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名著阅读分析指导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93110803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35.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朝花夕拾-名著阅读分析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朝花夕拾-名著阅读分析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朝花夕拾-名著阅读分析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朝花夕拾-名著阅读分析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朝花夕拾-名著阅读分析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朝花夕拾-名著阅读分析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朝花夕拾-名著阅读分析指导(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朝花夕拾阅读指导1、 书册名片: (一)版本推荐商务印书馆出版 2015年8月第一版 经典名著大家名作(二)内容梗概作品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描绘了清末民初的活画面,充满了鲁迅“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狗猫鼠通过描写猫和鼠的一些秉性、行为,揭示了那些“正人君子”的真实面目。阿长与山海经通过记叙作者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经历,刻画了长妈妈粗俗、好事,但心地善良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激之情和深切怀念。二十四孝图击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五猖会)批评了旧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无常描述了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的“无常”形象,讽刺了那些打着“

2、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记述了作者童年在百草园的快乐生活和在三味书屋乏味的学习生活,表现了儿童追求自由快乐的心理,揭露了封建社会对孩子天性的束缚。父亲的病)通过对庸医行医表现的描写,揭露了封建庸医害人的本质。琐记介绍了作者离家求学的经历,表达了作者冲破封建束缚、追求新知识的愿望。藤野先生)回忆了自己留学的所见所闻和藤野先生对自己的关怀、教诲,赞扬了藤野先生的伟大人格,抒发了对藤野先生的感激和怀恋之情。范爱农通过范爱农的遭遇,表现了作者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三)作者简介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

3、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会稽县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21年发表中篇白话小说阿Q正传。1918年5月15日发表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鲁迅的作品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 ;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他的作品有数十篇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并有多部小说被先后改编成电影。其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横眉冷对千夫指,

4、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一生的写照。(三)文学地位朝花夕拾的含义是 “回忆的记事”三闲集自选集自序,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了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这部作品跟鲁迅一直以来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文风截然不同。 其一,朝花夕拾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它几乎包括了文化的方方面面。且不说它在思想、教育、文学、艺术、民风民俗、礼仪制度、伦理道德、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明显反映和折射,就是政治、军事、技术,也程度不同的有所涉及。朝花夕拾的十篇文章,还有它的小引

5、和后记,无不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野蛮的封建伦理,愚弱的国民精神,陈旧的教育模式,荒唐的陋规恶习,骗人的庸医医道等方面进行了尖锐的、毫不留情的否定和批判。 第二,是朝花夕拾的文献价值。鲁迅说,朝花夕拾是“回忆的记事”,这虽然不能理解为它就是自传,但是它毕竟为后人提供了有关鲁迅生平的可靠的第一手材料,而且它是鲁迅惟一的一部以自我经历为内容的回忆性散文。从某种意义上说,朝花夕拾的最大价值在于它是鲁迅研究的“源”。 第三,是朝花夕拾的审美价值。 朝花夕拾中把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有机融合为一体,充满诗情画意,在叙述故事时,或摄取生活中的小细节加以描写,以小见大,写人则写出人的神韵,写事则写出事的本质,或

6、采用反讽手法,正话反说,在娓娓道来中蕴含作者激愤的批判和讽刺;同时插入一些“杂文笔法”(即对现实的议论),有结合对比手法来凸显作者的情感态度。二、教学价值(一)知识积累阅读朝花夕拾,学生可以积累以下知识1、散文文体中,把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有机融合为一体,充满诗情画意。如描写百草园景色,有声有色。2、在对往事深情回忆时,作者无法忘却现实,时时插入一些“杂文笔法”(即对现实的议论),显示了鲁迅先生真实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如猫狗鼠中既有对对童年时期的一只可爱的小隠鼠的深情回忆,又有对老祖母讲述民间故事的生动记述,同时揭示了现实中那些像极了“猫”的正人君子的真面目。3、常摄取生活中的小细节,以小见大

7、,写人则写出人的神韵,写事则写出事的本质。如无常中,从无常也有老婆孩子中,既写出了无常具有人情味的特点,也巧妙地讽刺了那些生活中的虚伪的知识分子,入木三分。4、作者在讽刺、批判封建旧制度、旧道德时,常采用反讽手法。表面上很冷静地叙述事件的始末,其实是正话反说,在叙述中暗含着“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巧妙讽刺。如在父亲中,对用意的行医过程细细道来,没有正面指责与讽刺,但字里行间处处蕴含着作者激愤的批判和讽刺。5、作者在书中常用对比手法。如五猖会通过我前后心境的对比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的反感和批判;无常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深刻地刻画出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狗猫

8、鼠作者对小隐鼠的爱和对猫的强烈憎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二)能力提升1、提炼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朝花夕拾是散文集,每一篇文章内容各不相同,所以让学生提炼概括每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必不可少的,有助于学生熟悉整本书的内容,为深入理解打下基础。2、分析人物形象朝花夕拾中出现了四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恩师、朋友和父亲。长妈妈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持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从长妈妈身上,我们看到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藤野先生一位日本医学教授,表现出平等待人的态度,关心弱国子民的学业,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他所做的一切

