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操纵9概要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3078988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船舶操纵9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船舶操纵9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船舶操纵9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船舶操纵9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船舶操纵9概要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船舶操纵9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船舶操纵9概要(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节要点回顾,流对船速、冲程、舵效和掉头水域的影响 受限水域的影响 浅水影响: 阻力的增加与降速(出现影响的水深) 船体下沉与纵倾变化(规律) 浅水对操纵性的影响(出现影响的水深) 浅水域航行时的富余水深 影响因素 经验确定及简单计算,本节主要内容,受限水域的影响 宽度影响 岸壁效应(bank effect) 影响因素 岸壁效应与保向 船间效应 吸引、排斥、转头、波荡 影响因素 各种局面下的船间效应 追越 对遇 驶过系泊船,第三节 受限水域的影响,影响船舶操纵的水深及航道宽度 浅水影响 宽度影响,三、宽度影响,岸壁效应(bank effect) 岸推(repulsion) 岸吸(suction

2、、attraction) 影响因素 岸壁效应与保向 斜底效应,1、岸壁效应,岸壁效应 水道宽度受限时,当船舶偏航接近水道岸壁,因船体两舷所受水动力不同,而出现的船舶整体吸向岸壁、船首转向中央航道的现象称为岸壁效应。 岸推(repulsion) 船首转向中央航道而“离岸”的现象称为岸推。 岸吸(suction、attraction) 船体被岸壁“吸拢”的现象称为岸吸。,2、影响因素,距岸越近、偏离中心航道越远岸壁效应越明显。 水道宽度越窄,岸壁效应越激烈。 水深越浅、岸壁效应越明显。 船速越高,岸壁效应越激烈。 船型越肥大,岸壁效应越明显。影响岸壁效应,3、岸壁效应与保向,船舶一舷接近岸壁航行时

3、,为保向需向岸壁一侧操舵; 在中等舵角难以保向时,应加大离岸距离; 岸推岸吸力较强,出现危险的转头时,不应盲目减速,以免丧失舵效,4、斜底效应,亦称斜坡效应当船舶航行于水深在船宽方向上不等时,会出现船体吸向浅水而船首转向深水的现象; 原理及相关的因素与岸壁效应类似; 为保向,需向浅水一舷操舵。,第四节 船间效应,船间效应的现象 吸引、排斥、转头、波荡 影响因素 具体的局面 追越 对遇 驶过系泊船,一、船间效应的现象,现象 船舶在近距离上对驶会船、或追越、或驶过系泊船时,在两船之间产生的流体作用,将使船舶出现互相吸引、排斥、转头、波荡等现象,称之为船间效应(interaction) 原因 船体周

4、围压力分布发生变化 船行波,1、吸引与排斥,航进中的船舶,首尾处水位升高,压力增高从而给靠近航行的他船以排斥作用; 船中部附近的水位下降,压力降低,则给靠近航行的他船以吸引作用。,2、波荡,波浪的水质点以一定的速度作轨园运动,当水质点处于波峰时,其运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同(向前运动)、处于波谷时则与波浪的传播方向现反。 处于他船发散波中的船舶,由于相对于波的位置不同而受到加速或减速的现象,称之为波荡或无索牵引。 兴波越激烈、追越船的吃水越小,波荡现象越明显。,3、转头,处于他船发散波中的船舶,当其船首向与他船发散波方向存在夹角时,即船舶斜向与发散波遭遇时,由于波中水质点作轨园运动,导致波峰处

5、的船体部分受波的前进方向的力,而波谷处的船体部分则受相反方向的力,其结果构成了力矩使船首转头。,二、影响船间效应的因素,两船间距 一般当两船间的横距小于两船船长之和时,就会直接产生这种作用; 两船间横距小于两船船长之和的一半时,相互作用明显增加。两船过度接近则有碰撞的危险。 船速:船间作用与船速的平方成正比。 作用时间:航向相同比航向相反时影响大。 小船受到的影响大。 浅窄水域船间效应更为激烈。,三、追越中的船间效应,危险的现象 追越船A接近被追越船B船尾时,B船内转,挡住A船进路; A,B两船有部分重叠时,回转力矩先后达到最大值,追越船A船船首内转,碰撞被追越船B的船中或船尾; 两船平行,横

6、向作用力很大,两船迅速接近,追越船A船船尾擦碰B船船中; 当A船船首追过B船,两船部分重叠时,被追越船B船的船首碰撞追越船A的船中或船尾。,三、追越中的船间效应,追越的原则: 深水中,两船间距至少应保持大船的一倍船长, 最好大于两船船长之和; 追越的时间越长越危险;被追越船应适当减速(前提:保证舵效) 追越中出现明显的船间效应而致有碰撞危险,被追越船应适当加车以提高舵效;,四、对遇中的船间效应,两船对遇,船间相互作用与位置关系与追越类似; 造成碰撞的危险比追越过程中低; 主要原因: 持续时间短; 船体惯性大; 两船船首相平时,切忌用大舵角抑制船首外转; 横距不足时,应向内转向。,五、驶过系泊船

