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章 第一节 难度偏大尖子生题(pdf,含解析) 北京课改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148353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56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章 第一节 难度偏大尖子生题(pdf,含解析) 北京课改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17-2018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章 第一节 难度偏大尖子生题(pdf,含解析) 北京课改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17-2018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章 第一节 难度偏大尖子生题(pdf,含解析) 北京课改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2017-2018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章 第一节 难度偏大尖子生题(pdf,含解析) 北京课改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2017-2018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章 第一节 难度偏大尖子生题(pdf,含解析) 北京课改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章 第一节 难度偏大尖子生题(pdf,含解析) 北京课改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章 第一节 难度偏大尖子生题(pdf,含解析) 北京课改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页(共 27页) 2017-2018 学年北京课改新版九年级化学第四章第一节难度偏大学年北京课改新版九年级化学第四章第一节难度偏大 尖子生题(尖子生题(pdf 有答案)有答案) 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20 小题)小题) 1下列各图所示的实验中,只体现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是() ABC D 2干冰放在空气中,其周围会产生大量的白雾,因而在舞台上常用它来制造烟 雾缭绕的环境干冰能产生白雾的原因是() A干冰蒸发出大量的水蒸气 B干冰蒸发出大量的白色二氧化碳气体 C干冰升华时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大量水蒸气凝结成水滴 D干冰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产生了大量的白色气体 3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说法中

2、,不正确的是() A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是 1.977g/L C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 D二氧化碳不能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 4下面 O2和 CO2的自述中,与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第 2页(共 27页) ABC D 5在 100L 空气中 CO2所占有的体积大约是() A30L B3LC0.03LD0.3L 6 如图所示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 只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有关的实验是 () ABCD 7在如图所示的有关实验中,只能证明 CO2物理性质的是() ABCD 8化学实验室中有大量科学仪器,但有时,我们仍需使用到一些“生活用品”进 行实验下列关于化学实验

3、室中的“生活用品”一般不需要的是() A鉴别硬水和软水肥皂水 第 3页(共 27页) B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气球 C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软塑料瓶 D氯酸钾制取氧气棉花 9在如图所示装置中,有 A、B、C、D 四支试管分别充满空气、氧气、二氧化 碳、氮气倒立在水槽中,当拔开橡皮塞时,试管中水位上升最高的是() A空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氮气 10下列实验现象只能反映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A 紫色石蕊变红色 B 石灰水变浑浊 C 蜡烛熄灭 第 4页(共 27页) D 杠杆左高右低 11学会观察实验现象是做好实验的基础,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B电解

4、水的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 D将二氧化碳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液体会变成红色 12 超临界流体是物质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新状态,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超临 界二氧化碳,它在化学工业上可取代氟利昂作溶剂等下列有关超临界二氧化碳 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超临界二氧化碳是人工合成的一种新物质 B超临界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超临界二氧化碳溶解某些物质后,二氧化碳可在常温常压下完全挥发 D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代替氟利昂,可减轻大量使用氟利昂对大气臭氧层造成的 破坏 13如图,将充满 CO2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下 列实验现

5、象描述正确的是() 试管内液面上升试管内液面不上升 试管内溶液变红试管内溶液变蓝 ABCD 14如图在一个烧杯中,点燃两根蜡烛,把二氧化碳气体沿着烧杯壁慢慢地倒入 第 5页(共 27页) 烧杯中,发现两根蜡烛由下往上依次熄灭,根据该实验现象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ACO2不能燃烧BCO2不支持燃烧 CCO2密度比空气大D蜡烛燃烧生成 CO2和 H2O 15下列物质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A二氧化碳B氮气C氢气D氧气 16向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再进行加热,溶液颜色变化顺序正确的是 () A红色紫色红色 B紫色红色紫色 C红色紫色紫色 D紫色无色紫色 17下列有关验证二氧化碳性质

6、的实验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ABCD 18为了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小李同学做了如图实验,其中不合理 的是() 第 6页(共 27页) A步骤 B步骤 C步骤 D步骤 19在进行二氧化碳的性质研究中,有如下四个实验装置,其中既能证明二氧化 碳物理性质,又能体现其化学性质的实验是() ABCD 20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再加热溶液,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 () A红色红色无色B紫色红色无色 C紫色红色紫色D红色蓝色无色 二解答题(共二解答题(共 10 小题)小题) 21如图所示,在大烧杯中,有红、蓝两只彩色气球,红色气球充满 CO2,蓝色 气球充有空气,两只气球沉在

7、杯底通入足够浓度的二氧化碳一会儿,发现其 中一只气球竟浮起来,用手将它轻轻按下,手一松, 气球又会上浮,十分有趣请 你判断一下,色气球会浮起来,且说出你的理由: 第 7页(共 27页) 22 (1)如图一所示,向右侧纸槽中倾倒二氧化碳气体,我认为发生的现象是: (2)如图二所示,烧杯中有高低两支燃烧的蜡烛,加入适量碳酸钠和盐酸,我 认为发生的现象是: (3)如图三所示,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我认为发生的现象是: (4)其中(填编号)既利用化学性质又利用其物理性质,请分别指出其 利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23如图所示:在大烧杯中,有红、蓝两只彩色气球,红色气球充有 CO2,蓝色 气球充有

