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A文】教科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3106665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A文】教科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7A文】教科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7A文】教科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7A文】教科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7A文】教科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A文】教科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A文】教科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_81-优质适用文档】第一主题单元 自己拿主意 一 、 让我想想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在选择生活和学习用品时有自己的判断,不盲从; 2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分析 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其显著变化是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丰题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紧扣生活。本单元教材开篇就出示一组图,画画生动地展示了生活中经常会出现的几个真实场景:去商店,自己挑选一件喜欢的衣服;在家里做作业时,碰到难题,冥思苦想,自主解决问题;早上起床,按照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他们的这些举动也往往都能得到家长的赞

2、许。教师以以这些具体的事例为范例,让学生明白:在生活和学习中碰到问题,我们应该学会自己拿主意,做个自信的孩子。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 观察“爸爸妈妈”的表情,并讨论为什么爸爸妈妈的日光中透出赞许?你也和图上的孩子一样,自己挑选过生活和学习用品吗?遇到难题时,也能山已独立思考吗?也按自己的想法安排过自己的生活吗?板书课题:自己拿主意二、学文明理 1、教科书出示组情景:A、天大在鞋柜前选购鞋子时,售货员劝他头买一双很多小朋友都有的名牌球鞋;B、在商店罩选购文具盒时,同伴劝他买一个漂亮的汽车造利但不实用的文具盒;C、在蛋糕店里选购蛋糕时,也有人劝他买一个又气派又漂亮的双层蛋糕,但他经过思考后,满面笑容

3、地问答:“我只买我需要的”教师小姐:生活中我们可以自主挑选的东西。远远不止教科书巾的这些,教材特意从我们穿的、刚的和吃的三个方面各挑选一件物 品。 2、创设一个较真实的生活场景:学生进行模拟表演,在表演小体会自己做主购物的滋味。 3、 图下,是天天父母写的一封信。信中,他们充满激情地夸奖天天,表扬了天天自己拿主意买东四时的正确做法。 4、交流:新学期开始了,你是不是新买了作业本、铅笔等学习用品呢?你自己满意吗? (这种交流讨论是很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对已经自己拿主意选择的用品的孩子可以引导他 说说自己的感想,对还没有自己挑选过学习用品的孩子,也许还能起到一个“现场指导”的 作用,可以让他们厂解应

4、该从哪些方面去比较和选择。每个人的选择都有自己的理由,但这些理由是不是都对呢?如果再听听别人的意见,会对一个人的选择更有帮助!) 5、快餐店里,小朋友笑笑想买广告中的“买一送一”的“超值套餐”,因为她觉得,买 这种套餐可以送玩具,很划算。但爸爸却说要和他一起做个加法,图中的笑笑满脸疑惑,不 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小朋友,你能说说吗?学生:其实,玩具还是自己花钱买回来的,所谓“羊毛出在于身上”! 交流: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在挑选东西的时候,还有什么经 验?6、实地练兵 学了这么多购物的技巧,现在可以“练练兵”了。如果你攒了5元钱,准备为爸爸妈妈买一份什么生日礼物,你会选什么呢?(拓展学生的

5、思维,你的爸爸妈妈有什么爱好呢?你最想送他们什么东西?你现在有能力购买吗?你需要听听别人的意见吗?你能自己打定主意吗?还可以模拟真实场景做一些简单购物的表演等。)7、 玩游戏、交朋友、布置自己的房间等其他方面你也有自己的注意吗? A、组图和人物的旁白展现一个丰富多彩的生活空间,画上的小杰拒绝了问伴玩弹子 球的建议,在树林,拣起了几片树叶,对着太阳照,找到了大自然带来的许多有趣的东西,找到了属于白己的快乐。这样的事迹有很多,去书店看书和小伙伴打乒乓球这可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话题, B、 大家尽情表达自己的喜好。你最喜欢什么?你常去哪里?你最大的兴趣是什么?三、总结全文 现在,大家都愿意按自己的想法

