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赛口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92959562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安庆市赛口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安徽省安庆市赛口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安徽省安庆市赛口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安徽省安庆市赛口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安徽省安庆市赛口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安庆市赛口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安庆市赛口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安庆市赛口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考试范围:第一至第五单元;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号一二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西汉时赵过总结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推行代田法;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这说明中国古代农业A.工具种类繁多 B.生产自给自足C.注重精耕细作 D.经济发展迅速2.明初,有隶属官府的工匠,因为不堪官府奴役,经常怠工

2、、逃亡。嘉靖年间,政府允许工匠以银代役,每人每年四钱五分,称“匠班银”。这一变化反映了A.工匠对官府人身依附削弱 B.社会矛盾日益尖锐C.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D.雇佣关系逐步普及3.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4.据苏州府风俗考记载,明朝苏州“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房工作减,比辈衣食无所矣。”材料中反映的情况有工匠有一定技术水平

3、出现劳务市场 存在失业现象 实行计日工资A. B. C. D.5.唐宋时期,江南一带稻麦复种范围不断扩大,面食种类不断增加,包子、馒头、千层饼等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从而出现“饮食混乱,无南北之分”的现象。这反映了A.南北经济交往密切 B.经济南移趋势明显C.饮食文化日益丰富 D.耕作技术不断提高6.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六月,上海船户张元隆揽装商客价值数万两银的布匹、瓷器“前往辽东贸易”;同年八月,松江船户张永升揽装茶叶、布、碗等货物“前往关东贸易”。这说明当时A.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 B.民间贸易缺乏政府监督C.出现了实力强大的商帮 D.长途贩运贸易较为活跃7.1825年,英国爆发了资本主

4、义世界的第一次经济危机,英国国内旧的保护关税的制度问题日益突出。1852年,国会以468票对53票正式通过自由贸易原则。自由贸易原则通过的根本原因是A.经济危机影响政治 B.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推动C.工业化增强竞争力 D.重商主义妨碍了对外贸易8.1607年,荷兰东印度公司首次采购中国武夷茶,经爪哇转销欧洲各地。几十年后,武夷茶已发展成为一些欧洲人日常必需的饮料,当时一些欧洲人把武夷茶称为“中国茶”。下表是荷兰每磅武夷茶售价的变化,这些变化表明A.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武夷茶的质量逐渐下滑C.荷兰已成为“海上马车夫” D.欧洲商业革命不断发展9.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写道:“1500年以

5、后,(欧洲)民众生活水平下降了,而实业阶级却发了大财,正像经济危机时代的暴发之徒经常所做的那样。”这主要是由于A.价格革命的发生 B.东方商品的输入C.经济危机的爆发 D.资产阶级的剥削10.16世纪以前,西欧物价在数百年内一直是稳定的,只是由于战争或歉收等原因才发生暂时的波动。从16世纪30年代起物价却一直上升,到16世纪末,西班牙、葡萄牙的物价平均上涨了4倍多,法国、英国和德国则平均上涨2倍到2倍半。这一变化A.引起国力变化,巩固西葡霸主地位 B.造成社会动荡,阻碍国际贸易交流C.促使社会分化,加速封建势力衰落 D.推高金银价格,抑制商品经济发展11.刘芃、朱汉国主编的历史学习精要认为:“

6、互通有无,吸取一切先进经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动力之一。尽管在这个过程里掺杂着罪恶,但是与文明进步的成果相比,那既是无法避免的代价,同时也是相对微小得多的。”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殖民扩张掠夺C.西方的黑奴贸易 D.中国的改革开放12.鸦片战争后,中国茶和丝出口数量猛增,这一现象说明的实质是A.茶和丝生产日益商品化 B.生产茶、丝者获利甚丰C.中国已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D.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13.下表是18931910年中国进口商品分类比重表,对表中数据变化原因解读正确的是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主导地位 B.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获得了发展C.欧

7、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D.列强侵华方式仍以商品输出为主14.1914年1月,袁世凯政府颁布公司保息条例,对于棉丝业、制铁业、制糖业等资本在20万元以土的新设企业,自开机制造之日起的三年内,政府按实缴资本给予保息5厘或6厘。这一做法A.打击了中小工商企业 B.鼓励了私人投资实业C.扩张了官僚资本势力 D.减轻了企业税收负担15.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描述鸦片战争后的社会情景“洋布、洋纱、洋花边等人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人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柏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人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这种情景说明A.洋务运动推动民族工业繁荣 B.中国工业崛起抵制

