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A版】2018年第11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内容分类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3091223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A版】2018年第11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内容分类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7A版】2018年第11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内容分类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7A版】2018年第11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内容分类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7A版】2018年第11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内容分类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7A版】2018年第11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内容分类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A版】2018年第11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内容分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A版】2018年第11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内容分类(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81-优质实用版文档】2018年(第11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内容分类一、大赛内容分类大赛内容共分:(1)软件应用与开发,(2)微课与教学辅助,(3)数字媒体(简称数媒)设计普通组,(4)数媒设计专业组,(5)数媒设计1911年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6)数媒设计中华民族服饰手工艺品,(7)数媒设计动漫游戏,(8)软件服务外包,(9)计算机音乐创作普通组,(10)计算机音乐创作专业组,(11)中国大学生人工智能大赛(又名中国高校人工智能大赛,简称“人工智能”)等11类(组)。各类(组)下面分设若干小类。1软件应用与开发1.1小类(1)Web应用与开发。(2)管理信息系统。

2、(3)移动应用开发(非游戏类)。(4)物联网与智能设备。1.2说明:(1)若智能类作品切实可行并提交完整的方案文档(不一定需要进行完整的代码实现),则应报“人工智能应用方案设计小类”。(2)若智能类作品已经具有完整的功能实现,并以机器学习算法在作品中具有核心作用,则应报“人工智能应用程序设计小类”。(3)若智能类作品作虽然涉及机器学习算法,但并不是作品的核心功能,或者作品仅仅涉及到不需要学习或训练过程的控制算法,则应报本组的比赛。(4)每队参赛人数为-人,指导教师不多于2人。(5)每位作者在本类(组)中只能参与一件作品,无论作者排名如何。(6)每位指导教师在本类(组)中,不能多于指导4件作品,

3、每小类不能多于指导2件作品,无论指导教师的排名如何。(7)每校参加省级赛区每小类作品数量由各省级赛区组委会或省级直报赛区自行规定。本大类(组)每校最终入围国赛决赛作品不多于4件,每小类不多于2件。2微课与教学辅助2.1小类(1)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类课程微课(或教学辅助课件)。(2)中、小学数学或自然科学课程微课(或教学辅助课件)。(3)汉语言文学(古汉语、唐诗宋词、散文等,内容限在1911年前)微课(或教学辅助课件)。(4)虚拟实验平台。2.2说明(1)微课为针对某个知识点而设计,包含相对独立完整的教学环节。要有完整的某个知识点内容,既包含短小精悍的视频,又必须包含教学设计环节。不仅要有某个知识

4、点制作的视频文件或教学,更要介绍与本知识点相关联的教学设计、例题、习题、拓展资料等内容。(2)“教学辅助课件”小类是指针对教学环节开发的课件软件,而不是指课程教案。(3)课程教案类不能以“教学辅助课件”名义报名参赛。如欲参赛,应进一步完善为微课类作品。(4)虚拟实验平台是以虚拟技术为基础进行设计、支持完成某种实验为目的、模拟真实实验环境的应用系统。(5)每队参赛人数为-人,指导教师不多于2人。(6)每位作者在本类(组)中只能参与一件作品,无论作者排名如何。(7)每位指导教师在本类(组)中,不能多于指导4件作品,每小类不能多于指导2件作品,无论指导教师的排名如何。(8)每校参加省级赛区每小类作品

5、数量由各省级赛区组委会或省级直报赛区自行规定。本大类(组)每校最终入围国赛决赛作品不多于4件,每小类不多于2件。3数媒设计普通组(参赛主题:人工智能畅想)3.1小类(1) 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2) 交互媒体设计。(3) DV影片。3.2说明(1)本组作品仅仅是对人工智能畅想或带有科幻色彩,并不具有完整的科学功能的实现。若作品已经具有完整的功能实现,则应、也必须参加人工智能应用方案设计或人工智能应用程序设计,不得报数媒设计或数媒设计动漫游戏组。(2)数媒设计分普通组与专业组进行评比。(3)属于专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专业组的竞赛,不得参加普通组的竞赛。属于普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普通组的竞赛,不得参加

