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基本原理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3076515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7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基本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基本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基本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基本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基本原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基本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基本原理(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基本原理,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基本原理,超临界流体萃取的主要影响因素,目录,超临界的有关概念,超临界流体的性质,有关概念,什么是超临界:任何一种物质都存在三种相态-气相、液相、固相。三相呈平衡态共存的点叫三相点。气、液两相呈平衡状态的点叫临界点。在临界点时的温度和压力称为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不同的物质其临界点所要求的压力和温度各不相同。 超临界状态:当物质所处的温度高于临界温度,压力大于临界压力时,该物质处于超临界状态。 超临界流体(SCF) :是指物质处在临界温度(Tc)和临界压力(Pv)以上时形成的一种特殊状态的流体。 超临界流体萃取(SFE) :是以超临界流体作为萃取剂,从固

2、体或液体中萃取出某种溶质的单元操作过程。,当一种流体处于其临界点的温度和压力之下,则称之为超临界流体。,无论压力多高,流体都不能液化,流体的密度随压力增高而增加,超临界流体的性质,超临界流体的性质,物质在三相点时,气、液、固三态处于平衡状态。 在临界点时,气、液两相呈平衡状态。 在物质的临界温度时,其气相和液相具有相同的密度。 物质处于临界点时,向该状态气体加压,气体不会液化,只是密度增大,具有类似液体性质,同时还保留有气体性能,超临界流体的传递性质数据的比较,超临界流体具有气体和液体的双重特性,它既有与气体相当的高渗透能力和低的粘度,又兼有与液体相近的密度和对许多物质优良的溶解能力,而且扩散

3、系数约是液体的100倍。由于溶解过程包含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扩散作用,因而SF对许多物质有很强的溶解能力。这些特性使得超临界流体成为一种好的萃取剂。,超临界流体的性质,传递性质,密度接近液体萃取能力强,因为溶剂化能力 强,压力和温度的微小变化可导致其密度显著变化。 粘度接近气体传质性能好,具有很强的传递性能和运动速度。,超临界流体是溶解能力强、黏度低、扩散系数高的易流动的相,压力,温度,流体密度,溶解能力,超临界流体的性质,溶质在某溶剂中的溶解度与溶剂的密度呈正相关,SCF也与此类似。因此,通过改变压力和温度,改变SCF的密度,便能溶解许多不同类型的物质。 由于组成混合物的各个组分在SCF中溶解

4、度的差异,达到选择性地提取各种类型化合物的目的。,超临界流体的选择,相似相溶,温度,选用的超临界流体与被萃取物质的化学性质越相似,溶解能力就越大。,从操作角度看,使用超临界流体为萃取剂时的操作温度越接近临界温度,溶解能力也越大。,超临界流体的选择,选择萃取剂的主要因素,溶解度高,选择性好 临界压力不能太高 临界温度在室温附近 价格便宜,容易获得 化学稳定,无毒,不腐蚀设备,超临界流体的临界数据,超临界CO2流体的性质,二氧化碳临界点:Tc=31.26、Pc=7.2MPa,超临界CO2流体的性质,超临界CO2流体的性质,在临界点附近,密度有很宽的变化范围;稍微改变温度、压力可使密度发生显著变化,

5、进而大大影响溶解能力。,超临界CO2流体的性质,CO2萃取剂优点 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低(Tc=31.1,Pc=7.38MPa),操作条件温和。 CO2可看作是与水相似的无毒、廉价的有机溶剂。 CO2在使用过程中稳定、无毒、不燃烧、安全、不污染环境,且可避免产品的氧化。 CO2的萃取物中不含硝酸盐和有害的重金量,并且无有害溶剂的残留。 4. 在超临界CO2萃取时,被萃取的物质通过降低压力,或升高温度即可析出,萃取流程简单。 因此用超临界萃取方法提取天然产物时,一般用CO2作萃取剂。,超临界流体萃取,夹带剂的使用 在超临界状态下, CO2具有选择性溶解。SFE- CO2对低分子、低极性、亲脂性、低