8、西方侵略C.西方商品涌人冲击自然经济 D.资本输出终止中国工业步伐16.洋务运动期间,李鸿章等人大量购买外国装备来搞中国国防。原因有二:一是采购大吃回扣二是人力成本高很多有关系的中国人想方设法挤进“有钱途”的洋务单位,吃拿卡要。由此可见A.封建官僚管理体制弊端明显 B.洋务运动实际上被外国控制C.洋务派借自强之名中饱私囊 D.当时中国没有建立军工企业17.陈启沅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曾被当地官府和顽固势力视为异端,1881年南海知县还下令封闭,致使陈启沅被迫迁厂于澳门。19世纪末,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这一变化A.导致了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B.抵制了西方列强的侵略C.推动了民族

9、资本主义的产生 D.反映了清王朝统治危机加深18.下表是1952年与1956年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的统计表,它反映出当时的中国A.三大改造完成 B.重点发展重工业C.国民经济恢复 D.工农业均衡发展19.下图为1996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图。该材料反映了A.中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质变 B.中国的综合国力得到显著提高C.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D.中国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20.2016年4月,习近平在安徽考察时指出:“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其中“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指()A.经济特区的建立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人民公社化

10、运动 D.土地改革运动21.周恩来在政协某次会议上指出:“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虽然是一场革命,但可以采取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而不是在一天早晨突然宣布实行社会主义。”这里“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是指A. 建立国家工业化基础 B. B.发展农业、轻工业,更多利用沿海工业C.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进而转向城市D.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2.1993年,作为我国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第二货币”粮票,在完成自己38年的神圣使命后“光荣退休”。这不仅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更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A.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 B.人民公社化时代C.计划经济时代

11、D.市场经济时代23.民国建立后,男人剪辫子、女人放足、青年离家、自由恋爱、神位被黜、洋货畅销、西学昌盛这些社会生活的表征,实质反映了辛亥革命A.彻底消除了人们心中的封建意识 B.促进了传统政治为基础的旧有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C.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全盘西化 D.使民主共和的目标得以实现24.中华民国成立后颁布法令规定: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年;学校不读四书五经;废除跪拜礼,代之以握手礼;革除老爷、大人称呼。这些法令A.使广大民众接受了西方的民主习惯 B.促进文化习俗向近代转型C.废除了中国传统的伦理价值体系 D.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理论基础25.某学者在研究“近代中国妇女生活与婚姻发展史”时,发

12、现了“五四”后十年间女性逃婚与婚姻自主权的争取、1920年的征婚广告、上海“摩登女郎”出现等史实。这些史实出现的原因不包括A.商品经济和工业化的冲击 B.人民民主制度确立发展C.西方文化思想在中国传播 D.新式教育推动思想解放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二、主观题(本题共3道小题,第26题18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4分,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宫城,东西4里皇城,东西5里,115步城市,总110区以朱雀街为界,街东54坊及东市街西54坊及西市。”材料二:“高头街北去,从纱行至东华门街,晨晖门,宝篆宫,直到旧酸枣门,最是铺席要闹东去乃潘楼街,

13、街南曰鹰店只下贩鹰鹘客,余皆真珠布匹,香药铺席、南通一巷,谓之界身,并是金丝银帛交易之所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罢瓦内中瓦子莲花栅,牡丹栅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中国通史参考资料材料三:广东佛山镇“晨,街西坊工聚之织造老板供给纺工棉花二斤,收回棉纺一斤”“织造各种布匹,工人共约五万人,工作需要紧急时,工人就大量增加。仅此地约二千五百家织布工场远胜苏杭”。手工业发展史请回答:(1)材料一描绘的是哪座城市?“市”和“坊”有何区别?(4分)(2)材料二描绘的是哪座城市?同材料一相比有何新特点?(6分)(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个朝代的情况?通过材料三和前两段材料的描绘,你对我国商品经济发展有何认识?(8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651年克伦威尔政府颁布航海条例。该条例规定:“从欧洲国家进口产品只准英国船只或原产国船只载运;从亚洲、非洲或美洲进口的物品,只能由英国船只或有关的殖民地船只运送到英国。爱尔兰或英国的殖民地出口产品只准英国船只运送。”作为事实上的海上霸主,荷兰是不会轻易接受英国的公然挑衅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