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92970823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乌鲁木齐市四中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周礼规定,天子三架编钟三面摆置,诸侯两架编钟两面摆置,大夫一架编钟一面摆置。 这表明西周时期A分封制度瓦解 B音乐教育普及 C冶铁技术发达 D等级制度森严2. 西周、春秋时代,贵族和国人都被集体安葬于公共墓地。按礼,一般所有族人都应葬于族墓。宗主有紧急的事情,有时也要去族墓报告祖先。这就是族墓制度。族墓制度适应了A. 分封同性诸侯的需要 B. 宗法制度的社会环境C. 世袭王权的需要 D. 私有制迅速发展的现实3.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

2、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A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B确定了后世2000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C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 D开始用军功授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42013年11月,复旦大学经过DNA检测和历史考证,证实曹操并非汉相曹参后人,也不是名门夏侯氏后裔,相关史料和文件中所描述的曹操身世应只是顺应当时的政治习惯而进行的杜撰行为。材料中“顺应当时的政治习惯”是指A国家由统一走向分裂 B分割相权以加强皇权C出身门第决定了政治前途 D孝廉是士人入仕的主要途径5 罗马法的最后发展阶段出现在与其土生土长之地全然不同的土地上和罗马帝

3、国最不罗马化的民族之中。立法活动在那里紧张地进行着,整个古老的生机和威力一直保持着其全部光彩。下列表述符合此观点的是A罗马法只适用于罗马公民 B万民法使罗马法体系最终完C帝国的扩张是罗马法发展的重要原因 D罗马法迅速向世界传播61840年后,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也给中国人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下表所列相关信息,按出现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 细菌战、毒气战 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 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ABCD7有人认为,资政新篇是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否定,这主要是基于二者()A面临政局形势迥异 B经济纲领根本对立C执行效果差异很大 D政治主张基本相反

4、8. 下列关于义和团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从长江流域兴起,发展到京津地区 B始终受到清政府的严厉镇压 C带有笼统排外的色彩 D曾在山东、直隶等地建立政权9某研究者查阅到光绪二十七年一份吏部档案,残缺不全,原文有:“上年月间,入都,本署即被占据,迨洋兵撤退,检查署内所存档案则例等件,全行遗失。”与这份档案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10. “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者之侵略,及其卖国军阀之暴虐;而过去数年间之经验,已证明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实为和平统一之障碍,为革命势力之仇敌。故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之势力不被推翻,则不但统一政

5、府之建设永无希望。”该宣言发表于( )A. 国民大革命时期 B.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11. 1930年6月,中共中央制定了以夺取武汉为中心的全国中心城市起义及红军攻打中心城市的计划,并发出了“会师武汉,饮马长江”的号召。这属于A.符合国情的革命计划 B.目光短浅的右倾思想C.脱离国情的盲目行动 D.摸着石头过河的谨慎策略12作为一位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兵,扬州老人王子琪评论当下的抗日电视剧说,剧情都差不多,但当时国军大部分是没有钢盔的,我们的装备要比日军低好几个档次。电视里的国军都戴着钢盔,穿着得体的军装,这在当时不大可能。杀一个鬼子,就有一个甚至多个战友倒下

6、,这才是真实的情况,电视剧里以一敌十的“神人”,太夸张了。他的这番话( )A渗透全民抗战的意识 B肯定抗日神剧的斗争精神C呼吁抗日影视剧创作 D再现抗日斗争的历史真实13. 下图是一幅题为日本的泥脚(1938年)的漫画。导致画中情形的重要因素有( )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顽强抗战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有力牵制A B C D ( 第13题图 )14. 毛泽东之所以能够提出 “工农武装割据” 学说,为中国革命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其主要原因是( )A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已经成熟 B正确分析了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特点 C当时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发展的结果 D当时有一支强大的红军存在

7、以及中共的领导15下表摘引了一部关于某支人民军队传记的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目 录二“红军主力,保卫中央苏区” 六“艰苦奋斗,率先达到陕北” 十二“平型关大捷,驰骋敌后”十六二十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A“国共破裂,武装反抗” B“强渡长江,将革命进行到底”C“星星之火,井冈山会师”D“雄关漫道,战略转移的先锋”161983年,邓小平说:“要实行统一,就要有个适当方式,所以我们建议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这表明他( )A坚持和平统一为唯一方式 B提出了“一国两制”的

