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A文】学校智能控制技术专业可行性报告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3058770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9.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A文】学校智能控制技术专业可行性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9A文】学校智能控制技术专业可行性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9A文】学校智能控制技术专业可行性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9A文】学校智能控制技术专业可行性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9A文】学校智能控制技术专业可行性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9A文】学校智能控制技术专业可行性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A文】学校智能控制技术专业可行性报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开设智能制造相关专业的可行性报告一、 智能制造产业现状分析1.智能制造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在智能制造产业投入和发展,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能正在兴起,各国纷纷出台啦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战略。美国大力推进“工业互联网”,德国提出工业4.0的概念都致力于发展制造业的“未来工厂”的项目。智能制造不仅是全球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也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柱。中国制造业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智能制造是我国制造业摆脱高损耗和低效率的困局、提高制造业竞争力、实现“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2.人才需求旺盛与之相适应的智能控制相关的工业机器人、3

2、D打印、智能飞行器等方面的人才的需求急速增加,尤其是工业机器人的人才需求尤为突出。传统制造业的改造提升、人工成本快速提高促使企业用工业机器人来提高产业附加值、保证产品质量,使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机。一台工业机器人(机械臂)能否投入到生产当中去,以及能发挥多大的作用,取决于生产工艺的复杂性,产品的多样性还有周边设施的配套程度。而解决这些问题却需要3到5名相关的操作维护和集成应用人才。目前在长三角地区使用工业机器人的企业六千多家,人才缺口达5000人左右。不仅企业需要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机器人自动化线维护等方面的人才,还需要大量从事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和售后服务等工作的专门人

3、才。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预计未来3-5年,工业机器人的增速有望达到25%,高技能人才缺口将逐年加大。3.工业机器人技术人才短缺目前,机器人在汽车制造以外的一般工业领域应用需求快速增长,而相应的人才储备数量和质量却捉襟见肘。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集成)是典型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行业,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大量培养掌握机器人系统知识并能与各行业工艺要求相结合的应用工程人才,帮助用户解决机器人的应用的实际问题,取得实效,以此开拓机器人市场。从一些招聘要求不难看出,操作机器人的技术人员,是目前企业中最缺的技术工人。企业把工业机器人买回来以后,想要把标准的机器人变成一台可以投入生产的专用自动化设备,这就需要机

4、器人应用工程师结合生产工艺和工件的类型,通过手动示教编程并结合周边的辅助设施,才能使机器人完成特定的任务。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尚无工业机器人应用方面的对口专业毕业生,从事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机器人自动线维护、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等岗位的人员主要来自对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等专业毕业生的二次培训,而且短期培训难以达到岗位要求。二、 我校开设智能制造相关专业的必要性1.具备开设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方向)专业的办学基础。我校现有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等高职专科专业,这些为我系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申办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首先具备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业教学团队,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现有机械、

5、电子电气类16位专任教师,具备开设专业的基础,其中2位从企业引进的企业能工巧匠作兼职教师,专任教师中硕士11人,副高职称以上4人,“双师型”教师16人;其次,实验实训条件良好,目前具备开设此专业所需的电工电子实验室、电气拖动、电工实训、液压与气动、机械制图、先进制造、CAD机房、单片机实验室等实训室12个,只需补充机器人、传感器检测实训室就能满足专业建设需要。2.是服务地方产业升级建设的需要根据鹰潭市“两都一城”的城市反展定位中“产业发展全域一体”的要求,要求加快推进铜产业、节能照明、绿色水工、微型元件、眼镜制造等传统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加快转型升级,使产业迈向中高端,开设智能控

6、制技术专业有助于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作为全国有名的世界铜都,全市共有130多家铜企业,大部分企业能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想通过在着力建设智慧工厂以提高生产效能,但大部分中小企业在升级过程中企业不得不面临成本问题,如果企业自身有技术人员就能促成机器人生产线改造计划,据了解本地同企业中只有向江西铜业、江南铜业等少数规模较大的企业用了工业机器人,原因就是自身技术人员的欠缺;同时江西凯顺科技作为一家铜设备生产商致力于智能生产设备开发生产,帮助铜企业开发智能化生产线,具公司老总介绍未来3到五年该公司有近300个技术人员缺口并提出希望能和我校合作的愿望。在节能照明、绿色水工、微型元件、眼镜制造等

