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作业与测评:第三单元基础达标卷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93113364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7.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作业与测评:第三单元基础达标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作业与测评:第三单元基础达标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作业与测评:第三单元基础达标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作业与测评:第三单元基础达标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作业与测评:第三单元基础达标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作业与测评:第三单元基础达标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作业与测评:第三单元基础达标卷含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三单元基础达标卷 对应学生用书P101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基础知识巩固(30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寥落(lio) 攒射(cun) 洗涤(d) 徘徊(pi)B立仆(p) 踌躇(shu) 浸渍(z) 噩耗()C不惮(dn) 作揖(j) 血痕(hn) 黯然(n)D煎熬(jin) 屠戮(l) 歉意(qin) 菲薄(fi)答案D解析A项,“寥”应读lio。B项,“踌”应读chu。C项,“揖”应读y。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编缉寥落桀骜不驯黯然泣下B噩耗菲薄赁屋授课阴谋密计C厮破煎熬绿草如荫逆来顺受D潇洒弥漫博闻强记涕泗交流答案D解析A

2、项,“缉”应为“辑”;B项,“密”应为“秘”;C项,“厮”应为“撕”,“荫”应为“茵”。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又有一次日本作家由起女士访问上海,来我家,对日本产的包弟非常喜欢,她说她在东京家中也养了狗。为了什么理由,好多平方英里的没有人迹的森林,遭人类而为我所私有了吗?如果雨下得太久,就会使地里的种子,低地的土豆烂掉,但它对高地草还是有好处的。它对高地草很好,对我是很幸运的了。A作客遗弃即使/也 B作客丢弃既然/也C做客丢弃即使/也 D做客遗弃既然/也答案D解析“作客”,指寄居在别处。“做客”,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这里是“访问”的语境,应用“做客”。“遗弃

3、”,不顾情感、忠诚或义务的约束而抛弃。“丢弃”,由于失去用处、价值或兴趣而扔掉。结合“没有人迹的森林”,应用“遗弃”。“即使”,表示让步假设。“既然”,用于上句,指出已经成为现实的或已肯定的前提,下半句根据这个前提推出结论,常用“就”“也”“还”呼应。结合空缺处前后的内容,应用“既然/也”。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有人说庄子是第一个达观之人,因为庄子在他的老妻去世时,没有像常人那样哀伤,反而长歌当哭,鼓盆而歌。他脱下古装,穿上戎装,在猎天狼中担任男主角,演绎了一个抗战时期为国家民族殒身不恤的热血英雄。这次立法法修改,连篇累牍46个修正案,整部法律条文增加十余条,

4、被新华社盛赞为“迈向良法善治的里程碑”。英国大英博物馆收藏有数量极丰的各类中国文物精品,其中有上千件中国古代青铜器,出类拔萃之作至少百件。从外观看,途胜的车身短小精悍,侧翼阳刚,四侧门从腰线向下安装了深色装饰线条,给人整体非常敦实的感觉。为官很难,因为要想干好事业就要煞费苦心,倾注心血,甚至“52”“白黑”地加班加点,日夜操劳。A BC D答案B解析长歌当哭: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替代痛哭,借以抒发心中的悲愤。此处望文生义。殒身不恤:牺牲生命也不顾惜。使用正确。连篇累牍: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含贬义。此处褒贬失当。出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或事物所具有的优越性。使用正确。短小精悍

5、:形容人身材矮小而精明强干,也形容文章、戏剧等篇幅短而有力。语境中运用拟人手法,使用正确。煞费苦心:形容费尽心思。语境中强调“倾注心血”“加班加点,日夜操劳”,应用“殚精竭虑”。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民族,我们要和自己民族政见不一的国家进行对话与沟通,增进了解,互相学习。B鲁迅的思想与情感渗入其中,他用他所能感受到的形诸于笔墨,让人看到一个真正思想者的心灵的苦痛与挣扎的具体情状。C因为能不断地适应市场需求,被读者接纳,南方都市报今年上半年的发行量较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700多万份。D节前,股票指数围绕3400点整数关口来回震荡,节后市场能否突

6、破这一关口,维持强势上攻趋势,节假日期间出台的相关政策将是关键。答案D解析A项,成分残缺,缺少介词,应改为“我们要和与自己民族政见不一的”,在“和”后加“与”。B项,成分赘余,“诸”本身就是“之于”的意思,与后面的“于”重复,应将“于”删除。C项,重复赘余,“较”就有“比较”之意,与后面“相比”重复,可把“较”改为“与”。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A有人到他家去抄“四旧”了。B当时一位熟人给调到北京工作,要将全家迁去,想把他养的小狗送给我因为我家里有一块草地,适合养狗。C狗来了,是一条日本种的黄毛小狗,干干净净,而且有一种本领:它有什么要求时就立起身子,把两只前脚并在一

7、起不停地作揖。D“您的小狗怎样?”倘使我能够再见到那位日本女作家,她一定会拿同样的一句话问我。答案B解析破折号用于标明语句间的因果关系,破折号前的句子表示结果,破折号后的句子表示原因,而本句中已经用了“因为”,所以应将破折号改为逗号。7下列各项中最适合填在横线上的一项是(3分)()尊严的具体性不只表现在工作有岗位、生活有保障上,更表现在你可以自由、独立地存在,不会依附于强权,可以建立并实现你的自我价值。这样,。A每个国民才是有尊严的国民,无数个有尊严的国民构成的国家才是真正有尊严的国家,才会真正赢得世界的尊重与敬重B国家才是有尊严的国家,每个国民才是有尊严的国民,才会真正赢得世界的尊重与敬重C