8、空气,两只气球沉在杯底小亮同学收集好一集气瓶 CO2气体,倾斜倒 入大烧杯中,发现其中一只气球竟浮起来,用手轻轻将其按下,手一松气球又会 上浮,十分有趣 (1)请你判断一下,哪一只气球会浮起来?如果继续倾倒 CO2气体,另一只气 球会浮起来吗?请你说出理由 (2)小明同学觉得这个实验很有趣,也做了上述实验,可是两个气球没有一个 上浮,你能帮助他分析原因,把实验做成功吗? 24 (1)将一个吹入部分空气的气球放入吸滤瓶中,如右图所示塞紧瓶塞,接上 抽气机抽气则其中的气球将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2)如果打开瓶塞,通过支管向瓶内不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又将发生什么变 第 8页(共 27页) 化,为

9、什么? 25如图是教材中“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 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适量的水,立即旋紧瓶盖,观察塑料瓶的变化,试问: (1)实验操作中,旋紧瓶盖后,还需进行的操作是 (2)最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二氧化碳能溶于 水 26 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前要大致判断地窖里二氧化碳气体的“浓度”是否危及人 身安全 (1)小红预设的实验如下表所示,请你帮助她完成设计: 小红的方法可能看到的现 象 她的判断 一只小气球,充有空气后扎住口,放入地窖 中 不能进入地 窖 将点燃的蜡烛带到地窖里 (2)小刚想用打开的手电筒代替点燃的蜡烛,他的做法是否可行?理由 是 27

10、“多功能瓶”是初中化学常用装置,它使用方便且操作简单,可用于完成多个 实验 (1)用图 1 装置完成下列实验 排水法收集氧气瓶中装入水的量应为(填“少量”、 “多量”或“满瓶”) ,进气口为(填“a”或“b”) 第 9页(共 27页) 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瓶中盛放的试剂为,将二氧化碳从瓶子 a 端 通入,当观察到时,则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2)用图 2 装置进行实验,目的用这个装置除去氧气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碳气 体在 A、B 瓶中都盛放足量的澄清石灰水,问 A 瓶中澄清石灰水所起的作用 是,当观察到现象时,说明 CO2已除尽 28用有关化学反应的术语填空。 (填字母) A接触面积B反应条件

11、C反应现象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获取氧气,其反应为:二氧化碳+水葡萄 糖+氧气; 而二氧化碳通入水中则发生:二氧化碳+水碳酸。可见反应物相同,但 不同,则生成物不同; (2)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红光,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可见反应物浓度不同, 则不同; (3)铁丝螺旋状的比直线状的反应剧烈,可见反应物与氧气的不同,则 反应速率不同。 29如图所示:在木块上点燃高低两支蜡烛,用开口的钟罩将其扣在水槽内,然 后用导管(先伸至石灰水后提到木块表面)向钟罩内通入二氧化碳实验中可观 察到的现象有:; 30某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 第 10页(共 27页) (1)当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

12、A 装置内溶液为什么会变红色? (2)C 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性质有哪些? 第 11页(共 27页) 2017-2018 学年北京课改新版九年级化学第四章第一节学年北京课改新版九年级化学第四章第一节 难度偏大尖子生题(难度偏大尖子生题(pdf 有答案)有答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20 小题)小题) 1下列各图所示的实验中,只体现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是() ABC D 【解答】解:A、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 属于物理性质。故 A 正确;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

13、生成碳酸钙和 水,属于化学性质; C、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属于化学性质; D、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属于化学变化,是化学性质。 故选:A。 2干冰放在空气中,其周围会产生大量的白雾,因而在舞台上常用它来制造烟 雾缭绕的环境干冰能产生白雾的原因是() A干冰蒸发出大量的水蒸气 B干冰蒸发出大量的白色二氧化碳气体 C干冰升华时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大量水蒸气凝结成水滴 第 12页(共 27页) D干冰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产生了大量的白色气体 【解答】解:干冰是固体的二氧化碳。干冰升华时,能够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 温度降低,把附近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为无数的小水点,这就是白雾

14、。如果把热 水淋在干冰上,这些白雾就十分浓厚,仿佛仙境一般。在舞台上常用这方法制造 仙境。所以干冰能产生白雾的原因是:干冰蒸发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降 低,大量的水蒸气凝结成了小液滴。 故选:C。 3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是 1.977g/L C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 D二氧化碳不能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 【解答】解:A、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正确; B、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是 1.977g/L,正确; C、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正确; D、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能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错误。

15、 故选:D。 4下面 O2和 CO2的自述中,与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BC 第 13页(共 27页) D 【解答】解:A、氧气的助燃性是氧气的化学性质。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干冰变成气体时吸收环境 的热量,使周围温度降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 质。 C、潮湿的空气里使钢铁生锈是氧气的化学性质 D、CO2用作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故选:B。 5在 100L 空气中 CO2所占有的体积大约是() A30L B3LC0.03LD0.3L 【解答】解: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按体积计算,大约是二氧化碳占 0.03%, CO2在 100L 空气中占有的体积大约是 100L0.03%=0.03L。 故选:C。 6 如图所示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 只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有关的实验是 () ABCD 【解答】解:A 图中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使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 灭,既证明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也证明了二氧化碳不燃烧,也 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 B 图中的塑料瓶将变扁,证明了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还能与石灰水反应。 C 图中石蕊试液变红,证明二氧化碳与石蕊试液中的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碳酸使 石蕊变红。 第 14页(共 27页)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