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4月融资担保公司地相互政策法规汇编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93074068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DOC 页数:113 大小:9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度4月融资担保公司地相互政策法规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2018年度4月融资担保公司地相互政策法规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2018年度4月融资担保公司地相互政策法规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2018年度4月融资担保公司地相互政策法规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2018年度4月融资担保公司地相互政策法规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度4月融资担保公司地相互政策法规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度4月融资担保公司地相互政策法规汇编(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融资担保公司相关政策法规汇 编*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二一八年四月目 录 编号文 号名 称颁布日期发布机构页码1国务院令第683号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条例2017/8/2国务院1-72逐条解读新规: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条例8-253银保监发20181号关于印发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四项配套制度的通知(融资担保业务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融资担保责任余额计量办法、融资担保公司资产比例管理办法和银行业金融机构与融资担保公司业务合作指引)2018/4/2银监会,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人民银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6-404苏中小改革2017843号关于全省融资担保机构审批、备案有关事

2、项的通知2017/11/21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41-465银监发20176号中国银监会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2017/4/7银监会47-526中证协发201611号关于发布融资担保公司证券市场担保业务规范的通知2016/1/22中国证券业协会53-557银监发20161号关于融资担保机构支持重大工程建设的指导意见2016/1/11发改委,证监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56-578国发201543号国务院关于促进融资担保行业加快发展的意见2015/8/7国务院58-61编号文 号名 称颁布日期发布机构页码9融资担保发20141号关于促进融资性担保机构服务小微企业和“三农”发

3、展的指导意见2014/7/15联席会议62-6310银监发201348号关于清理规范非融资性担保公司的通知2013/12/21银监会,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商务部,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人民银行,国务院法制办6411融资担保法20121号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关于规范融资性担保机构客户担保保证金管理的通知2012/4/5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部65-6612银监发2010101号融资性担保公司内部控制指引2010/11/25银监会67-7113银监发2010100号融资性担保公司信息披露指引2010/11/25银监会72-7514银监发201099号融资性担保公司公司治理指引2010/11/

4、25银监会76-8015银监会令2010年第6号融资性担保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暂行办法2010/9/27银监会81-8316银监发201080号关于加强融资性担保行业统计工作的通知2010/9/15银监会84-9717银监发201075号融资性担保机构重大风险事件报告制度2010/9/6银监会98-100182010年第3号令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2010/3/8银监会,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商务部,人民银行,工商行政管理总局101-10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83号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已经2017年6月21日国务院第177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

5、年10月1日起施行。 总理 李克强2017年8月2日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支持普惠金融发展,促进资金融通,规范融资担保公司的行为,防范风险,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融资担保,是指担保人为被担保人借款、发行债券等债务融资提供担保的行为;所称融资担保公司,是指依法设立、经营融资担保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第三条融资担保公司开展业务,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审慎经营,诚实守信,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第四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部门(以下称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本地区融资担保公司的监督管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制定促进本地区融资

6、担保行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处置融资担保公司风险,督促监督管理部门严格履行职责。国务院建立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部际联席会议,负责拟订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制度,协调解决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中的重大问题,督促指导地方人民政府对融资担保公司进行监督管理和风险处置。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部际联席会议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牵头,国务院有关部门参加。第五条国家推动建立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发展政府支持的融资担保公司,建立政府、银行业金融机构、融资担保公司合作机制,扩大为小微企业和农业、农村、农民提供融资担保业务的规模并保持较低的费率水平。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通过资本金投入、建立风险分担机制等方式,对主要为小微企业

7、和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融资担保公司提供财政支持,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第2章 设立、变更和终止第六条设立融资担保公司,应当经监督管理部门批准。融资担保公司的名称中应当标明融资担保字样。未经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融资担保业务,任何单位不得在名称中使用融资担保字样。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第七条设立融资担保公司,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并具备下列条件:(一)股东信誉良好,最近3年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二)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2000万元,且为实缴货币资本;(三)拟任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熟悉与融资担保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具有履行职责所需的从业经验和管理能力;(

