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A文】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作业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3078809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A文】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9A文】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9A文】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9A文】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9A文】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A文】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A文】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作业(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作业第一章1、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是什么?1答:物流管理:是指在社会在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执行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的计划和控制等职能。从单一的企业角度来看,是指企业通过改善上、下游供应链关系,整合和优化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以获得企业的竞争优势。2、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有何区别与联系?2答:联系:供

2、应链管理涵盖了企业经营中从原料起点至消费者终端的所有商业环节。供应链管理是随着物流管理的发展而提出和逐步获得完善的。物流管理已经成为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部分。区别:(1)供应链管理是把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使供应链上各企业分担的采购、生产、分销和销售等职能成为一个协调发展的机体;(2)供应链管理关心的并不仅仅是物料实体在供应链中的流动;(3)供应链管理强调的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企业的关键业务(核心竞争能力)上,充分发挥其优势,同时,与全球范围内的合适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把企业中非核心业务交给合作企业来完成;(4)供应链管理是基于战略伙伴关系的企业模型,因此,它可以利用信息共享(透

3、明性)、服务支持(协作性)、并行工程(同步性)、群体决策(急智性)、柔性与敏捷性等先进的技术和手段来进行企业的流程再造;(5)供应链管理不仅仅具有自己的合作机制、决策机制、激励机制和自律机制,还有自己的理论模型、设计原则以及绩效评价指标体系。(6)两者的目标不一致。3、供应链管理与传统管理模式的区别何在?3答:供应链管理与传统的物料管理和控制有着明显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供应链管理把供应链中所有节点企业看作一个整体,供应链管理涵盖整个物流的,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采购、制造、分销、零售等职能领域过程。(2)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各企业的目标是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很少考虑其他企业和最终

4、用户的利益和要求;而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遵循的原则是个体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即供应链中所参与者的首要目标是整个供应链的总成本最小,效益最高,共同以使最终消费者满意为己任,这是所有参与者制定决策的首要标准。(3)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通常是一个实力雄厚的企业(可能是生产制造企业,也可能是大型零售企业)处于支配性地位,而其他企业则处于从属地位,它们的生产、采购、销售等决策的制定都是被动的,因此它们与那个支配企业的地位是不平等的;而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提倡供应链所有参与者的地位平等,虽然通常也存在一个核心企业,但它更多的是帮助其他节点企业,它们之间更多的是合作与互助的关系,而非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4)

5、在传统管理模式下,企业都是独立运作的,体现得更多的是竞争。(5)供应链管理不再是孤立地看待各个企业及各个部门,而是考虑所有相关的内外联系体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等,并把整个供应链看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4、简述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兴起。4答:近年来,现代物流管理已成为我国企业界、理论界广泛关注及探索的课题。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兴起,使得社会各界对物流的认识在观念上发生了质的变化。传统观念认为:“仓储+运输”或者“配送就是物流”,今天,人们已逐渐意识到,现代物流供应链系统内涵实质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系统集成各方社会资源,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市场运营效率,增强市场应变能力,最终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6、。物流作为新兴产业群在我国已迅速崛起,而围绕这一庞大产业群体和支持体系必将设计到社会各个方面,主要包括:作为需求方的各类成品制造业,零部件供应商,分销/批发企业、零售行业、物流服务方的第三方物流、物流咨询业、物流基础设施供应商,提供物流软件和解决方案的专业公司,以及运作监管方政府机构、行业协会和物流支持体系。如何更好将现代物流这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体系交互到各个不同关系体中,使得各方在观念上取得共“识”,利益分配上达到共“赢”,则必须建立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的思想观念,才有可能使现代物流业取得健康、有序的告诉发展。早期阶段的各种物流功能相对孤立,无物流中心,不能有效控制物流链中的各个环节,物流服务企

7、业与需求方不能有效地集合为“有机的整体系统”,相互间无法达到“共识”与“共赢”,物流商侧重于价格竞争,或提供标准服务等基本物流服务功能,缺乏外部整合继承系统。因此,物流供应链处在低效率和松散状态下运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并广泛应用到企业制造、管理营销和信息处理传输中,从而对物流业赋予了新的内涵,为企业现代化物流管理带来了现实的效益和效率。从早期的MRP系统到MRP系统。JIT发展到今天全球流行的ERP系统充分发展了物流的演绎历程。国际上一些著名企业如IBM、DELL、GE、HP公司等在供应链管理事件中均取得卓越的成就。今天,当代物流供应链管理蕴含了新的理念和思想,各环节的主

8、动性体现在参与企业营销战略的制定、市场现实需求与潜在需求预测、采购计划到生产制造,与企业生产经营联动共同发挥作用。物流管理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此带动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协调与运转,适时快捷、低成本提供市场需求和产品服务,从而构筑起企业的竞争优势。5、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是何种关系?5答:物流管理的目标:(1)现代物流管理以实现客户满意为第一目标,这里的客户不仅指物品的需求方,还包括物流服务的接受方,即物流业务的委托方。客户满意是一个综合指标,具体包括效率、质量、速度、成本、安全等等。(2)现代物流管理以整体最优为目的,这里的整体最优表现为对运输、储存、装卸、库存、配送