6、专业组的竞赛。(4)专业组作者清单见4.2(4)中所述。(5)参赛作品有多名作者的,如有任何一名作者归属于上面所述专业,则作品应参加专业组的竞赛。(6)交互媒体设计,需体现一定的交互性与互动性,不能仅为版式设计。(7)每队参赛人数为-人,指导教师不多于2人。(8)每位作者在本类(组)中只能参与一件作品,无论作者排名如何。(9)每位指导教师在本类(组)中,不能多于指导4件作品,每小类不能多于指导2件作品,无论指导教师的排名如何。(10)每校参加省级赛区每小类作品数量由各省级赛区组委会或省级直报赛区自行规定。本大类(组)每校最终入围国赛决赛作品不多于4件,每小类不多于2件。4数媒设计专业组(参赛主

7、题:人工智能畅想)4.1 小类(1)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2)交互媒体设计。(3)DV影片。(4)环境设计。(5)工业产品设计。4.2说明(1)本组作品仅仅是对人工智能畅想或带有科幻色彩,并不具有完整的科学功能的实现。若作品已经具有完整的功能实现,则应、也必须参加人工智能应用方案设计或人工智能应用程序设计,不得报数媒设计或数媒设计动漫游戏组。(2)数媒设计分普通组与专业组进行评比。(3)属于专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专业组的竞赛,不得参加普通组的竞赛。属于普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普通组的竞赛,不得参加专业组的竞赛。(4)专业组作者清单:艺术教育。广告学、广告设计。广播电视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美

8、术设计、动画、影视摄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数字媒体技术方向。服装设计、工业设计、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技术。美术学、绘画、雕塑、摄影、中国画与书法。艺术设计学、艺术设计、会展艺术与技术。其它与数字媒体、视觉艺术与设计、影视等相关专业。(5)参赛作品有多名作者的,如有任何一名作者归属于上面所述专业,则作品应参加专业组的竞赛。(6)交互媒体设计,需体现一定的交互与互动性,不能仅为版式设计。(7)环境设计的含义限指有关空间形象设计、建筑设计、室内环境设计、装修设计、景观园林设计、景观小品(场景雕塑、绿化、道路)设计等。(8)工业产品设计的含义限指传统工业产品设计,即有关

9、生活、生产、交通、运输、办公、家电、医疗、体育、服饰的工具或设备等工业产品设计。该小类作品必须提供表达清晰的设计方案,包括产品名称、效果图、细节图、必要的结构图、基本外观尺寸图、产品创新点描述、制作工艺、材质等,如有实物模型更佳。要求体现创新性、可行性、美观性、环保性、完整性、经济性、功能性、人体工学及系统整合。(9)每队参赛人数为-人,指导教师不多于2人。(10)每位作者在本类(组)中只能参与一件作品,无论作者排名如何。(11)每位指导教师在本类(组)中,不能多于指导4件作品,每小类不能多于指导2件作品,无论指导教师的排名如何。(12)每校参加省级赛区每小类作品数量由各省级赛区组委会或省级直

10、报赛区自行规定。本大类(组)每校最终入围国赛决赛作品不多于4件,每小类不多于2件。5数媒设计1911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5.1小类(1)微电影。(2)数字短片。(3)纪录片。5.2说明(1)1911年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参赛主题为:世界级、国家级、省级的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名胜古迹。先秦主要哲学流派(道/儒/墨/法/名等)。以唐诗宋词为代表歌颂中华大好河山的诗、词、散文。优秀的传统道德风尚。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国画、汉字、书法、技艺等。(2)主题内容、情节均严格限在1911年前,人物、服饰、道具等必须与作品主题、内容相符。(3)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名胜古迹等若以微电影形式参赛,则应有人