6、沸点的成分表现出优异的溶解性。而对于分子量较大和极性集团较多的成分的萃取,就需加入第三组分(夹带剂),来改变原来有效成分的溶解度。 常用的夹带剂有丙酮、乙醇、甲醇等。 夹带剂的作用 1、可以大大地增加其溶度和选择性。2、降低所需要的操作温度和压力。3、增加产量,缩短加工时间。4、提高目的物纯度。,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基本原理,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过程的原理: 将超临界流体与待分离的物质接触,使待分离的物质充分溶解在超临界流体中。 控制条件得到最佳比例的混合成分,然后借助减压、升温的方法使超临界流体变成普通气体,被萃取物质则完全或基本析出,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 所以超临界流体萃取过程是由萃取和分离组

7、合而成的。,超临界流体萃取的传质机理,用超临界 CO2从草本植物中萃取精油的研究为例来说明传质机理: 把全部植物颗粒认为是同等大小的球形颗粒。在从植物中萃取精油时, 研究发现内扩散是萃取传质的控制步骤, 还发现外扩散传质阻力模型能较好地模拟萃取过程。所以我们认为传质阻力不完全是内扩散阻力,外扩散阻力对传质也有影响。,超临界流体萃取的传质机理,超临界流体萃取固体颗粒的传质过程: (1)假设原先球形固体溶质的含量是均匀的。 (2)固体溶质与周围超临界流体接触,紧接溶剂面的那些固体上的溶质就发生溶解,固体内层仍旧保持原来的溶质含量。 (3)超临界流体向着固体扩散,溶质以扩散的方式向球表面传递, 然后

8、再以对流的方式在球的外表面上传递给超临界流体主体。,超临界流体色谱(SFC),超临界流体色谱 是指以超临界流体为流动相,以固体吸附剂(如硅胶)或键合到载体(或毛细管壁)上的高聚物为固定相的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兼有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的特点。操作温度主要决定于所选用的流体。超临界流体容易控制和调节,在进入检测器前可以转化为气体、液体或保持其超临界流体状态,因此可与现有任何液相或气相的检测器相连接,能与多种类型检测器相匹配,扩大了它的应用范围和分类能力,在定性、定量方面有较大的选择范围。,超临界流体的主要影响因素,萃取压力的影响 萃取压力是SFE最重要的参数之一,萃取温度一定时,压力增大,流体密度增

9、大,溶剂强度增强,溶剂的溶解度就增大。对于不同的物质,其萃取压力有很大的不同。,超临界流体的主要影响因素,萃取温度的影响 温度对超临界流体溶解能力影响比较复杂,在一定压力下,升高温度被萃取物挥发性增加,这样就增加了被萃取物在超临界气相中的浓度,从而使萃取量增大;但另一方面,温度升高,超临界流体密度降低,从而使化学组分溶解度减小,导致萃取数减少。因此,在选择萃取温度时要综合这两个因素考虑。,超临界流体的主要影响因素,物理形态 被萃取原料可能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气体原料一般要用固体吸附剂吸附后再进行萃取。少数液体原料能直接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大多数仍需首先用固体吸附剂吸附。,超临界流体的主要影

10、响因素,萃取颗粒大小 粒度大小可影响提取回收率,减小样品粒度,可增加固体与溶剂的接触面积,从而使萃取速度提高。不过,粒度如过小、过细,不仅会严重堵塞筛孔,造成萃取器出口过滤网的堵塞。,CO2的流量 CO2的流量的变化对超临界萃取有两个方面的影响。 CO2的流量太大,会造成萃取器内CO2流速增加, CO2停留时间缩短,与被萃取物接触时间减少,不利于萃取率的提高。但另一方面, CO2的流量增加,可增大萃取过程的传质推动力,相应地增大传质系数,使传质速率加快,从而提高SFE的萃取能力。因此,合理选择CO2的流量在SFE中也相当重要。,超临界流体的主要影响因素,26,超临界流体萃取与溶剂萃取相比有以下突出的优点: (1)可以在接近室温(35-40)下进行提取,有效地防止了热敏性物质的氧化和逸散。 (2)使用SFE是最干净的提取方法,无溶剂残留,纯净。 (3)萃取和分离合二为一,工艺简单易掌握,萃取效率高而且能耗较少,节约成本。 (4) CO2价格便宜,纯度高,容易取得,且可以循环使用。,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