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思想理论成果及科技文化 课题三十八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案(含解析)北师大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152719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思想理论成果及科技文化 课题三十八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案(含解析)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思想理论成果及科技文化 课题三十八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案(含解析)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0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思想理论成果及科技文化 课题三十八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案(含解析)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0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思想理论成果及科技文化 课题三十八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案(含解析)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0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思想理论成果及科技文化 课题三十八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案(含解析)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思想理论成果及科技文化 课题三十八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案(含解析)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思想理论成果及科技文化 课题三十八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案(含解析)北师大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三十八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一、新文化运动1背景物质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思想基础辛亥革命后,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进一步传播,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牢笼,实行民主制度客观因素袁世凯梦想恢复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2.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宣传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文化,揭开新文化运动的序幕旗手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蔡元培等阵地新青年(主要阵地)、北京大学(活动基地)3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4新文化运动前期三大内容之间的关系(1)民主与科

2、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武器”。(2)提倡新道德是民主与科学的前提,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归宿。(3)提倡新文学是民主与科学的传播载体,文学革命是宣传民主与科学的“手段”。5影响(1)积极影响: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性质),动摇了专制思想的统治基础(最大功绩),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促进了民众的觉醒。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伦理、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2)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否定和绝对

3、肯定。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回避当时对军阀政府的实际斗争,也没有正面提出反帝的任务。从后来的中国历史来看,新文化运动并未根除中国根深蒂固的专制极权制度。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原因(1)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2)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3)五四运动爆发,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2过程(1)第一阶段:马克思主义思想传入中国。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等文章,率先举起社会主义大旗。1919年,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2)第二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立社团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

4、社团出现思想转变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等一批先进中国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面向工人创办工人补习学校,出版劳动界劳动者等刊物3.影响: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思想基础,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联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注实质是鼓励各种观点在大学里自由发展,为资产阶级思想的宣传创造条件。拓“新文化运动关心的问题大都不是国家和民族的问题。他们关心的是人,因而常用的词汇也是吃人的礼教奴隶的国家非人的道德,他们努力创造的新文学也定位于人的文学。”这段材料的主旨是新文化运动注重追求人的个性解放。补新文化运动出现“教育平民化”主张,促进了教育的发展。辩新文化运动没有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古

5、代文学艺术大部分都受到推崇就以儒学来说,指出其价值观念不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同时,也没有全盘否定其在历史上的作用。只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显得激进、迫切了一些。补各种救国努力失败后,知识分子处于彷徨痛苦中,而此时马克思主义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补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不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中国人应对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力图使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儒家普世帝国转变为一个在国际大家庭中拥有正当席位的近代民族国家。 重难点新文化运动解读漫画中的女人孤独地靠着刻有“三从四德”的石柱,上方的文字是“靠不住的”。同时漫画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的是民主与科学两面旗帜。该漫画深刻地揭示了在民主与科学的

6、思想冲击下,“三从四德”的石柱正摇摇欲坠,这反映了封建正统思想已经被动摇。史料陈独秀认为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从来没有民主与科学,所以应当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和迷信。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摘编自曾乐山五四时期陈独秀思想研究探究依据史料,指出陈独秀有关儒家学说的观点。提示反对儒家传统道德、思想;提倡以民主科学代替传统道德。系统认知儒家思想在维新变法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中的不同命运维新变法运动新文化运动命运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同

7、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全面否定以儒家封建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原因封建顽固势力比较强大,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具有两面性;与康有为等人的家世、教育和经历有关袁世凯企图复辟帝制;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与陈独秀等人的思想和经历有关目的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合理性为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扫清思想上、道德上的障碍不足之处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化的倾向实质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和发展资本主义(三)归纳总结从鸦片战争至19世纪末向西方学习的特点从学习内容看由学习科技、器物层面到学习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制度层面从学习主体看从地主阶级到资产阶级从学习背景

8、看伴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经济结构的变化而不断深入从学习目的看为救亡图存、民族崛起而学习随堂巩固训练1(2018全国卷)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这表明当时()A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 B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C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D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读懂“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的“根本改造”即利用工人阶级来改造社会,实际上是宣传无产阶级革命,这正是马克思主义提倡的,这表明当时马克思(马克思/科学)主义影响日益增强。做对选2(2018江苏高考)1920年5月,新青年发表了陈独秀在上

