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A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3144287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 页数:187 大小:7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A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7页
【9A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7页
【9A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7页
【9A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7页
【9A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A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A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_81-优质适用文档】 【MeiWei_81-优质适用文档】 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教案 (上册) 学校:学校: 燕山小学燕山小学 班级:班级: 三年级三年级 1 1、2 2 班班 教师:教师: 周艳周艳 时间:时间: 20KK20KK 年年 9 9 月月 【MeiWei_81-优质适用文档】 【MeiWei_81-优质适用文档】 目录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3-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9- 第一单元:测量 .-9- 第一课时:毫米的认识 -10- 第二课时:分米的认识 -13- 第三课时:毫米、分米的换算 .-16- 第四课时:千米的认识 .-18- 第五课时:米与千米之间

2、的换算 -22- 第六课时:吨的认识 -25- 第七课时:练习课 -28- 第八课时:单元综合练习 -29-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减法(二) -31- 第一课时:连续进位加法 -32- 第二课时:进位加法 -35- 第三课时:进位加法练习 -38- 第四课时:连续退位减法 -40- 第五课时:被减数中间、末尾有 0 的退位减法 -44- 第六课时:加法的验算 -48- 第七课时:减法的验算 -51- 第八课时:练习课 -53- 第九课时:整理和复习 -55- 第三单元:四边形 -57- 第一课时:四边形的认识 -57- 第二课时: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60- 第三课时:周长的初步认识 -62-

3、第四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64- 第五课时:练习课 -66- 第六课时:估计 -68- 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70- 第一课时:有余数的除法 -70- 第二课时: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及练习 -73- 第三课时:有余数的除法练习课 -76- 第四课时: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78- 第五课时:练习课 -80- 第五单元:时、分、秒 -81- 第一课时:秒的认识 -83- 第二课时:简单的时间计算 -86- 第三课时:练习课 -89-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91- 第一课时: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 -94- 第二课时:乘法的估算 -97- 第三课时:口算乘法练习课 .-10

4、3- 第四课时:笔算乘法(不进位) .-104- 第五课时:不连续进位笔算乘法 .-106- 第六课时:连续进位笔算乘法 .-108- 第七课时:连续进位乘法练习课 .-112- 第八课时:一个因数中间有零的乘法 .-114- 第九课时:因数末尾有 0 的乘法 .-116- 第十课时:一个因数末尾有 0 的笔算乘法(练习课) .-120- 第十一课时:整理和复习 .-121- 【MeiWei_81-优质适用文档】 【MeiWei_81-优质适用文档】 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123- 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 .-124- 第二课时:认识几分之几 .-130- 第三课时:巩固练习 .-13

5、4- 第四课时:分数的简单计算 .-135- 第五课时:分数的简单计算练习 .-138- 第八单元:可能性 .-140- 第一课时:可能性 .-141- 第二课时:比较两种结果的可能性大小 .-145- 第三课时:比较两种结果的可能性大小 .-148- 第四课时:练习课 .-150- 第五课时:活动掷一掷 .-151-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152- 第一课时:简单的组合 .-154- 第二课时:简单的排列 .-158- 第三课时:两两组合 .-168- 第四课时:掷一掷 .-174- 总复习(共 5 课时) .-181- (一)复习课:万以内加减法及有余数的除法 .-181- (二)复习课

6、:四边形 .-190- (三)复习课:多位数乘一位数 .-193- (四)复习课:时、分、秒、毫米、千米、吨 .-195- (五)复习课:分数的初步认识 .-201- 【MeiWei_81-优质适用文档】 【MeiWei_81-优质适用文档】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一、学情分析: 我教这两个班的孩子已经两年了,对孩子们的性格、爱好都比 较了解。针对孩子们的特点制定这个计划,在以后的工作中再相应 地不断调整! 二、教材分析:二、教材分析: 本册实验教材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 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

7、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 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中有接近二分之 一的内容是计算的教学内容(27 课时) ,并且大量的是笔算的教学 内容。当前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中,笔算是被削弱的内容,不 仅“降低了笔算的复杂性和熟练程度” , 标准中还提出:提倡算 法多样化、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等改革理念。本册实验教材 在处理笔算教学内容时,注意体现标准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 在内容编排的顺序、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择等各个方面都采取了 新的措施。 (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计算的教学顺序要符合 儿童学习计算的认知规律,同时符合计算知识本身发展的规律。实 验

8、教材仍然根据计算教学的基本顺序安排教学内容,但是根据标 准中有关计算教学的改革理念和教学目标(复杂性和熟练要求大 大降低) ,重新安排教学的具体步骤,因而减少了教学的课时数和例 题数。笔算加减法教学,从现行教材的 23 课时减少为 9 课时,例题 也从 5 个减少为 2 个;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从现行教材的 17 课 【MeiWei_81-优质适用文档】 【MeiWei_81-优质适用文档】 时减少为 13 课时,例题也从 9 个减少为 7 个。这样就明显加大了笔 算教学的步子,节省了教学的时间,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 间。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

9、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总结、理解并且记忆计算法则,是以往 笔算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的 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则,避免机械记忆。因此,在笔算教学中,本 册实验教材根据学生已有基础,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 利用知识的迁移,逐步理解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而不再 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如整理和复习 时) ,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总结笔算时应注意的问题。这样, 一方面避免了学生在不完全理解算理、算法的情况下,机械地记忆 “计算法则” ,减轻了学生记忆的负担;另一方面,也与算法多样化 的理念相吻合,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培养学生多

10、样、灵 活的解决问题能力。 (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 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 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所以,应 该把计算与实际问题情境联系起来,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 成部分,这样才能使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为什么要计算,知道什么 时候选择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更合理。这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 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都是十分有利的。本册实验教材的计算教学 部分,仍然与前几册教材一样,注意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教学计算, 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现实情境 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 【

11、MeiWei_81-优质适用文档】 【MeiWei_81-优质适用文档】 (4)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估算的学习对培 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所以,估算是标准 中要加强的计算教学内容。本册实验教材中大多数计算教学的例题 都展示了笔算和估算两种算法。这样的安排,既适时地教学了估算, 体现了“加强估算” 、 “提倡算法多样化”的改革理念,又可培养学 生“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发展学 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量与计 量的各种概念,例如千米、

12、吨、秒等,都是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 要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如长度、质量、时间,都比较抽象,但它 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密切 的联系。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 感受、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初步发展起长度、质量和时间的观念, 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有关量与计量内容的编排上,实验教材注意设计丰富的、 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 的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 能力的培养。在本册实验教材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

13、学内容,有 四边形和测量的大部分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把握、描述 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着 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内容的编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让学生通过实 际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 得对知识的理解。几何形象直观的探索活动不仅为发展学生的创新 【MeiWei_81-优质适用文档】 【MeiWei_81-优质适用文档】 意识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而且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奠定了很好 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

14、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 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 10) ,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 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 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 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 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 1 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 1 千米 =1000 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 1 吨的质量观念,知道 1 吨 =1000 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

15、时间观念,知道 1 分=60 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 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 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 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 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MeiWei_81-优质适用文档】 【MeiWei_81-优质适用文档】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

16、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主要教学措施四、主要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 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 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 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 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五、教学进度表及课时安排五、教学进度表及课时安排 周次周次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课时课时备注备注 一测量4 二测量4单元测试 三万以内的加法5 四万以内的减法4单元测试 五国庆假 六四边形5 七四边形1单元测试 【MeiWei_81-优质适用文档】 【MeiWei_81-优质适用文档】 有余数的除法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