6、交朋友,选择自己的生活。我们都有白己的理由,二 相信自己教学目标 1让学生敢于在遇到不同意见时,能坚持自己正确的想法,同时又能善于接受别人合理的建议; 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材分析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每个儿童都能抬起头来做人。”一个人只有对自己充满自信,才会对取得成功充满渴望,才能去拼搏,去奋斗。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每个学生在面对问题的时候都能说出:“我能行!让我自己来吧。”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前提和要求。这一主题活动的目的,正是在于鼓励孩子相信白己,在处理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时,大胆地按自己的想法去试一试,并对自己的做法给予正确的评价。 这一主题

7、活动又分为“我来试一试”和“我能这样做吗”两个部分。 我来试一试 教学过程一、师生交流、引入课题教师;小朋友,平时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你都是怎样对待的呢?我们要相信自己,敢于对自己说一声:“让我来试一试!”二、学习课文、指导行为(一)明白道理1、教师讲解儿童喜爱的童话故事。A、小猴因为想试着自己去摘果子,结果学 会了爬树;B、小鸭因为想试着自己到池塘里去洗澡,结果学会了游泳;C、小鹰因为想试着自己去 看看山那边的风景,结果学会了飞翔。2、大家谈一谈看了、听了这些童话故事以后,你有什么想法。3、把这些童话有声有色地演一演。(在同学们兴致最高的时候,出示教材的主题文字:相信自己,大胆地去试一试

8、。)4、教师:如果行,那你又长了本事,如果不行,你至少积累了经验,想必能给你们带来不少启 示,留下深刻的印象。(二)榜样引路 1、看图讲故事:(可指导学生讲)连环图中的小男孩正在修理自己的玩具赛车,爸爸想要提供帮助,但他没有接受。最难能可贵的是,在修理的过程小,当他遇到了困难,爸爸再次伸出手的时候,他还是坚信 自己能克服困难。终于,经过不懈的努力,赛车又跑起来了! 2、在故事中,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他的这种品质,正是现在我们都最缺乏,而且急需学习的。一个成功的孩子,首先必须自信。不管做什么样的事,也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们都要相信自己,坚持就是胜 利。生物学家童第周说过:“别人能做到的事,只

9、要我经过努力也一定能够做到。”因此,自 信对我们每一个孩子来说,都是相当重要的。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孩子总是不相信自己,遇到困 难时总是害怕失败。本来他的能力是可以战胜困难的,但他却总是对自己燥:不行,太难了!我做不到。其实,如果不去尝试,又怎么会知道自己会失败呢?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去尝试。 一定能把它修好,然后坚持努力,最后不还是成功了吗?连他的爸爸也忍不住夸他真棒呢! 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经过努力,一定可以把事情做好;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不怕挫 折,不怕失败,做事一定要些持到底。 (三)指导行为 1、交流:在生活中,你有过这样“试一试”的经历吗?先看一看教材提供的例子:一个小朋友

10、在妈妈不在家的情况下,自己调好了闹钟。其实,这也不是很难,对吗? 2、引导学生从身边最熟悉的学习生活开始思考,我们在家里做作业遇上了难题,怎么办?一是不做了,等爸爸妈妈回来讲,二是打电话 问同学,三是放下功课,干脆去玩,拖到何时算何时。(这都不是有自信心的做法。鼓励学生相信自己说出自己的最好想法。) 教师小结:一定能做出来,这应该放在首位。然后,再认真看书,回忆老师讲课内容,再集中精力审题。经过这个过程,一般情况下,作业中的难题应该是可以解决的。如果确实做不出来,但 经过于认真的思考,请父母或老师进行启发,就容易解决了。三 我能这么做吗教学过程一、讨论问题,引入课题1、教师出示问题,引导学生思

