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园林史重点整理笔记

上传人:共*** 文档编号:93080582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9.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典园林史重点整理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古典园林史重点整理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古典园林史重点整理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古典园林史重点整理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古典园林史重点整理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典园林史重点整理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典园林史重点整理笔记(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典园林史重点整理笔记1 一池三山: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东海里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山上长满了 长生不老药,住着长寿快乐的神仙。封建帝王都梦想万寿无疆与长久统治,自从汉武帝在长安城修建了象征性的“瑶池三仙山”开始,“一池三山”就成为历代皇家园林的传统格局2计成:明代的造园家,著有园冶一书,我国造园学的重要著作3样式雷:样式雷是清代二百多年间主持皇家建筑设计的雷姓世家的誉称。清代宫廷建筑设计和预算分别由样房和算房承担,样房是由雷姓世袭,称为 样式雷 ,其祖雷发达是木工,所存建筑设计模型称为烫样,图纸称画样。4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构园手段是指:叠山、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营造。 5中国四大名园

2、的古典园林是指:拙政园、留园、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 6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园林是指 圆明园 7我国自然式山水风景园林在魏晋南北朝开始兴起,到唐代有了较大的发展。8.北宋文学家李格非的洛阳名园记是记录北宋园林面貌的重要文献9考工关于城市营建的规定“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10无锡 寄畅园 较多地保存着明末的布局面貌,集中而典型地体现了大造园家 的回归现实主义的造园思想11明中后期,江南出现了一批造园专家,如计成、康熙时的 、周秉忠等,他们原是文人,擅长绘画,又参与造园设计与施工12计成所著园冶一书中有“世之兴造,专主鸠匠,独不闻三分匠、

3、七分主人 之谚乎?非主人也,能主之人也”的说法,来说明园林意匠的重要性13三山五园的基本组成“三山五园”三山五园是北京西郊一带皇家行宫苑囿的总称,是从康熙朝至乾隆朝陆续修建起来的。三山是香山、玉泉山、万寿山;五园是:畅春园、圆明园、静明园、静宜园和清漪园(颐和园)14囿:中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一种园林形式。通常在选定地域后划出范围,或筑界垣。囿中草木鸟兽自然滋生繁育,狩猎既是游乐活动,也是一种军事训练方式;囿中有自然景象,天然植被和鸟兽的活动,可以赏心悦目,得到美的享受。15.大内御苑:建在首都的宫城或皇城以内,供皇帝日常游憩临幸的地方。行宫御苑:建在都城远郊、近郊风景优美的地带,

4、供皇帝偶尔游憩或短期居住的地方。离宫御苑:建在远离京城的风景地带,供皇帝长期居住、处理朝政的地方。16.花石纲:宋徽宗时期运输东南花石船只的编组。17.别业:指在风景区或在郊外建造的以家宅为主体的园林18.阁与楼:园林中供登高远望、游憩赏景的高层建筑,一般认为重层的屋为楼,有墙和窗的重亭为阁。19.隐逸:一种历史文化积淀,一种与仕宦相对应的概念与行为,是中古古代士人保持人格独立的一种处事方式。20. 榭:一般指有平台跳出水面观赏风景的建筑轩:建在高旷地带而环境幽静的小屋,园林中多作游人休息、观景的场所舫:又称旱船、不系舟,是一种建在水边的船型建筑,前半部分多是三面临水,使人有虽在建筑中,却又犹

5、如置身舟楫之感。石像生:陵墓前安设的用玉或石等雕刻而成的人或动物的形象,主要用来显示墓主人的身份地位,也有驱除、镇墓的含义。华表:又称桓表,一种圆柱形的标志性建筑物,常立于宫殿、宗庙、城垣、陵墓前,柱身常刻有花纹,柱顶有方石和立兽。富有深厚的汉族传统文化内涵,散发出汉族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二、简答题1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思想: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崇尚自然,热爱自然的传统。“天人合一”的思想占有极大的优越。把人和物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视为不可分割的共同体,从而形成一种主观力量,促使人们去探求自然,亲近自然开发自然;另一方面,山河壮丽,景象万千,美好的景色启发人们热爱自然,讴歌自然。独树一帜的自然式

