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讲稿.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086288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讲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医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讲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医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讲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讲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讲稿.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讲稿认识中医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俗称火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挤压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特定拔火罐部位(患处、穴位),产生广泛刺激,形成局部充血或瘀血现象,而达到防病治病,强壮身体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拔火罐与针灸一样,也是一种物理疗法,而且拔火罐是物理疗法中最优秀的疗法之一。是一种古老的民间医术,儿童同样适用。还称“拔罐子”。有火罐、气罐等。拔罐法又名“火罐气”,古称“角法”。古代医家在治疗疮疡脓肿时用它来吸血排脓,后来又扩大应用于肺痨、风湿等内科疾病。建国以后,由于不断改进方法,使拔罐疗法有了新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治疗范围,成为针灸治疗中的一种

2、重要疗法。一、拔罐疗法的适应范围拔罐法具有通经活络,吸拔经络中的风寒湿气外出,还具有引出排脓等作用,适用于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风湿痛、感冒、咳嗽、腰背痛、月经痛、胃痛、疡初期未溃时,以及局部皮肤麻木或机能减退的等病症。二、拔罐疗法常见的吸拔方法闪火法:用止血钳夹住95%酒精棉球,在罐内闪火排去空气,迅速将罐罩在应拔部位。投火法:用小纸条点燃后,投入罐内并迅即将罐罩在应拔部位。架火法:用一直径23cm不易燃烧及传热的块状物上置酒精棉球,点燃后将火罐扣上。三、拔罐疗法的注意事项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选择合适的火罐。拔罐时应选肌肉丰厚的部位,而在肌肉浅薄、骨骼突出、皮肉松弛、毛发较多的部位不易吸拔

3、,罐易脱落。体位要适当,拔罐过程中不要移动体位,以免火罐脱落。皮肤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不宜拔罐。孕妇腹部、腰骶部须慎用。拔罐时注意棉球沾乙醇不可过多,亦勿在罐口停留,以免罐口烧烫灼伤皮肤。拔罐一般可出现局部红晕或紫绀色,一般不须处理,会自行消退。若留罐时间过长,皮肤会出现水泡,小者当敷以消毒纱布,防止擦破;大的须用消毒针将水放出并包敷,防止感染。起罐手法要轻缓,以一手抵住罐边皮肤,按压一下,使气漏入,罐即脱下,不可硬拉或旋动。应用针罐时,应防止肌肉收缩,发生弯针,并避免撞压针入深处,损伤脏器及血管。故胸背部腧穴均宜慎用针罐。使用多罐时,火罐的排列顺序不宜太近,以免皮肤被牵拉产生疼痛。应用刺络拔罐时,出血量须适当,一般57m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