9、、信息等基本功能要素实施优化管理,处理好物流各要素之间的“二律背反”关系,在保证物流系统效率与质量的前提下,实现物流成本的最小化。(3)现代物流管理既重视效率更重视效果,即在确保整体最优的基础上充分重视环保、公害、交通等因素,积极发展符合21世纪发展潮流的绿色物流。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在满足客户需要的前提下,对整个供应链(从供货商、制造商、分销商到消费者)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管理,例如从采购、物料管理、生产、配送、营销到消费者的整个供应链的或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把物流与库存成本降到最小。二者的关系:(1)物流管理是指通过五路管理组织对整个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监督、控制、协调工作的总结。

10、物流管理是对物流的计划实施评价反复进的。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为:“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鬼话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2)两者之间有区别也有联系。从管理对象上观察,物流管理的对象是物流活动与物流活动直接相关的其他活动。但是物流管理的内容是不可以随意无原则扩大的,否则物流管理的学科特征便荡然无存了。而供应链管理涉及的内容要庞大得多,供应链管理既包括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增值流的管理,也包括物流管理。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但与其他的组成部分显然存在很大不同,即它的独立性很强。(3)从管理手段上观察,供应链管理是基于Internet/Intrane

11、t的供应链交互的信息管理,这是以电子商务为基础的运作方式。物流,即物质资料的空间位移,具体的运输、储存、装卸、配送等各种活动是不可能直接通过网络传输的方式来完成的,物流在非Internet/Intranet技术条件下,也一样运行。(4)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不分内容存在重合性,管理目标为为客户服务存在一致性。6、实施供应链管理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6答: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七条,具体包括:(1)根据客户所需的服务特性来划分客户群;(2)设计企业的后勤网络;(3)倾听市场的需求信息;(4)时间延迟与供应商建立双赢的合作策略;(6)在整个供应链领域建立信息系统;(7)建立绩效考核准则。7、学习

12、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意义何在?7答:(1)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是降低营销成本,提高营销利润的源泉;(2)市场竞争实际上是供应链的竞争,学习物理与供应链管理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提高企业竞争力。(3)提高知识素养和管理水平;(4)是与时俱进和社会竞争的要求。第二章1、什么是物流系统,它与物流有何区别?8答:物流系统:指在供应链管理活动中的各种物流功能,随着采购、生产、销售活动而发生,并使物的流通效率提高的系统。这种系统大致由作业系统和信息系统组成。物流: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对物流下的定义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

13、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从物流的概念可以看出,物流既包括生产过程的物流活动,又包括流通过程中的物流活动。所以物流系统的范围是很广阔的,它始于生产企业的原材料购进经过生产过程形成可供销售的半成品、成品并运送至成品库,经过包装后分送到各流通中心再转销给消费者,或从成品库直接运送给消费者,止于生活消费或生产消费。可见物流系统的范围横跨生产、流通和消费三个领域。2、物流系统由哪些要素构成,其特征有哪些?9答:物流系统是由人,财,物、设备、信息和任务目标等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物流系统的组成要寨一般包括一般要素、功能要素、支撑要素和物质基础要素四个方面。(1)物流系统的一般要素物流系统的一般要素主要是指

14、人、财、物方面。人是物流的主要因素是物流系统的主体。人是保证物流得以顺利进行和提高管理水平的最关键的因素提高人的素质。是建立一个合理化的物流系统并使之有效运转的根本为此需要合理确定物流从业人员的选拔和录用,加强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财是物流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资金。物流运作的过程实际也是资金运动过程,同时物流服务本身也需要以货币为媒介。物流系统建设是资本投入的大领域,离开了资金这一要素,物流不可能实现。物是物流中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能源、动力等物质条件包括物流系统的劳动对象。没有物。物流系统便成为无本之木。一般要素对物流产生的作用和影响构成物流系统的“输入”。(2)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物流系统的功

15、能要素指的是物流系统所具有的基本能力这些基本能力有效地组合连接在一起,便成了物流的总功能。便能合理、有效地实现物流系统的目标。一般认为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主要有运输,储存保管、包装、装卸搬运、住现代物流规划理论与实战流通加工,配送和物流信息等七个方面。上述七项功能要素中运输及保管功能在物流系统中处于主要功能要素地位。(3)物流系统的支撑要素物流系统的支撑要素是指建立物流系统所需要的各种支撑手段主要包括:体制、制度这是物流系统的重要保障它决定物流系统的结构、组织、领导、管理方式有了这个支撑条件才能确立物流系统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法律、规章物流系统的运行不可避免会涉及企业或人的权益问题。法律、规章一

16、方面限制和规范物流系统的活动,使之与更大系统协调;另一方面是给予保障合同的执行、权益的划分、责任的确定都需要靠法律、规章维系。行政、命令物流系统关系国家经济命脉所以,行政、命令等手段也常常是支持物流系统正常运转的重要要素。标准化系统标准化保证物流环节协调运行是物流系统与其他系统在技术上实现连接的重要支撑条件。(4)物流系统的物质基础要素物流系统的物质基础要素主要是指物流系统建立和运行所需要的技术装备手段,这些段的有机联系对物流系统的运行有决定性意义。物质基础要素主要有:物流设施是组织物流系统运行的基础物流条件。包括物流场站、货场、物流中心、仓库、公路、铁路、港口等。物流装备主要包括货架、搬运及输送设备、加工设备、运输设备、装卸机械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