11、物、完整故事情节穿插,不能简单地拍成纪录片。(4)凡符合本类内容的所有作品,必须报名参加本类竞赛,均不得报入数媒设计或数媒设计中华民族服饰手工艺品建筑或数媒设计动漫游戏。(5)每队参赛人数为-人,指导教师不多于2人。(6)每位作者在本类(组)中只能参与一件作品,无论作者排名如何。(7)每位指导教师在本类(组)中,不能多于指导4件作品,每小类不能多于指导2件作品,无论指导教师的排名如何。(8)每校参加省级赛区每小类作品数量由各省级赛区组委会或省级直报赛区自行规定。本大类(组)每校最终入围国赛决赛作品不多于4件,每小类不多于2件。6.数媒设计中华民族服饰手工艺品建筑6.1小类(1)图形图像设计。(

12、2)动画。(3)交互媒体设计。6.2说明(1)每队参赛人数为-人,指导教师不多于2人。(2)每位作者在本类(组)中只能参与一件作品,无论作者排名如何。(3)每位指导教师在本类(组)中,不能多于指导4件作品,每小类不能多于指导2件作品,无论指导教师的排名如何。(4)每校参加省级赛区每小类作品数量由各省级赛区组委会或省级直报赛区自行规定。本大类(组)每校最终入围国赛决赛作品不多于4件,每小类不多于2件。(5)凡符合此组内容的作品,均不得报入数媒设计类普通组(或专业组)或动漫游戏组。7数媒设计动漫游戏(参赛主题:人工智能畅想)7.1小类(1)动画。(2)漫画插画。(3)游戏。(4)动漫衍生品(含数字

13、、实体衍生品)。(5)3R(VR/AR/MR)作品。7.2说明(1)本组作品仅仅是对人工智能畅想或带有科幻色彩,并不具有完整的科学功能的实现。若作品已经具有完整的功能实现,则应该、也必须参加人工智能应用方案设计或人工智能应用程序设计,不得报数媒设计或数媒设计动漫游戏组。(2)凡符合本组内容的作品,必须参加本组,均不得报入数媒设计的其它组。(3)每队参赛人数为-人,指导教师不多于2人。(4)每位作者在本类(组)中只能参与一件作品,无论作者排名如何。(5)每位指导教师在本类(组)中,不能多于指导4件作品,每小类不能多于指导2件作品,无论指导教师的排名如何。(6)每校参加省级赛区每小类作品数量由各省

14、级赛区组委会或省级直报赛区自行规定。本大类(组)每校最终入围国赛决赛作品不多于4件,每小类不多于2件。(7)2018年本组不设企业命题。8软件服务外包(医药组/企业组)8.1医药组(1)医药健康计算。主题:健康管理与监护智能设计及应用。计算机辅助诊断与治疗相关设计及应用。医药健康大数据分析。医药专业课程与教学平台相关设计及应用。医药信息系统应用与开发。与医药健康相关的其它IT应用及创新。(2)说明:此小类的核心是“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在医药健康领域中的应用这一主题,鼓励人工智能的相关应用。凡符合这一主题的作品,都应该也必须报此类(组)。省级复赛技术上(评比专家组)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

15、指委医药类专家等组成,报名等组织由省级直报平台处理。若智能类作品切实可行并提交完整的方案文档(不一定需要进行完整的代码实现),则应报“人工智能应用方案设计小类”。若智能类作品已经具有完整的功能实现,并以机器学习算法在作品中具有核心作用,则应报“人工智能应用程序设计小类”。若智能类作品作虽然涉及机器学习算法,但并不是作品的核心功能,或者作品仅仅涉及到不需要学习或训练过程的控制算法,则应报本组的比赛。参赛队作者人数限制为3-5人,指导教师不多于2人。每位作者在医药组中只能参与一件作品,无论作者排名如何。每位指导教师在医药组中,不能多于指导4件作品,每小类不能多于指导2件作品,无论指导教师的排名如何。每校参加省级直报平台作品每小类数量不限。本大类(组)在软件服务外包中每校最终入围决赛作品总数不多于4件,每题不多于2件。8.2企业组(1)小类大数据分析。物联网应用。移动终端应用。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2)题目(28题)大数据分析(11题,001-0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