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A文】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3144481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A文】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9A文】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9A文】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9A文】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A文】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摘要:小学的品德与社会在教育这个长链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学生三观的正确确立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实际教学中,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不高,可以通过深入了解教学大纲、将课堂教学延伸到生活中、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及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等方法来提高有效性。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有效性在小学教育中,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小学生正处于认识社会、确立价值观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的教育对学生的心灵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而品德与社会的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了解社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因此

2、在小学教育中,应当重视品德与社会的教育。但在实际教学中,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其中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不高这一问题较为突出,本文将对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做分析与探讨。一、深入了解教学大纲深入了解教学大纲,教学大纲作为学科教学中的指导性文件,并不是一纸空谈,更不应被束之高阁,每个老师都应将教学大纲的要求穿插在教学中。了解教学大纲的方法有很多,查找相关资料是必须的,这里说的了解并非看过一遍,而是应该在此基础上,多多对其内容进行琢磨,吃透教学大纲字里行间的要求,以便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相对应的教学安排,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2。教学过程围绕教学大纲进行展开,这样教学就不是

3、盲目、无序的。教学大纲的作用就在于为教学活动画一份清晰的路线图,让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清晰地了解每一步该做什么,该怎么做。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课文我是班级的主人时,除了按照课本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还应按照大纲的要求,在进行集体主义教学的同时,穿插一些与之相关的思想品德教育,例如文明礼貌、热爱祖国等等。二、将课堂教学延伸到生活中我们知道,上课时间是有限的,在这有限的时间内难以把学生需要的知识全部教授给学生,并且单纯教授课堂知识而没有通过现实生活来实践、运用,也很容易被学生遗忘,教了就忘,忘了再教,成为恶性循环,有效性自然低。但如果将课堂教学延伸到生活中,就能够改善这个问题。例如在教学上小学六年级

4、科技造福人类这一课时,除了正常的教学内容之外,有条件的话,老师还可以通过一些简单快捷的小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在保证安全和秩序的情况下,带领学生去科技馆参观和学习,并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科学道理告诉学生,教导他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三、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多是以老师为主体,老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知识的讲授者,在课堂中的地位难以撼动。但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关系应有一个平衡的范畴,以往很多教学中,有时过于以老师为主体,导致学生上课的感受不被重视,老师一味讲授,学生可能并没有在听,身在课堂,可思绪不知飞到哪里。这样一来,老师该上的课都上了,该讲的内容也都讲了,但学生真正学进去的却

5、少之又少,甚至可能重蹈填鸭式教育的覆辙3。这个问题在教育界已经受到高度的重视,也有很多老师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那么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活动中,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课堂上应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扮演着引导、启发的角色,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沿用上文中的例子,在上小学六年级科技造福人类这一课时,老师在做小实验激发学生兴趣时,可以先在讲台上做一遍示范,然后引导学生动手动脑,相互合作完成实验,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可以在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中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将老师从远远的讲台上拉下来,与同学们站在一起,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够

6、有兴趣、有能力,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老师不再唱独角戏,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自然有所提升。四、采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多采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来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创新,以激发学生对枯燥知识的兴趣也是很好的方法,通过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可以将课本中单调的文字、声音和图片结合起来,拉近学生与课本距离,也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继续沿用上文的例子,在上小学六年级科技造福人类这一课时,如果没有条件带学生去科技馆参观,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最新的科技咨询视频,让学生直观了解到科技的神奇之处,加深学生的印象。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活动中,提高有效性的方法,除了上述的方法之外还有很多,在这就不列举了,本文提供的方法也并非所有情况都适用,还需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学生情况来进行修改,只望所有教师都能在教学中找到适合的方法,改善有效性不高的问题,以期教学活动能有应有的效果。参考文?I:1周灵剑.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方法探讨J.读与写(上,下旬),2015,12(22).2顾佳丽.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研究J.新课程学习(上),20RR(11):85.编辑高琼【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