9、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的演讲。该演讲称:世界劳动者的觉悟计分两步。第一步觉悟是要求待遇,第二步觉悟是要求管理权,要求做工的劳力者管理政治、军事、产业。这表明,此时马克思主义()A正在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B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C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D完成了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读懂材料“陈独秀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的演讲”表明此时的陈独秀向工人(工人/农民)宣传马克思主义。从材料中陈独秀演讲的内容看,“要求待遇”“要求管理权”说明此时马克思主义正在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做对选1近代中国某思想家说:“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地位

10、为唯一根本之条件。”这是( )解析:选C材料中的“立宪政体”“国民政治”指的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材料所述是戊戌变法失败后的言论,是制度变革失败后的反思,故C项正确。2“我们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个人,也不是说在古代社会无价值。不过因他不能支配现代人心,适合现代潮流,还有一班人硬要拿他出来压迫现代人心,抵抗现代潮流,成了我们社会进化的最大障碍。”这表明陈独秀旨在( )点拨:现代潮流是什么?人的思想有何变化?解析:选DA项与材料中“也不是说在古代社会无价值”不符,故A项错误;肯定孔教与材料中“我们反对孔教”不符,故B项错误;C项与材料中“并不是反对孔子个人”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不是说在古

11、代社会无价值。不过因他不能支配现代人心,适合现代潮流”表明要与时俱进,重估价值,故D项正确。3(2019汕头模拟)1922年,梁启超指出:“科学精神之有无,只能用来横断新旧文化,不能用来纵断东西文化。若说欧美人是天生成科学的国民,中国人是天生成非科学的国民,我们可绝对的不承认。”梁启超此言( )解析:选A根据材料“科学精神之有无,只能用来横断新旧文化”说明梁启超强调要让文化成为有科学精神的新文化,故A项正确;由材料“科学精神之有无不能用来纵断东西文化”可知梁启超并不强调西方文化优越性,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梁启超对绝对肯定西方文化否定中国文化的新文化运动不是完全赞同,故C项错误;由材料可知梁

12、启超认为文化需要更新,符合进化的理论,故D项错误。4“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们都是不惮于前驱的勇士,但是他们是那个时代的孤独者,他们很少可以找到附和之声。”材料说明新文化运动( )解析:选D根据材料“但是他们是那个时代的孤独者,他们很少可以找到附和之声”表明新文化运动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故D项正确。A、B、C三项表述均与材料不符,排除。5下表为新青年中所关注的部分重大事件统计数据。由此可以看出该杂志() 历史事件 提及次数 辛亥革命 47 袁世凯称帝 133 世界大战 448 十月革命 287 巴黎和会 87 五四运动 45 解析:选A由材料中提及次数比较多的“世界大战”“十月革命”“袁世凯称帝”可

13、知新青年关注国内外政治局势,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新青年关注的重大事件而非具体思想内容,故B项错误;近代影响最大的报刊是申报,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近代重大事件而非社会生活的变迁,故D项错误。课时过关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有史家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辨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第三次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第二次思想解放到第三次思想解放花了20年的时间”。下列选项中促使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向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转变的主要因素是( )A洋务运动和实业救国思想的涌现B义和团运动和清末“新政”开始实施C戊戌变法和民主革命思潮的兴起D袁世

14、凯独裁和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解析:选D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使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增强,袁世凯独裁并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使资产阶级认识到必须学习西方文化,是导致第三次思想解放的原因,故D项正确。2“他们不再热衷于讨论民主政治与君主专制的孰是孰非,转而探索民主社会在中国为什么屡屡失败。他们确信没有多数国民的民主觉悟,没有一种能赋予民主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心理基础,是不可能真正建设和组织起西洋式的社会的。”由此推断,材料中“他们”( )A主张维新变法B坚持“中体西用”C提倡民主科学 D宣传马克思主义解析:选C材料没有体现改良主义,故A项错误;材料跟民主有关,故不是洋务派,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多数国民的民主觉悟”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不是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故D项错误。3(2019蚌埠期中)新文化运动期间,辜鸿铭指出:“中国和欧洲文明都不是绝对完美的文明”,他还批评“中国文人”并不真正懂得“兼收并蓄”或“扩展”思想。这表明他( )A理性看待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B反对西方文化侵蚀中国传统文化C摒弃传统文化全盘吸收西方文化D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认识相一致解析:选A根据材料得出辜鸿铭理性看待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故A项正确;材料说明辜鸿铭理性看待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