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学年度第一学期校本培训计划.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3109343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学年度第一学期校本培训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xx学年度第一学期校本培训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xx学年度第一学期校本培训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xx学年度第一学期校本培训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xx学年度第一学期校本培训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学年度第一学期校本培训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学年度第一学期校本培训计划.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学年度第一学期校本培训计划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希望所在。学校的每位教师,他们的课堂执教能力,关系到一个学校的发展和兴盛,我校按照学校校本培训五年计划的安排和学校的具体要求,特制定以“备好课”为主题的校本培训学期计划。一、背景分析,为校本培训定位上盘中学创建于1958年,曾被评为市乡镇中学办学水平“一级学校”,被授予“督导评估合格完中”,并通过了XX市a级办学等级测试。学校以“加强基础求发展 严谨治学扬个性”为办学宗旨。现有班级34个,教师116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9人,中学一级教师29人,本科学历有96人,占%。变革教育,首先要改变教师。新世纪的教育,“

2、教师”的时代正成为历史,一个全面呼唤“导师”的时代正在诞生。教师需要更新教育理念,需要改变教育方式,需要接受新的培训。我们认为,学校成功的内在机制,在于建立一个高水平的校本研训集体。要确保课改的全面推进,同样有赖于开展“以校为本”的校本培训活动。把教师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研训有机地融为一体,是提升学校的教研水平,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二、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备好课、上好课、评好课、命好题、育好人”为目标,以提高教师新课程教学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培训质量为主线,贴近课改,贴近课堂,贴近教师,实施以校本培训为中心,整合集中培训与自我研

3、修的培训模式,增强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素质。三、校本培训领导组和业务指导组1、校本培训领导组成员名单组 长:金征斌副组长:宋志凌、李华、尤亚辉成 员:徐利军、李杰志、屈伟青、尤匡青、王宁、徐能兴工作职责 全面负责本校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的规划、实施、管理和总结工作。2、校本培训业务指导组成员名单组 长:金征斌副组长:宋志凌工作职责 负责校本培训业务指导工作,指导教师完成各项培训任务,参与校本培训业务考核工作。3、校本培训业务考核组四、培训内容培训目标1、树立“备课”的全程观念,落实新课改、新理念的教育思想;熟悉新教材体系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手

4、段,理解和熟悉现代教学设计的新理念新方法,提高教学设计理论素养。2、针对现代教育教学、学校生存和发展、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发展的需要,通过“备课”活动的开展,切实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全面提高教师基本教学技能,落实教学常规和教研常规,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教师的教学水平。3、以集体备课、教学公开课为主要形式,以“邀请式”听课制为亮点,以“课例”研究为校本培训有效模式,充分发挥学科组教师的集体智慧,开展“四个一”的活动,组织校级教学评比,开展论文评选活动,培养教学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培训任务上盘中学校本培训五年计划安排,今学年确定一个主题进行专题研修,XX学年上学期培训主题为“备好课”,分五个专题

5、进行,分别为:备课与师德行为、备课实务与新技能、现代学习论和教学设计、集体备课、教学公开课、教学反思。本学年的主题分两阶段完成,第二学期学习主题为“教科研培训”,继续学完其余四个专题,即:“如何做好课题、如何做好教研科研论文、如何做好案例、课件制作”。学习目标本学期的五个专题的学习目标如下:备课与师德行为。抓好生本备课,更新师德观念,调整师德行为;备课实务与新技能。学会有序备课,掌握教学设计技能,提高教学设计能力;现代学习论和教学设计。讲究科学备课,联系备课实际需要,提高教学设计理论素养。集体备课。做好备课组的工作,各学科在教研组,备课组的共同组织下,完成各学科的集体备课。教学反思。抓好教师备

6、课工作中的教学反思环节,促进教师个人素养的提高,完善课堂教学。五、培训过程培训方式1、个人自学。以个人强烈的提高本人教学能力意愿,做好教师的校本培训工作。2、主题培训。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通过专家讲座、视频观摩,帮助教师了解备课实质,培养六个意识,即:对话意识、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动态生成意识、角色意识、质量意识和效率意识。知道备课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掌握有效备课的策略,3、课堂研学。“邀请式”公开课。以“邀请式”公开课的形式展示培训成果,要求每位教师至少上1节多媒体公开课,课后集中评议,做好记录,总结经验,在组内学习推广;找出不足,在后续备课过程中加以改进。说课。就选定的公开课例进行说课,以说课稿的形式提交学科组,供同学科教师研讨、交流,深化教师对所任学科的理解,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吃透教材思想内涵,提高备课的理论素养。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听课、评课。同伴协助,互相听课评课,检验备课的实际效果,找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调整,为二次备课提供素材,切实提高备课实效。教学反思。对个人的备课和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不断改进教学备课策略,优化教学过程。1 2更多关于的文章 班主任培训计划学校教师发展培训计划化学分层培优工作计划村科技培训工作计划小学20*年校本培训计划小学校本培训工作计划现代远程教育培训计划学校阳光工程工作计划到 培训计划 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