管理都是不容忽视的。员工的协力同心可以使濒临崩溃的公司起死回生,员工的矛盾与涣散也可以使一个蒸蒸日上的公司毁于一旦。所以,管理“人”是公司一个永恒的话题,是管理者最应该重视的事情之一。1、 要管理好人,首先应该尊重人 一个

4、企业,当然有不同的分工,有老板,有部属,有上司,也有普通员工,有做上层管理工作的,也有做简单劳动的,他们之间有各式各样的不同,但是他们对于公司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我们不能因为某某职位的劳动力价格低而看不起做这种工作的人,也不能因为某项工作的内容比较简单而不尊重从事这一工作的员工。尊重是相互的,下属对上司,员工对老板应当有足够的尊重,上司对下属、老板对员工也应该有足够的尊重。如果只要求前者,而不要求后者,则往往前者只能流于表面现象,而如果后者首先能够做到,则前者便顺理成章了。人与人是平等的,人与人也就应该相互尊重,这仿佛是自然而然的事,可是在现实生活中,真正的平等是不容易为所有人认同的,所以对工

5、作的真正尊重也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培养出来的,但没有平等与尊重,员工不能在心理上达到平衡,对于企业来说就不是一件好事。2、 我认为尊重人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尊重人对精神方面的需求。 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钱不再是人们选择工作的唯一标准,人们更注重职位对个人事业发展的帮助、人际关系是否轻松易处、个人受重视的程度等等因素。我们不能将尊重仅仅理解为礼貌,而应将其理解为对人的由衷的理解与关怀。3、 企业管理应明确管理人员的分工与职责。 管理是一种权力与义务的结合,所以在管理中,没有权力和权力范围不清都是不可能搞好的。如果一个人被安排去做管理工作却又不给他以一定的权力,这种工作是谁都不愿意去做的,也是很难做好

6、的,也就是说,管理层的职位一定要划分清楚,各个职位应该负责事务的范围也相应应该划分清楚。并且这种划分应该在员工中得到确认,以便员工积极配合管理人员的工作,不会造成员工有问题不知道应该去找谁的局面。同时,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做员工的工作时也才名正言顺,否则管理人员在检查员工工作的时候甚至被认为是“指手划脚”、“多管闲事”。 研究表明,主管人员即使做好了计划,组织和控制的工作,也只能把员工的积极性和潜力的60%表现出来,而剩余的40%需要通过领导来完成。领导是管理的一种职能,主要表现为对人的管理,管理者要有效的进行领导,就必须了解和掌握有关人,人的行为,人的动机等方面的知识,管理者需要了解的是那些因素

7、对人们形成了激励,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领导者一书中说,伟大的领导者是一种特有的艺术形式,既需要超群的力量,又需要非凡的想象力。尽管领导需要技术,但领导却远远不是有技术就行。就某种意义来说,管理好比写散文,领导好比写诗。在很大程度上,领袖办事必然是靠符号,形象,以及成为历史动力的,能启发觉悟的思想。人们可以被道理说服,但要用感情感化。领袖必须既能说服人,又能感动人。管理者考虑的是今天和明天,领袖必须考虑后天。经理代表一个过程,领袖代表历史的方向。因此一个没有管理对象的管理者就不称之为管理者,但是一个领袖即使失去了权力,也能对其追随者发号时令。这就是说管理是领导,但领导不单单是管理,要做好一个企业的

8、管理工作,既是方法管理,又是艺术的管理。一、领导艺术领导艺术是领导者在实践中总结的诀窍和技巧,表现为富有创造力的各种领导方法。管理者只有具备灵活运用各种领导理论和原则的能力和技巧,才能率领和引导人们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障碍,顺利实现预定的目标。企业的管理者要有效,协调的实现组织的目标,要调动企业人员的积极性,要把个人的目标和整个企业的目标相结合,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帮组企业蒸蒸日上。毛泽东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文中总结的12条工作方法就是对领导艺术的一个很好的概括。这12条是:1、党委书记要善于当“班长”;2、要把问题摆到桌面上来;3、互通情报;4、不懂得和不了解的东西要问下级,不要轻易表示赞同或反对

9、;5、学会“弹钢琴”;6、要“抓紧”;7、胸中要同志一道工作;11、力戒骄傲;12、划清两种界限。二、领导知道修养领导者要做好领导工作,完成自己的职责,就应具备一定的素养。主要包括:1、 懂得领导者应具备的知识。2、 移情,指的是将自己置于别人的地位,体察别人的感情,意见与价值观念的能力。3、 客观性。力求不带个人情感的去观察与巡查事情的起因。要克服仓促判断,愤怒,责怪以及感情用事的倾向,克制与冷静的分析是有素质的表现。4、 自知之明。一个号的领导者有自知之明,要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自己的作用。德鲁克提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说,领导者需要在实践中反复训练,培养五方面的习惯。包括:善用时间、

10、重视成果、用人之长、集中精力以及有效决策。科维在其高校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指出,人生经历的发展轨迹大致经历由依赖到独立,再由独立而互相依赖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个人的成功要先于人际关系的成功,七个习惯分别为;发挥能动、确立目标、掌握重点、利己利人、设身处地、集思广益、均衡发展。三、领导团队作为一个企业,说小就是一个团队,而企业里的各个部门,就是一个大的团队内包含的小团队,它是执行相互依存的任务以完成相同使命的群体,一个企业要管理好企业的员工,也就是要经营好一个个小团队,团队的目标清晰,分工明确,团队内的成员关系和睦,积极向上,那么整个企业便是,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组织。所以团队的建设也是领导

11、的技能之一。组织中的各个成员都有各自的职责,成员的能力决定着企业能否快速发展的能力,在新经济时代,企业的发展动力来自知识,这要求企业在选拔人员时挑选最合适的人加入团队,除了根据职位的性质来要求人员外,也要考核应聘者的素质和能力,为企业注入新的有活力,有思想的血液!一个高效的团队是具有清晰的目标、过硬的技能、相互的信任、一致的承诺、良好的沟通、高谈判技能、恰当的领导。一个团队的凝聚力不仅仅需要每个成员的相互理解,更需要一个聪明的领导者协调!要做好一个企业的管理工作是们一辈子都学不完的知识,在当前经济环境瞬息万变、管理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全世界的企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及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企业已进入必须更多依靠创新推动本企业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观念、战略、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的创新,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可见,企业必须适时进行管理创新,并通过管理创新强化管理、提高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已成为企业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举措。这就要求企业的领导者必须具备创新的意识,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思维,创新的能力!而这些更要管理者在实践中摸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