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7届高考专题复习训练试题 专题二 第2节 文化经典阅读一、《论语》限时作业

上传人:超**** 文档编号:92953355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7届高考专题复习训练试题 专题二 第2节 文化经典阅读一、《论语》限时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2017届高考专题复习训练试题 专题二 第2节 文化经典阅读一、《论语》限时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2017届高考专题复习训练试题 专题二 第2节 文化经典阅读一、《论语》限时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2017届高考专题复习训练试题 专题二 第2节 文化经典阅读一、《论语》限时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2017届高考专题复习训练试题 专题二 第2节 文化经典阅读一、《论语》限时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7届高考专题复习训练试题 专题二 第2节 文化经典阅读一、《论语》限时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2017届高考专题复习训练试题 专题二 第2节 文化经典阅读一、《论语》限时作业(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答题。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注】济众:周济大众。尧舜其犹病诸: 病,不足;诸,之乎。能近取譬:能够就自身打比方,即推己及人的意思。(1)下列各项中,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贡想以博施于民、济助众人等事功去行仁道,孔子认为那是圣人的事功,只有尧、舜那样的圣王才能够做得到。B“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孔子“推己及人”的“恕”,从爱自己推及到爱父母子女,再推及到爱天下的老人幼儿。C孔子认为求仁之道不必好高骛

2、远,劝子贡从浅近易行的“恕”做起。他人和我自己是一样的,所以以自身为喻,推及他人,即是行仁之道。D“仁”是一种至高的境界,不易把握,孔子从寻常事理入手,用“推己及人”的方法来阐明关于“仁”的基本主张。【解析】“只有尧、舜那样的圣王才能够做得到”有误,孔子认为,即使如尧、舜这样的圣王,都不一定能做得到。【答案】A(2)孔子还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结合上面的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孔子的“恕”的理解。【答案】孔孟最高的道是“仁”,而“恕”是通向仁道的最基本的途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是以推己之心来对待别人,这种“恕”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参考译文】子贡说:“假若

3、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 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答题。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 “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论语阳货)【注】讪:毁谤。窒:阻塞不通,此指顽固不化。徼:抄袭。(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

4、一项是() A“恶称人之恶者”是指厌恶宣扬别人坏处的人。B“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是指厌恶处在下位而讨好上级的人。C孔子批评了不符合道德礼教的行为。D子贡讨厌揭发别人的短处还自认为直率的人。【答案】B【参考译文】子贡说:“君子也有厌恶的事吗?”孔子说:“有。厌恶宣扬别人缺点的人,厌恶居下位毁谤上级的人,厌恶勇敢却不懂礼节的人,厌恶固执而不通情理的人。”孔子说:“赐啊,你也有厌恶的事吗?”子贡说:“我厌恶剽窃却把它当做聪明的人,厌恶不谦逊却把它当做勇敢的人,厌恶揭发别人的隐私却把它当做直率的人。”(2)结合以上选段谈到的“勇”,分析下面选段关于“勇”的思想。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

5、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答案】孔子主张“勇”应该用“义”来规范。君子没有“义”就会犯上作乱;小人没有“义”就会去做盗贼。【参考译文】子路说:“君子崇尚勇敢吗?”孔子答道:“君子以义作为最高尚的品德,君子有勇无义就会作乱,小人有勇无义就会偷盗。”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答题。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由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

6、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为政)(1)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孝顺父母就是要不违背他们的意愿,如果父母有错,也只能稍微规劝,即使规劝无效,仍应该和颜悦色恭顺他们,不能把怒气挂在脸上。B父母在世时,与父母相处自己要秉持恭敬的心意;父母过世以后,丧祭也应合义合礼。C作为子女,必须努力做好一切事情,不能让父母为自己担忧,这也是孝顺。D不能以为孝顺父母只要让他们吃饱穿暖就够了,还应该有恭敬的态度,否则,就跟养牲畜没什么区别了。【解析】尽量减少父母的担忧。【答案】C(2)选段中说弟子“服其劳”“先生馔”容易做到,而“色难”,请问难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

7、答案】偶尔为父母做点什么,有美食就让给父母吃,这样的是一般人都能够做到,难就难在能够做得心甘情愿,和颜悦色,并且能够始终如一,持之以恒。【参考译文】孟懿子向孔子询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不要违背。”樊迟为孔子驾车时,孔子告诉他(这件事)说:“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告诉他不要违背。”樊迟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以礼侍奉,去世了,要依照礼的规定送终,并且依照礼的要求去祭祀。”孟武伯问有关孝的事,孔子说:“父母只为孝子的疾病而担心。”(把这种父母对你忧愁的心情用于对待父母,就是孝。)子由向孔子请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今日所谓的孝是指能够供养照顾父母。但是家中的狗和马一样也有

8、人供养和照顾;假若心中少了敬意,那又如何可以分辨这两者呢!”子夏向孔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子女侍奉父母常能和颜悦色是件难事。遇到有事晚辈就去做;有好吃的好喝的,让长辈享受;仅仅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答题。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 “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论语颜渊)【注】彻,西周奴隶主国家的一种田税制度。旧注曰:“什一而税谓之彻。” 二:抽取十分之二的税。(1)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一章反映的是儒家学派的经济思想,其基本核心是“富民”思

9、想。B有若认为,只有削减田税的税率,才能使百姓减轻经济负担。C按照时令,役民于时,老百姓才能服从君王的统治。D君王不应搜刮民脂民膏来聚敛财富,老百姓富足君王才能富足。【解析】本文没有涉及此项内容。【答案】C(2)结合上面选段,分析本文所反映的经济思想的合理性。【参考译文】鲁哀公问有若说:“遭了饥荒,国家用度困难,怎么办?”有若回答说:“为什么不实行彻法,只抽十分之一的田税呢?”哀公说:“现在抽十分之二,我还不够,怎么能实行彻法呢?”有若说:“如果百姓的用度够,您怎么会不够呢?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够,您怎么又会够呢?”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答题。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

10、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注】终食:吃顿饭的工夫。造次:紧迫,仓促,急迫。(1)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作为一个君子,应当视仁如生命,“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任何时候,任何情况,都应该积极地追求它。B孔子同时承认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只是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C孔子认为贫穷卑贱,是人人都厌恶的。如果不能从正确途径摆脱它,君子是不会逃避的。D在这段话中,孔子强调了一个人只要随时随地把“仁”的理念贯穿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之中,便可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解析】在这段话中,孔子只强调了两点:“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一个人必须随时随地把“仁”的理念贯穿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之中。并没有说二者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答案】D(2)孔子是怎样认识富贵与仁德之间的关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