6、山水园林就形成了以神州大地潜在不同的山川为本原,形成以山水为景观的造园风格。这种园林以表现自然竟趣为目的,排斥规则,对称,力避人为造作气氛。与轴线对称,几何图形,分行列队,显示人的力量的欧洲园林大相径庭2中国清代皇家园林的特征规模很大,是包含有起居、宴集、骑射、观剧、祀祖、召见大臣、处理政务、举行朝会的多种用途的综合体。清代帝苑的布置一般都有两大部分;一是居住和朝见的宫室;另一部分是供游乐的园林清代苑囿造景通常集仿各地名园胜迹于园中,根据各园的地形特点,把全园划分为若干景区,每区再布置各种不同趣味的景点。帝王苑囿的建筑布局与形式除宫室部分较规整严谨外,其它多较活泼,随意布局,建筑式样多变,与地

7、形结合紧密,建筑体量比较小巧素雅,常不用斗拱,但同私家园林相比,又显得堂皇壮丽。苑中的中心建筑,为了与空间相称,体量尺度都很高大。帝王苑囿主要依靠堆土来形成山丘涧壑的地形起伏,再适当点缀山石,形成真山与假山相结合的方式。花木配置多做群植或成林布置,不似私家以单株欣赏为主论述时应结合实例进行分析3结合典型实例分析中国清代皇家园林的特征。答题纲要:1. 规模浩大、面积广阔、建设恢宏、金碧辉煌,尽显帝王气派。山、水、建筑、花木和书画是构成园林的基本要素,叠山、理水、建筑营造、植物配置、书画楹联等也就成为造园的主要工作。私家园林讲究小中见大,而皇家园林则注重移天缩地,虽然都是在人工上做文章,但私家园林

8、的“巧”,就远不能与皇家园林的“豪”相比了。古代帝王苑囿规模都很大。秦汉时期的上林苑,方圆达数百里,周长三百余里,“作长池,引渭水,筑土为蓬莱山”,规模之大,为中国历代皇家园林所不及。如:清代的清漪园占地近300公顷。 2. 南北交融,中西合璧,建筑风格多姿多彩。江南私家园林始终为皇家园林提供着取之不尽的艺术营养。明代中叶以来,北方园林就开始刻意模拟江南私园的造园手法了,至清代此风更甚,特别是康乾时期达到了顶峰。他一手促成了北方和南方、皇家和私家园林的大融汇。从皇家园林中既可看到南方小巧园林风格,如杭州苏堤六桥、苏州狮子林、镇江宝塔等景色,也可看见少数民族风格的塔、屋宇结构等雄风,如北海的藏式

9、白塔,甚至还有吸收欧洲文艺复兴时的“西洋景”,如圆明园。 3. 功能齐全。皇家园林中集处理政务、寿贺、看戏、居住、园游、祈祷以及观赏、狩猎于一体,甚至有的还设“市肆”,以便买卖4清代皇家园林的造园指导思想,或者说常用手法如何?手法:苑囿,又更具自然山水改造而成,因此各国都巧于利用地形,因地制宜,形成各自特色。清代苑囿理景的指导思想是集仿各地名园胜迹于园中。根据各园的地形特点,把全园划分若干景区,每区再不止各种不同趣味的风景点和园中园,如静明园有32景,避暑山庄有康熙时的36景和乾隆时的36景,圆明园有40景,每景都有点景的提名。实际上,这种方法采自西湖10景等江南名胜风景区的理景办法。所以祖国

10、各地,尤其是江南一带的优美风景,是清苑囿造景的创作源泉。5明清时期江南私家园林的基本设计原则与手法?一、园林布局:主题多样、隔而不塞、欲扬先抑、曲折萦回、尺度得当、余意不尽、远借邻借。二、水面处理: 水面可形成园中的“空”与“虚”,和其他实景形成对比;水面处理有聚分之别,小园池水以聚为主,以分为辅。小池则宜用浅岸。三、叠山置石:可看、可游、可居。塑造丘壑、体块、缝隙、纹理的处理。用石得当。四、建筑营造:江南园林的建筑特点是:活泼、玲珑、空透、典雅;私家园林建筑以厅堂为主;漏窗式样繁多,千变万化,多由工匠创作;屋顶翼角起翘有两种做法:一为嫩戗发戗,一为水戗发戗。室外铺地利用砖瓦废料铺成各种图案,