7、,船舶以极近距离驶过系泊船时,系泊船会产生: 首摇、横摇、横荡、垂荡、纵荡、纵摇(六自由度) 原因: 船间效应; 发散波被岸壁反射后对船体的作用。 危害: 对系泊船影响最大的是纵荡, 可能造成断缆等问题,,五、驶过系泊船,相关因素 水深越浅,影响越大; 驶过船航速; 船间距离; 航道宽度; 排水量 驶过船排水量越大,影响越大, 系泊船排水量越大,影响越小。,五、驶过系泊船,措施: 驶过船: 保持足够横距 减速 系泊船: 应对缆绳和碰垫作必要的调整: 尤其是应使各缆绳均匀受力; 避免某根缆绳单独过紧或过松。 系泊船应停止有关可能受影响的作业 应对舷梯做出必要调整,避免船体移动而发生擦碰等事故,本

8、节主要内容,受限水域的影响-宽度影响 岸壁效应(bank effect) 岸吸(suction、attraction)、岸推(repulsion)、斜坡效应 船间效应的现象 吸引、排斥、转头、波荡 影响因素 具体的局面下的船间效应 追越 对遇 驶过系泊船,本章作业,图示分析前进中的船舶在斜顶风、斜顺风航行时受力与偏转规律,哪种情况易于保向?为什么? 图示说明后退中的船舶在正横前、后来风的受力和偏转规律。 简述停车不对水移动的船舶在风中的偏转和运动规律。 简述浅水中船舶操纵运动特点? 试述不同船速情况下船体下沉的特点。 决定富余水深应考虑哪些因素? 什么是岸壁效应?影响岸壁效应的因素有哪些,船舶

9、在接近岸壁航行时应如何操舵保向?,本章测试,船舶在前进中如风从正横前吹来,则: A. 风力中心在重心前,水力中心在重心后 B. 风力中心在重心后,水力中心在重心前 C. 风力中心和水力中心在同一点上 D. 船首偏转方向不定,要看风力与水阻力的力矩大小而定 答案:D,本章测试,航行中的同一艘船,其空船或压载时的风力中心位置比满载时要: A. 明显前移 B. 稍微前移 C. 明显后移 D. 稍微后移 答案:A,本章测试,重载船在海上高速行驶时,正横前来风,船舶受风影响出现的偏转情况是: A. 顺风偏转 B. 迎风偏转 C. 基本不偏转 D. 尾偏向上风 答案:B,本章测试,船舶高速后退中受风时的偏

10、转趋势为:、尾找风 、首找风 、转向横风 、用舵往往难以控制 A. 、 B. 、 C. 、 D. 、 答案:C,本章测试,重载高速航行中,强横风时保向通常应压: A. 上风舵 B. 下风舵 C. 正舵 D. 压上风舵还是下风舵取决于舵力大小 答案:B,本章测试,强风中船舶保向性,总的来说是:、随风速的提高而提高 、随船速的提高而降低 、随所操舵角的增大而提高 、与船速无关 A. B. 、 C. 、 D. 、 答案:A,本章测试,关于流对冲程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船舶顶流和顺流航行时,若其他条件相同,停车冲程是一样的 B. 船舶顶流航行的停车冲程一定比和顺流航行时的停车冲程小 C.

11、船舶顶流航行的停车冲程一定比和顺流航行时的停车冲程大 D. 即使其他条件相同,船舶顶流和顺流航行时的冲程也无法进行比较 答案:A,本章测试,某船在顺流中掉头,流速为2米/秒,掉头所需时间为4分钟,则流致漂移距离对掉头水域的影响为: A. 增大480米 B. 增大384米 C. 减小480米 D. 减小484米 答案:B,本章测试,根据船模试验,浅水对旋回性明显影响的水深为: A. 大于1.5倍吃水时 B. 小于1.5倍吃水时 C. 大于2倍吃水时 D. 小于2倍吃水时 答案:D,本章测试,船舶驶于浅水域时: A. 水越浅,由首倾自行变为尾倾所需航速越低 B. 水越浅,由首倾自行变为尾倾所需航速越高 C. 由首倾变为尾倾主要决定于船型,与水深无关 D. 水越浅,只是略增加首倾而已,不会出现尾倾 答案:A,本章测试,船舶驶入海底沿其船宽方向有明显倾斜的浅水域时: A. 需向海底较高一舷压舵才能保向 B. 需向海底较低一舷压舵才能保向 C. 与海底平坦水域并无不同,正常操纵即可 D. 将出现航向左右偏摆不定的局面 答案:A,本章测试,一大船从小船左舷追越,当大船首平小船尾时,小船易发生: A. 首向左转 B. 首向右转 C. 船身平行吸拢 D. 船身平行排斥 答案: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