8、伟大构想C倡导两党间进行对等谈判 D重申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17梭伦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人。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实行陶片放逐法,以民主的方式反对民主的敌人B颁布十二铜表法,打破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C把以血缘为基础的政治结构改变为以财产为基础的政治结构D使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构,所有官职对公民开放18. 十二铜表法规定:“债务人在拘禁期间,得自备伙食,则债权人应每日供给物粉一磅,愿多给者听便。”上述规定( )A. 带有直接民主色彩 B. 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C. 废除了陶片放逐法 D. 表明罗马成为了帝国19罗马法中有句名言,即“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这就是由“控诉式诉讼”派生

9、出来的“不告不理”的审判原则。这说明古罗马( )A压制平民的利益B注重法律程序C维护贵族利益 D强调证据作用20.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是世界古代史的一些表述,其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选项史 实推 论A习惯法是具体文字化的法律条文B十二铜表法的颁布使平民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C古雅典的民主政治是雅典人的民主D古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是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根本原因 211878年,德国宰相俾斯麦提交的一项议案遭到帝国议会的否决。不久,按照俾斯麦的要求,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并重新选举。新一届帝国议会投票通过了该议案,经皇帝批准后生效。这反映出德意志帝国( )A皇帝只有形式上的权力 B宰相

10、有权力解散议会C立法权受到行政权限制 D联邦议会没有立法权22. 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是( )A能否认识阶级间的矛盾对立 B能否对未来社会提出天才设想C能否深刻批判资本主义制度 D能否揭示资本主义社会根本矛盾和发展规律23巴黎公社主要是由普通工人组成公社一举把所有的公职、军事、行政、政治的职务变成真正工人的职务,使它们不再归一个受过训练的特殊阶层所私有。这说明巴黎公社政权( )A. 具有无产阶级专政色彩 B旨在建立工农联合政府C解决了人类不平等问题 D受到了马克思直接指导24“我认为自己的良心和责任是团结人民的全部力量以加快取得胜利。我同意国家杜马的请求,由我的兄弟米哈伊尔大公

11、继位,并祝福他登上俄罗斯国家皇位。希望他遵守立法机构确立的原则,就此宣誓绝不违背。”1917年,这段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诏书说明( )A俄国革命类似于英国的“光荣革命” B沙皇试图通过妥协方式维护君主制C二月革命成功完成了俄国社会转型 D沙皇专制体制未发生丝毫本质变化25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俄国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武装起义的方针 以列宁为首的工农苏维埃政府成立ABCD二、材料解析题(本题4道小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1分, ,第28题15分,第29题14分共50分)26文书档案国书咨文材料一 秦汉时期对文书传发、保管的各个环节都有严密的法令规

12、定。官署都有专门吏员收发登录文书,并按法令规定对文书建立副本存档、待查,像“兰台令第卅三”就是收发簿上的编号。秦之“书府”、汉之“石渠阁”都是重要的档案馆。这些档案传承着历朝的典章制度和政治经验,论衡别通记载“萧何(西汉丞相)入秦,收拾文书。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古罗马时期,罗马法规定只有具有法人地位的个人和机构才有权力建立档案馆。当时由专门的司书和档案员负责整理保管,对档案分类登记、编订册号、张号和目录。很多档案被收录进入城市法典之中,官员经常利用档案审理案件,或者利用国家收支帐目档案处理财政问题。档案工作者被誉为“城市的卫士”。摘编自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及中国大百科全

13、书等(1)阅读材料一,概括秦汉与古罗马在文书档案管理上的相同点。材料二 北京条约签订之后,咸丰帝仍拒绝英法公使向其进递国书(国家间往来或共同议定的文书;在近代也指一国派遣或召回大使、公使时,由国家元首署名的递交给所驻国元首的文书),其谕旨曰:“此次夷务步步不得手,至令夷酋面见朕弟已属不成事体,若复任其肆行无忌,我大清尚有人耶?”1901年,辛丑条约的附件十九中规定:外国使臣递交国书时,清帝须派高于王公规格的轿子往来使馆迎送,同时派军队保护;清帝款宴各国使臣应在皇宫大殿内举行。1902年,光绪皇帝按规定程序接受了各国使节递交的国书。(2)阅读材料二,分析清王朝外交出现了哪些变化。材料三 美国总统发表国情咨文的传统可追溯到 1790年。那一年华盛顿按宪法要求发表了当时被称作年度咨文的报告。宪法第二条第三节规定,总统“应不时向国会报告国情,并将他认为必要和适宜的议案提交国会审议”。华盛顿及其继任约翰亚当斯是按照独立前在英国国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