11、形式多样,丰富多彩6. 私家园林的基本设计原则与手法把全园划分为若干景区,每区都有自己的特点,但又互相贯通,联为整体。园中空间与景物布置主次分明,不宜均匀分布。大小空间疏密相间,构成有节奏的变化。水面的处理方面。池的大小有主次之别,水面处理有聚分不同。池水以聚为主,以分为辅。假山是园景中的重要因素,叠石造山是为了创造山林景色。体形高大的山林,一方面可以在山上建亭阁,眺望园林,俯望全园,达到扩大空间感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阻隔视线,增加园中宁静的气氛。建筑处理方面,建筑物在我国古代园林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山池是园景的骨干,欣赏山池风景的位置,则常在建筑物内,同时建筑又是与山,池,花木共同的构成园景

12、。所以它即是观察对象,又是风景观赏点。植物在私家园林中以单株为主观赏,园林以老树为难得,略有几株,能使园林显的苍古深郁7结合实例分析明清私家园林的特点和造园手法私家园林是为了满足地主官僚、富商的生活享乐而建造的,常常为宅地的扩大与延伸,是可居、可游、可观的城市山林,一般都不大。其造园手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把全园划分若干景区,每区有自己的特点,但又相互贯通,联为整体。水处理方面:池有大小主次之别,水面处理也有聚分的不同;池岸不宜僵直,也不能太高;吃面桥梁常以梁式桥为主,平面曲折。假山是园景中的重要因素,通常有土山、土多石少、石多土少、石山四种,明代以后私家园林多用后两种。建筑处理方面:建筑布

13、局常因地制宜,灵活随机;建筑类型丰富(厅堂、轩、馆、楼、台、阁、榭、廊、舫等);建筑造型一般都轻巧淡雅、玲珑活泼;细部装饰精致灵巧,色彩调和;建筑空间常开敞流通。 花木在私家园林中以单株欣赏为主,较大的空间也成林栽种8试述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的造园特色私家园林一般为宅加园型,主要集中在江南一带面积都不大。在有限的空间里,人工创造有山有水,曲折迂回,景物多变的环境,既要满足各项功能要求,又要富于自然意境。基本原则和手法:(1) 把全园分为若干景区。变单一为多样,变单调为丰富。提供一个持续的欣赏过程。形成疏密相间的对比效果。其每区都有自己的特点。但又互相贯通,联为整体(2) 塑造自然山水的形象。叠山。

14、理水,聚分得体。选用水生植物。(3) 处理人工建筑与自然风致的矛盾。采用隔绝式,如留园的五峰仙馆。尺度处理得宜,一般用小尺度建筑。虚化界面,例如将墙体表现为爬墙虎。(4) 巧妙处理园林建筑空间。私家园林的空间追求境界,意境。(5) 运用扩大空间的手法。化整为零。度处理。凹凸处理。9中国明清江南私园特征。1虽由人作,宛自天开2 巧于因借,精在体宜;3园以景胜,景因园异; 4山贵有脉,水贵有源; 5 动中观静,静中有动; 6 隔而不断,通而不露; 7 诗情画意,情景交融10结合实例分析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在造园手法上的异同。1平面格局:江南园林多建于市井内,空间狭小,常以内向布局在有限的空间中构置景

15、观,使之随影随势,曲折蜿蜒且不拘一格,与园中的叠山池水,花木桥廊巧妙结合,小中见大,达到“虽有人作,宛若天开”的境界。 2建筑形体:江南园林建筑从外观造型,立面形式到细部装饰处理,远比北方的轻巧,纤细,玲珑剔透,其建筑空间既满足生活居住需求,又作为感情生发和延续场所,布置按“风水风骨,量体裁衣,烘云托日”去提高自然山水的艺术感染。诸如虚心高节的修竹,疏影横斜的梅花,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等植物,均为烘托主题和寄托情感而设。 3尺度空间:江南园林空间开阔通透,内外相互穿插渗透,景中套景,层次变化十分丰富。 4建筑色彩:江南园林淡雅朴素,几乎所有建筑色彩都以白粉墙、青灰瓦、深棕色或深绿的木构装修组成,与北方形成鲜明对比。这与地方气候密切相关,灰瓦白墙配以周围的山水绿化,给人以清新幽雅,凉爽宁静的感觉,在心理上减弱了酷热导致的不适。 其一,北方园林以宫廷园林为代表。既然是朝廷修建的园林,那么,在人力、物力、财 力、智力诸方面都是倾国而为之。并且,宫廷园林必然讲究帝王气派,雄伟高大、金碧辉煌,主体突出,强调中心。所有的宫廷园林都占地较广,平面布局严谨,壮阔粗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