11、考:在好朋友提出要你别把自己打碎窗玻璃的事告诉老师时,你会怎样做呢 2、学生讨论。 3、 教师让学生说一说,你能处理好这件的事情,在讨论时,可以启发学生设身处地地想想:如果你就是教材中的那个小朋友,你会有什么想法?如果告诉老师,好朋友会怎么想?怎么说?他还会和你交朋友吗?但如果不告诉老师,自己不也成了不诚实的孩子了吗?你该怎么做呢?当学生的内心处于矛盾之时,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主题文字:“遇到事情我们要仔细想一想: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不应该做。”(板书)二、指导看图,明白道理1、图中的学生在面对别人提出的不同请求时,做出了什么不同的反应:A、他接受给同学讲解难题和帮

12、助别人打水浇花的要求,B、却拒绝丁把作业借给同桌抄袭,以及帮朋友教训别人, 2、你认为他做的对吗?为什么? 3、阅读日记,明白事理 一位学生的日记真实地记载了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个小故事。小作者阻止同学去摘别人家伸到院子围墙外面的枣子,却遭到大家的误解和指责,在得到爸爸的赞赏后,心情才有所好转。不难想像,小作者在被同学笑话他胆小时,心里一定觉得非常地委屈和难过,而且,他还“很担心失去这些朋友”,但经过爸爸的一番开导,他的“心情好丁一点儿”,而且决定“以后还会这么做”。(这段复杂的心路历程,如果能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和理解,相信对学生将来面对类似的问题做出判断,以至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都是大有裨益

13、的。)我们在遇到任何困难时都要相信白已,对自己说:“我能行,我一定能够做到。”就算失败;也不要灰心,重新站起来相信自己!三、指导行为1、图中的几个小男孩路过热闹的电游室门口,正为进不进去的问题争论不休呢。你认为应该怎样做呢?为什么?(出示这一幅图的目的是为了与上一组图形成对比。上一组图告诉我们要相信自己,坚持正确的做法,而这幅图的用意则在于提醒大家:“勿以恶小而为之”,不对的事再小也不能做。倘若现在再来回顾图一提出的问题,孩子们应该都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了。虽然是好朋友做了错事,但我们还是不能说谎,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做个诚实的孩子。)2、撕书这件事,你怎么看待呢? ( 通过这一主题活动的学习,学

14、生已经学会在对一件事情做决定之前,要先想一想这件事应不应该做。)3、分组讨论:A、图书室的书上有一张自己非常喜欢的漂亮的画?撕不撕下来呢?B、阿姨家的玩具以玩吗?C、上课时可以讲话吗?今 日明 日事事胆怯、逃避天天沉浸在完游戏机的快乐里回到家,自己的学习用具乱放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也需要我们好好动动脑筋,做出判断。三、总结全文四 学习、生活有计划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愿意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门已的生活,并休会到这样做的快乐; 2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教材分析 教材设置本次主题活动,是很有针对性的。因为做事磨蹭的现象在小学生中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中普遍存在,本来20分钟的作业限量,一些学生磨磨蹭蹭

15、边做边玩,达到一个小时也做不完。他们还不懂得学习、做事不抓紧时间也影响休息,玩也玩不痛快的道理。因而“学习生活有计划”这个活动主题的学习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从表面上来看,抓紧时间学习、做事是小事,足个时间安排的问题,但实际上,这是一个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渗透了珍惜时间、讲究效率的思想。而学会有计划地生活则有利于儿童获得对生活的积极体验,并为儿童形成乐观向丘的生活态度奠定基础。这一主题活动又分为:“今日事,今日毕”和“我的作息时间表”两个部分。 今日事今日毕活动目的 使学生认识拖拉作风的危害,教育学生明白“今日事,今日毕”的道理,不要等“明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作风。 活动准备 排练明日复明日的小品。活动步骤 一、小品表演 1选几名同学表演下面的小品, 舞台一分为二,一半是教室,一半是学生冬冬的家。冬冬坐在中间,左边可够到教室里的课桌,右边可够到家里的书桌。一学生用手举日历,分别用大挂历形式展示星期一、星期二一学生扮演教师,不断地布置作业;两位学生扮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