9、都很平凡。如果我们不设身处地想象鲁迅当时的处境,便很难感受到这位老师的伟大之处。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他无法与狂人一样,最终与这个社会妥协,也无法像N先生一样忘却,所以他内心痛苦、悲凉,我们有理由疑心他是自杀的。父亲父亲曾让童年鲁迅困惑过,因为他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勒令他背书。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永远痛苦,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鲁迅对父亲强烈的爱。让学生从不同描写方法和不同描写角度分析人物形象,提高学生的分析、表达能力,而且与中考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3.用规范体式撰写阅读感悟

10、在欣赏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评价并形成文字,需要读者吧欣赏观感集中起来,用规范体式撰写感悟。读后感、文评、书评都是学生撰写阅读感悟可以选用的文体。读后管是记录个人阅读后的所感、所想、所悟;是以读者的心理活动为中心,围绕阅读对象的某一个点抒发开去,谈感想、发议论、抒情怀。文评可从一篇文章的内容主旨、写作手法、艺术特色等角度入手,谈个人的理解。书评主要是对书籍进行价值判断,常见的书评模式有介绍性书评、评介性书评、专业性书评、阐发性书评、书话。规范的体式能有效地避免散乱的表述,让分享者的观点更加有条理和层次,让倾听者更易捕捉自己感兴趣的评点语言。(三)策略建构 1、外化输出学生以口头或书面形式,把对文

11、本的理解外显出来。以学生的理解为基础,用各种策略促进学生外化输出,内化、外化相结合能够促进理解的深入。例如通为典型人物写作对联、颁奖词等活动,学生可以外化输出对文本的理解,在一系列外化输出过程中,在与同伴的交流中,又能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实现内化、外化、深化的立体化阅读过程,促进阅读效果的最优化。 2、图文转换图文转换是指由文绘图或以文绘图。生动地文字可以带给读者鲜活的画面感,让读者在栩栩如生的情境中阅读。学生阅读朝花夕拾时,可以使用图文转换策略,例如根据文字描述画出鲁迅先生思想转变历程图,或者根据文本介绍画出范爱农等人的肖像图等。通过图文转换,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再现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更鲜

12、明地呈现人物形象、具体情境,进而在与同学们的交流分享中深化理解和感悟。3、内容重构内容重构是指阅读主体给予进一步的研究目的,在通读全书后,提取相关信息,按照新的形式重新组合并呈现的策略。例如在通读朝花夕拾后,让学生设计腰封,向朋友推荐这本书,或者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鲁迅先生的主要思想、情感态度等,以探究其形成这种思想的深层原因。通过内容重构,学生能够产生更深入的思考,作出更深刻的分析。(四)精神成长朝花夕拾作为回忆性散文,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描写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对师友诚挚的怀念,真实而且完整地记录了作者的生活道路和成长经历,以及社会生活的种种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中国到日本,生

13、动反映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一角。作者从自身的生活感受中赞美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善良、淳朴的高尚品质和对向往美好生活的美好愿望,对反动守旧势力、封建旧俗及文化进行了深刻的揭露、讽刺和批判。朝花夕拾是鲁迅对自己成长历程的真实记录,在鲁迅的成长过程中,各种各样的人物都曾走进自己的生活,既有善良、淳朴的长妈妈,高尚的藤野先生,也有自私、阴险的衍太太,虚伪、贪婪的庸医,每个人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善与恶、美与丑、真实与虚伪、善良与险恶。重要的是,我们不要迷失自己,要发现并珍惜美好,用阳光驱散污浊,在人生的道路上正确前行。三、学程设计(一)整体框架设计思路:首先,要有一节阅读起始课,以激起学生的阅读兴

14、趣,然后教师设定“通读指导”任务,引导学生通读全书,学生在阅读任务单指导下完成整本书的阅读,教师组织学生围绕阅读任务单内容进行小组讨论,重点突破。最后围绕文章主要内容、主要人物,以写作、画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内容统整。教学阶段主要内容教学资源设计意图阅读起始课1. 对朝花夕拾作简要介绍。2. 介绍鲁迅先生。减轻学生对鲁迅作品的畏惧或畏难情绪,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通读指导学生在阅读任务单的指导下完成整本书的阅读。教师组织学生围绕阅读任务单的内容进行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章节阅读学程梳理文本内容,在自读过程中独立思考相关问题重点突破1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把有关鲁迅童年生活的篇目联系起来,全面地认识鲁迅先生的成长

15、经历。 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1学习如何制作思维导图重点突破2分析主要人物形象,保姆、恩师、朋友、父亲等。人物分析方法结合人物分析方法,分析人物形象,规范作答。内容统整以读书交流会的形式,共同分享阅读体验和探究成果。1.腰封的设计原则。2.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提炼阅读感受阅读起始课设计学习目标:1. 减轻学生对鲁迅作品的畏惧或畏难情绪,激发学生阅读兴趣;2.通过作品介绍,对作品形成一定认识;3.通过教师讲授,了解分析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学习过程活动一:鲁迅知多少?1.三看鲁迅一看:鲁迅的贡献1.结合已有认知,让学生完成下面的鲁迅基本信息表:姓名性别爱好贴照片处国籍: 配偶:子女:家庭住址:职业: 原籍:学习经历:工作经历:突出贡献:二看:鲁迅与现代评论派的恩怨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填写下面的表格:现代评论派:代表人物:与鲁迅的恩怨起因过程结果现代评论派胡适与陈西滢、徐志摩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