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乡镇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总结.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3114331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年乡镇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xx年乡镇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xx年乡镇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xx年乡镇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xx年乡镇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年乡镇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年乡镇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总结.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年乡镇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总结XX年,我镇先后在8个行政村开展计划生育村民自治试点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开展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情况介绍如下。一、开展村民自治工作指导思想一是充分发场民主,发动群众广泛参与,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以制定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村规民约等形式体现民主管理和监督,由村计生管理员和计生协会等组织共同实施的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管理服务。二是按照“建章立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优质服务的要求,突出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村规民约的制定、计划生育合同管理、村务公开三个关键环节,形成党支部村委会、计生管理员、计生协会组织三位一体的管理服务体系,

2、真正使村级计划生育工作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三是积极调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计生协、中心户长的作用,广泛发动群众自觉参与计划生育管理和监督,做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二、村民自治条件。一是村级领导班子即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能力较强、团结协作好,能真正负起领导自治的职责。大公无私。办事公道,敢于坚持原则。二是党员、村主干自觉带头实施计划生育,经过深入“五清理”,党员群众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的普遍受到处理。三是村计划生育管理员和中心户长责任心强,有敬业精神,能抓善管会服务。四是村级计划生育工作基础比较好,以经常性为主,自觉承担村级的计划生育日常管理和服务,计

3、划生育政策落实的较好。五是群众思想基础比较牢固,婚育观念有较大转变。实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六是村计生协会组织健全、经常活动,基本具备合格村协会的条件,协会组织在村中有一定威信,能带领会员参与计划生育活动。三、试点工作具体步骤。第一,写出书面申请。拟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村向镇人民政府写出书面申请报告,说明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所具备的条件。第二,制定工作方案。镇成立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任组长,计生副书记为副组长,成员由计生(协)等单位负责同志组成。镇派人指导村召开两委会,对实行计划生育村自治进行反复宣传、动员、讨论,统一“两委”思想认识,成立计划生育村规民约草案的起草小组。第三,

4、起草村规民约草案。召开村两委、村民代表、协会理事、中心户组长会议,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完成村规民约起草工作并交村民讨论吸取意见。第四,讨论修改村规民约草案。召开村两委、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协会理事、中心户长大会,邀请县计生局领导参加,共同讨论、修改计划生育村规民约草案。然后把初稿分发各户征求意见,并张贴宣传栏,10天后定稿。会上讨论推荐确定计划生育村规民约监督小组成员(村两委1人,村民代表1人,协会理事1人,党员1人,离退休干部1人,育妇1人,协会中心户长1人)确定计票、唱票、监督人;确定村规民约投票时间(提前5天公告投票时间)以户投票形式,采取流动票箱方便群众,三分之二户以上参加投票,二

5、分之一以上通过有效。第五、计划生育村规民约定稿后,组织村民参加投票表决。第六、按程序张贴4号公告。第1号公告计划生育村规民约初稿征求意见第2号公告投票时间、形式、流动票箱、唱票、计票、监督人。第3号公告村规民约监督小组成员第4号公告投票表决结果第七、印发学习村规民约。把村规民约印发给每户,组织全体村民学习,同时上报乡镇人大、政府备案并监督实施。第八、签订计划生育协议书。根据不同的管理和服务对象的不同要求,按照村规民约的规定,村委会起草重点管理和服务对象的计划生育协议书,并与管理和服务对象逐户签订。第九、日常管理。每月由领导小组审查村委会与村民对协议书的履行情况,如发生违约行为的,提出违约处理意

6、见,提交村委会或村民代表大会予以解决。同时,镇要加强指导与监督。四、试点工作体会1、开展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应做到合法合理。一要坚持做法自治的原则。依据宪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规定,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福建省计划生育条例,实行依法自治。二要坚持民主自治的原则。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让村民就本村计划生育事务充分发表意见,制定计划生育村规民约,建立村民监督评议计划生育工作制度,直接参与计划生育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维护村民计划生育合法权益,防止以村干部说了算,防止以村干部或村民代表少数人的意见替代广大群众的意志,防止村干部参与群众在计划生育权利、义务、责

7、任上的不平等,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目的是要将管理育龄群众计划生育的一系列职能,由原来的政府部门下放到村,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制定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村规民约,明确村民与村委会在计划生育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在村委会的带领下通过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保证村民在履行计划生育义务的同时,实现其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使群众由计划生育管理对象变为管理的主人,计划生育主人的地位得到实现。2、计划生育管理更加严密。实行村民自治,镇履行指导、监督、宣传、执法的职能;村党支部村委会则负责经常性的宣传教育、避孕节育措施落实和随访工作;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片,以及计生协会会员和中心户长分户包干责任制,使

8、计划生育的各项具体任务落实到人;计生专干实行月随访到户到人制度。育龄群众实行互相监督管理。计划生育管理网络更加严密,管理层次更加分明,层面更加扩大,触角进一步延伸,管理力度也进一步加强,真正能够实现多数人管理、教育并监督少数人的目的,实现计划生育工作重心下移。这种管理方式的转变,需要计生办简政放权,逐步减少对村级工作的具体行政干预。同时,加大对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的指导、扶持力度,实现工作重心由县镇向村级的转移。加强村级计生工作力量,加大政府对村级计生管理服务投入,从政策上措施保障计划生育村民自治落到实处。3、计划生育服务更加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村民在履地计划生育义务的同时,也必须实现

9、相应的权利,即得到相应的服务,否则,村民可以通过选举、决策和监督等形式,促使管理者履行义务,从而使村委会及镇计生服务机构保持经常的和较高质量的计划生育服务。我们不仅要解决好村级管理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确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把过去的管理对象真正变成服务对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把群众的满意程度作为衡量工作优劣的唯一标准;我们要根据村民生产、生活、生育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面对面地开展全方位的宣传教育和技术服务,积极稳妥地推进“知情选择”,深入开展“三结合”帮扶活动,兑现奖励优惠政策,实施少生优生快富工程。激发和调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计划生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群众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实现稳定低生育水

10、平的目标。因此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我们的工作不是少了,而是更全面、更广泛、更细致、更上一层楼了。4、民主监督更加完善。权利和义务都是对立统一,互为依存的。“以村为主,村民自治”的工作机制具有“双向承诺服务”特点,也体现了权利与义务的共生性。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村规民约以及协议书等,既管民,又管官,干部管理群众有明确依据,群众监督干部有实际内容。在对育龄群众作出服务承诺的同时,各个家庭在计划生育、晚婚晚育、少生快富,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等方面也向社会公开作出承诺,在履行双向承诺的过程中,实现组织对家庭,家庭对组织的双向监督。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提高了群众的主动参与意识,充分体现了村级源头管理的重要性,改

11、交了一些地方计生工作“热在县里,冷在镇里,停在村里,空在户里”的被动局面,显示出了计划生育管理工作重心下移的必要性和优越性。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明确了谁是村级计生工作第一责任人的问题,实现了村的事村里办,村里的人村里管,新型管理网络的建立和完善,为实现育龄群众间的相互管理、相互教育,相互服务和相互监督提供了可能。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由于服务方式的进一步改善和优化。人们的计划生育觉悟得到提高。新型生育文化氛围逐步形成,计划生育村民自治使广大育龄群众由过去的管理对象转变为计划生育的主人。这种角色的转换有利于群众对工作和计生干部的理解和接受,有利于消除过去党群干群关系中的紧张因素,从而建立起一种崭新的人际关系,为农村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