8、才会赢得世界的尊重与敬重,才能使每个国民成为有尊严的国民,国家才是真正有尊严的国家D每个国民才是有尊严的国民,才会真正赢得世界的尊重与敬重,国家才会由无数个有尊严的国民构成真正有尊严的国家答案A解析注意说话顺序,此句的顺序应是由小到大,由国民的尊严到国家的尊严,再到国家受到世界的尊重与敬重。8下列各项中,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鲁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他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散文诗集是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B巴金是现代著名作家,小狗包弟选自他晚年的散文集随想录。随想录是他一生的心血,以此来履行一

9、个知识分子应有的历史责任,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高峰。C梁启超是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D散文一般分为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也有哲理散文和写景散文。散文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象征、联想、衬托、对比等。答案A解析A项,鲁迅的散文诗集是野草,散文集才是朝花夕拾。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1)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托体同山阿。(陶渊明挽歌)(2)沉默呵,沉默呵!,。(鲁迅记念刘和珍君)(3)惨象,;流言,。(鲁迅记念刘和珍君)(4)剑外忽传收蓟北,。(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答案(1)死去何所道(2)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3)已使我目不忍视了尤使我耳不忍闻(4

10、)初闻涕泪满衣裳二、阅读拓展训练(24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9分,每小题3分)鲁迅的“现在价值”(节选)钱理群我们讲鲁迅,就是讲他的思想,他的文学,他的实践。但读了韩国朋友的文章,我又有了新的思考:把“鲁迅”仅仅看作是鲁迅(周树人)是不够的,应该扩大我们的视野。20世纪的思想与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的世界性。其表现形态有两种,一是相互影响性,一是平行性。所谓“平行性”,就是说,由于面对着共同或相似的问题,就会有共同或相似的思考,“不约而同”地提出某种具有内通性的思想,产生具有可比性的文学。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我们所说的“鲁迅”,是指一批具有思想与文学相通性的20世

11、纪世界特别是东方国家的思想家、文学家,如柳中夏教授所说,他们是“相互照射的镜子”,他们的文本是可以作“互文解读”的。另外还有些20世纪的思想家、文学家,特别是东亚国家的一些思想家、文学家,他们或者不同程度地受到鲁迅影响,但又以自己的独立创造丰富、发展了鲁迅的思想与文学,或者是鲁迅的研究者,却面对自己时代与民族的问题,阐释鲁迅,又接着鲁迅往下说,也同样丰富与发展了鲁迅的思想与文学。日本的竹内好就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他所创造的“竹内好鲁迅”,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视为“从鲁迅出发的竹内好思想”的,同时也理所当然地成为“鲁迅”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这里讨论的“鲁迅”,是符号化的鲁迅,我们讲的“鲁

12、迅遗产”,主要是指鲁迅和同时代的东亚思想家与文学家共同创造的20世纪东亚思想、文化、文学遗产,它是“二十世纪中国与东方经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出并突出“二十世纪中国与东亚经验”是基于这样的现实:“最近二十年,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中国思想界和学术界盛行着两种思潮:或者认为中国的问题是在割裂了传统因而主张回归儒家;或者以为对西方经验,特别是美国经验的拒绝,是中国问题的症结所在,因而主张走英美的路。把目光转向中国古代,或转向外国,而且限于西方世界,特别是美国,却恰恰忽略了现代(二十世纪)和中国,即使是讨论现代中国学术和文学,也是偏重于亲近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那一部分学者与作家。这样

13、,真正立足于中国本土现实的变革,以解决现代中国问题为自己思考的出发点与归宿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反而被排斥在研究视野之外。这些年孙中山之受冷遇,毛泽东之被遗忘,鲁迅之一再受到攻击,绝不是偶然的。”这是一个饶有兴味的思想文化现象: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文坛学界,轮番走过各式各样的“主义”的鼓吹者,而且几乎是毫无例外地要以“批判鲁迅”为自己开路。这样的情况,在21世纪初仍在继续。因此,在当代中国,研究鲁迅,言说鲁迅,传播鲁迅思想与文学,就具有某种“文化反抗,文化坚守”的意味。我读韩国朋友的鲁迅研究论著,也多少感觉到这样的意味。“鲁迅”的“现在价值”问题,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东亚国家以至世界的思想

14、、文化学术界的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这些年将主要的精力放在普及鲁迅思想、文学,传扬鲁迅精神这一方面。(选自社会科学辑刊)注钱理群:北京大学中文系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鲁迅学会理事。柳中夏:韩国文学评论家、延世大学教授。竹内好:日本文学评论家,中国文学研究家。10下面对“相互照射的镜子”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具有相互影响性和平行性的20世纪的思想与文学的世界性。B一批具有思想与文学相通性的20世纪世界特别是东方国家的思想家、文学家。C思想家、文学家们“不约而同”地提出某种具有内通性的思想,产生具有可比性的文学。D由于面对着共同或相似的问题,因此思想家、文学家们就会有共同或相似的思考。答案B解析根据“他们是相互照射的镜子”中的“他们”在原文第二段“我们所说的鲁迅,是指”中可以明确其所指应是此句前的“东方国家的思想家、文学家”。11以下说法不属于文题中“鲁迅”的一项是()A指20世纪的一批具有思想与文学相通性的世界特别是东方国家的思想家和文学家。B不仅仅看作是鲁迅(周树人),而且是我们所说的鲁迅的思想、文学和他的实践。C不同程度地受到鲁迅影响的又以自己的独立创造丰富、发展了鲁迅的思想与文学的某些20世纪的思想家、文学家。D面对自己时代与民族的问题,阐释鲁迅,又接着鲁迅往下说,也同样丰富与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