8、四)有健全的业务规范和风险控制等内部管理制度。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融资担保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可以提高前款规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第八条申请设立融资担保公司,应当向监督管理部门提交申请书和证明其符合本条例第七条规定条件的材料。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决定批准的,颁发融资担保业务经营许可证;不予批准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经批准设立的融资担保公司由监督管理部门予以公告。第九条融资担保公司合并、分立或者减少注册资本,应当经监督管理部门批准。融资担保公司在住所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设立分支机构,变更名称,变更持有5%以上

9、股权的股东或者变更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自分支机构设立之日起或者变更相关事项之日起30日内向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变更后的相关事项应当符合本条例第六条第二款、第七条的规定。第十条融资担保公司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分支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并经拟设分支机构所在地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一)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二)经营融资担保业务3年以上,且最近2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三)最近2年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拟设分支机构所在地监督管理部门审批的程序和期限,适用本条例第八条的规定。融资担保公司应当自分支机构设立之日起30日内,将有关情况报告公司住所地监督管理部门。融资担保公司跨省、自治区、直

10、辖市设立的分支机构的日常监督管理,由分支机构所在地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融资担保公司住所地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予以配合。第十一条融资担保公司解散的,应当依法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并对未到期融资担保责任的承接作出明确安排。清算过程应当接受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融资担保公司解散或者被依法宣告破产的,应当将融资担保业务经营许可证交监督管理部门注销,并由监督管理部门予以公告。第三章经营规则第十二条除经营借款担保、发行债券担保等融资担保业务外,经营稳健、财务状况良好的融资担保公司还可以经营投标担保、工程履约担保、诉讼保全担保等非融资担保业务以及与担保业务有关的咨询等服务业务。第十三条融资担保公司应当按照审慎经营原则

11、,建立健全融资担保项目评审、担保后管理、代偿责任追偿等方面的业务规范以及风险管理等内部控制制度。政府支持的融资担保公司应当增强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为小微企业和农业、农村、农民的融资需求服务。第十四条融资担保公司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风险权重,计量担保责任余额。第十五条融资担保公司的担保责任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10倍。对主要为小微企业和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融资担保公司,前款规定的倍数上限可以提高至15倍。第十六条融资担保公司对同一被担保人的担保责任余额与融资担保公司净资产的比例不得超过10%,对同一被担保人及其关联方的担保责任余额与融资担保公司净资产的比例不得超过15%。第十七条

12、融资担保公司不得为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提供融资担保,为其他关联方提供融资担保的条件不得优于为非关联方提供同类担保的条件。融资担保公司为关联方提供融资担保的,应当自提供担保之日起30日内向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第十八条融资担保公司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相应的准备金。第十九条融资担保费率由融资担保公司与被担保人协商确定。纳入政府推动建立的融资担保风险分担机制的融资担保公司,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降低对小微企业和农业、农村、农民的融资担保费率。第二十条被担保人或者第三人以抵押、质押方式向融资担保公司提供反担保,依法需要办理登记的,有关登记机关应当依法予以办理。第二十一条融资

13、担保公司有权要求被担保人提供与融资担保有关的业务活动和财务状况等信息。融资担保公司应当向被担保人的债权人提供与融资担保有关的业务活动和财务状况等信息。第二十二条融资担保公司自有资金的运用,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融资担保公司资产安全性、流动性的规定。第二十三条融资担保公司不得从事下列活动:(一)吸收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存款;(二)自营贷款或者受托贷款;(三)受托投资。第四章监督管理第二十四条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工作制度,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时监测风险,加强对融资担保公司的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并与有关部门建立监督管理协调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第二十五条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根据融资担保公司的

14、经营规模、主要服务对象、内部管理水平、风险状况等,对融资担保公司实施分类监督管理。第二十六条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融资担保统计制度的要求,向本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报送本地区融资担保公司统计数据。第二十七条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分析评估本地区融资担保行业发展和监督管理情况,按年度向本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报告,并向社会公布。第二十八条监督管理部门进行现场检查,可以采取下列措施:(一)进入融资担保公司进行检查;(二)询问融资担保公司的工作人员,要求其对有关检查事项作出说明;(三)检查融资担保公司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四)查阅、复制与检查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对可能被转移、隐匿或者毁损的文件、资料、电子设备予以封存。进行现场检查,应当经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检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应当出示合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