7、传统产业也有类似的需求;在助力智慧新城建设方面,我市是全国首个全域覆盖的窄带物联网试点城市,吸引了全国企业纷纷涌向鹰潭,其中就有不少企业表示希望能在本地招聘一些技术人才能够支撑企业,作为物联网产业的人才需求量最大的一环-应用层的模组端的技术人员是我们只能控制技术专业的培养方向之一;因此,在服务地方产业方面相应的人才供应奇缺,更为重要的是,工业机器人应用及高端技术人才的大量缺口,已经开始制约相关技术领域的进展,成为地方产业发展的掣肘。因为,强化校企合作,推行嵌入式课程,创新专业申办,岗位实训等学科教育创新模式,通过专业共建模式,引入实务课程,提升教育质量。推行“出口即入口”教育模式,即为从人才培

8、养的最终就业目标倒过来设计课程内容,解决学生就业问题。3.智能控制专业是中国制造2025主力产业升级的热门专业智能控制技术专业是“中国智能制造2025”行动纲要的重点支柱专业,是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专业。智能控制技术在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智能安防、轨道交通、空天装备、无人工厂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突破,并影响了相关产业的格局,造就了新的产业模式。三、 智能控制技术专业定位根制造行业的人才需求,结合鹰潭本地区域产业及学校的办学实际,初步将智能制造相关专业定位于智能控制技术或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方向),培养定位如下:【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立足鹰潭本地,服务铜生产、节能照明、绿色水工、微型元件、眼

9、镜制造等因生产技术改造需要应用柔性自动化生产线、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设备的行业企业,培养掌握智能控制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自动化生产线或工业机器人的销售、安装调试、维修与保养等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并具有良好身体素质、工作态度、责任意识和团队精神,具备自主学习、创新发展能力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主干课程】电子技术及应用、电工电子技能实训、传感器技术及应用、单片机技术及应用、可编程控制技术及系统、微机控制技术及应用、电气工程制图与识图(Autocad)、电机与拖动、组态与现场总线、液压与气动技术、物联网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企业实践等。【专业特色】智能控制技术专业是一

10、个将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相结合、控制理论与应用技术相结合,工业过程控制与运动控制相结合,以工业自动化、过程自动化、工业机器人自动化为特色的宽领域专业。在教学过程中本专业强化理论、重视实践。本专业在强调学生应该掌握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加大动手能力以及综合技能的培养,本专业实训条件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可以完成自动化生产线或机器人的组装调试、维护维修等实训项目的训练。四、 开设智能制造专业目前面临的问题1. 招生人数不足,造成专业难以升入反展我校传统优势专业为师范类专业,校党委也在积极向职业类专业发展倾斜,但实际情况就是招生人数不容乐观,特别是机电一体化等工科专业这一矛盾尤为明显,这也是开办该专业面临的最大

11、困难;2. 办学条件有待进一步完善;(1)在实训条件方面:经过几年的努力,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是实训条件已经基本具备,但在工业机器人、传感器与检测等课程所需的工业机器人仿真及工作站、传感器与检测实训室是需要加强的,以支撑整个人才培养。(2)在师资方面:一方面电子电器类专任教师数量少,既需要承担物联网专业的硬件课程任务,有需要接受飞机设备维修专业部分电子电气类课程的教学,同时又要承担本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课程教学,电子电气类专任教师9人,行政人员就有6人,行政人员本身岗位职责较忙,无力花更多时间用于教学,且能承担所有电子电气类课程教师不到4人,能够静心专业教学的教师不多;另一方面,机器人编程、安装、

12、调试、维修的能力需要通过外培才能达到专业建设需求。五、 专业建设的方案及思路无论学校选择开设智能控制技术专业还是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机器人方向),我院都将积极按照智能控制技术方向的定位进行培养,并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一) 寻求校企合作途径,助力专业建设内涵;目前校企合作主要有以下几种合作模式:1. 学校投入一定的资金购买企业的软硬件资源,企业负责师资培训、教学资源包、设备及按照需求进行智能化改造;如北京华航唯实科技,华中数控,合作的院校有江西工贸、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制造学院等;2. 学校在第三年送学生赴企业进行短期培训并支付一定的培训费用的合作方式;如深圳智邦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院校有江西信息职业技术学院;3. 学校采取购买专业教学资源包的方式;该方式适合不需进行硬件投入的专业;4. 校企共投共建实验基地,共同招生,共同盈利的混合所有制学院合作模式;浙江亚龙设备有限公司,合作院校有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智能控制学院,温州大学欧江学院。建议学校选择模式4,借助企业的影响力和师资、设备条件将我校的智能制造专业做强做大,同时服务好地方产业升级。(二) 通过外出交流考察,科学合理进行人才定位,(三) 根据培养目标,完善实训条件和提升师资水平;(四)建议对区域类专业进行招生,调整录取机制,保证录取成班。【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